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赢在AI+》中,AI创想者凌志鹏带来的听障智能AR眼镜受到广泛关注。这款设备具有手语识别技术、语音转文字等核心功能,当听障人士打手语时,眼镜将实时翻译成语音;当健全人说话时,镜片则会显示文字,让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实现了自由对话。(据央视频
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赢在AI+》中,AI创想者凌志鹏带来的听障智能AR眼镜受到广泛关注。这款设备具有手语识别技术、语音转文字等核心功能,当听障人士打手语时,眼镜将实时翻译成语音;当健全人说话时,镜片则会显示文字,让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实现了自由对话。(据央视频客户端5月18日报道)
手语识别系统让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自由对话,导盲六足机器人成为视障者的第二双眼睛,杭州全国首条可亲子陪伴上下学的特殊学生智慧专线启用……如今,科技正在重塑残疾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帮助他们摆脱身体的限制,重拾生命生活的尊严,让他们生活的便捷性、自主性大大增强。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折射出科技在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促进残疾人发展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更真切告诉我们,科技助残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是对生命价值、人性尊严的诚挚守护。
科技助残是服务残疾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应用场景。针对现实需求加强助残科技研发应用,用同理心丈量每个技术细节,就能推动助残新科技、新业态更好发展,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残疾人跨越鸿沟、超越障碍、摆脱困境。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需要制度春雨的滋养。杭州市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出台《科技助残产品采购目录》,通过政府首购机制培育创新生态;北京建立的辅助技术适配中心,则构建起从评估到服务的完整链条。政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同频共振,为残疾人充分发展编织出更完整的保障网络。
从手语识别系统到神经接口技术,科技助残的历程始终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这时候,AR眼镜投射出的不仅是信息流,更是平等参与的正常权利;智能假肢承载的也不仅是肢体功能,更是尊严绽放的生命力量。展望未来,科技工作者永葆科技向善之心,以有爱的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全社会凝聚共识、一道努力,推动“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进一步深入人心,就能让“春天的事业”绽放永恒光彩,让每个人都能向光而行、无碍生长。(丁慎毅)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