摘要:今年4月,国际医学(000516.SZ)发布首份ESG暨可持续发展报告,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展示其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不懈努力与阶段性成果,更体现其作为医疗健康产业领军者的责任担当。首份ESG报告出炉,对于国际医学这样一家以ESG战略体系为引领,
今年4月,国际医学(000516.SZ)发布首份ESG暨可持续发展报告,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展示其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不懈努力与阶段性成果,更体现其作为医疗健康产业领军者的责任担当。首份ESG报告出炉,对于国际医学这样一家以ESG战略体系为引领,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的大型医疗服务集团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其在绿色发展、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各层面迈上新台阶,彰显出其对社会担当的坚守。
国际医学于1993年8月登陆深交所,是西北地区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坚持党建引领,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依托旗下高水平医疗服务平台,探索“综合医疗+特色专科”模式,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普惠性医疗服务。
党建引领与合规运营双轮驱动
在ESG建设的道路上,国际医学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公司治理的全过程,通过构建“党建+”融合模式,实现了党建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公司共设有2个基层党委、22个党支部,党员数量达到732人,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公司管理发展效能显著增强。
合规运营是国际医学ESG工作的另一大亮点。公司秉持严谨的风控、内控原则,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流程、强化内部监控,确保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有效降低运营风险。
具体而言,在风险管理方面,国际医学建立起以职能部门、审计部及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为依托的“三道防线”;在内控评价层面,公司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等制度,及时发现公司内控缺陷,确保机制有效运行;在内部审计领域,公司设立独立的审计监察部,全面审计子公司财务及经济活动,评估内控及风险管理,确保公司运营合规高效;在投关管理角度,公司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塑造诚信可靠的企业形象。
绿色医疗与资源优化协同推进
发展中,国际医学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转型融入企业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运营,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以及政策合规,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开发环保低碳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在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方面,国际医学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例如,公司在动力中心采用低氮燃烧加烟气再循环技术、在污水处理站配备活性炭吸附装置、在地下车库设置风机和尾气收集器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国际医学还将环境合规管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公司制定了《自行监测方案》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并通过升级医疗废物处理与废气污水处理设施,确保了污染物排放的合规性。2024年,公司未发生任何因环境违规导致的处罚事件,彰显了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的严谨态度。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医院诊疗量持续增长,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国际医学积极构建完善且严密的环境管理体系,推进环境治理,采取了包括优化废水处理设施、改进废气处理技术、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持续达标。2024年内,公司废气排放量同比下降50.70%、废气排放强度同比下降52.56%、氮氧化物(NOX)同比下降44.66%,另有多项污染物指标持续下降。
医疗创新与公益行动深度融合
除在合规运营与绿色医疗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国际医学围绕自身主业亦不断进取。公司正在运营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等综合性医疗机构。西安高新医院于2002年6月开诊,是中国首家社会办医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多所高校的附属或教学医院,设有70个临床、医技科室,其神经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具有多个省市级重点及优势专科;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于2019年9月开诊,通过国际JCI认证,按三甲标准建设,设20所专科医院、188个医疗单元,拥有西北首家钇-90、镭-223规范化诊疗中心,在急危重症救治、罕见疑难疾病诊疗等前沿技术领域达到区域领先乃至国际一流水平。
创新驱动与人才培养对医疗服务集团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医学建立起一支与知名高校、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医药企业开展紧密的研究合作的学术团队,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自2020年成立以来,汇聚了药学、临床医学、植物学、制药工程等多学科专家,具备丰富的科研经验与专业素养。
同时,国际医学高度重视医教协同与产学研融合,2024年,公司设立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旗下西安高新医院与陕西开放大学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加强“医教共建、人才共培”培养模式探索,致力于提升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此外,国际医学还构建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制定多项科研创新制度,积极开展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为激发医院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加快提高医院科研水平,公司还对在职人员和以医院为第一单位参与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成果的奖励方式进行明确规定。
多措并举之下,2024年,国际医学在医疗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公司开展医疗新技术、新业务127项,其中包括国际首例1例、国内首例3例、西北首例2例;科研项目获批数73项、省级以上立项数13项,课题验收数66项,国际、国内期刊文章发表533项,SCI论文发表122篇。此外,公司还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授权专利494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449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对创新的高度重视,推动国际医学医疗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检验科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证书;与10多家网络基层医院联手、打通急性胸痛救治的“第一公里”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并于去年3月30日获得授牌;此外,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于2024年10月成立神经修复科,系国内三级综合医院神经修复学专业首个独立临床科室。
凭借自身不断完善的医疗能力,国际医学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坚定履行社会责任。2024年,公司旗下医院参与了多个公益基金项目,如国家能源集团“爱心行动”先心病救助基金、中国移动“爱心行动”困境先心病儿童救助基金等,为困难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除通过公益基金帮助患者外,国际医学还多次在应急救灾行动中走在前线,通过精准的资源调配和快速响应,公司在重大灾难和紧急事件中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和物资支持。例如,2024年7月,公司驰援宝鸡强降雨受灾群众,同月,公司为西丹宁高速公路局部垮塌事故的救援消防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此外,在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社区共建等领域,国际医学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例如,2024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专家团队,深入城固县韩家营村开展“健康乡村行”义诊活动,共接诊村民300余人次;同年7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派遣专家医生赴塔吉克斯坦,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义诊服务。
作为西北地区医疗服务业的领军企业,国际医学首份ESG报告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往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系统性总结,更是其面向未来的责任宣言。该报告以详实数据与案例,证明了将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国际医学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内部治理,以绿色技术革新推动节能减排,凭借医疗创新提升服务能级,用公益行动践行社会责任,这些努力共同构筑起企业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石。
展望未来,国际医学站在ESG新起点上,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以责任为导向,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引领行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路径,为构建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科学大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