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既要精准扣住挫折磨难主题,又要具备独特吸引力。可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引用经典语句、设置矛盾冲突等方式,让标题既体现文章内核,又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中考挫折磨难类型记叙文写作模板
一、标题设计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既要精准扣住挫折磨难主题,又要具备独特吸引力。可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引用经典语句、设置矛盾冲突等方式,让标题既体现文章内核,又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比喻式: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比喻挫折,能让读者更直观感受挫折的特质。例如《暴风雨中的航船》,以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航船象征在挫折中艰难前行的自己;《沙漠里的断桨》,将挫折比作沙漠中失去推进力量的船桨,暗示自己陷入困境无法前进。
2.象征式:借助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含蓄地传达战胜挫折的主题。如《梅香满径》,以寒冬中绽放的梅花象征自己在挫折中坚韧不拔,最终收获成功的芬芳;《星火重燃》,“星火” 象征希望,寓意自己在挫折后重新点燃对生活的热情与奋斗的希望。
3.疑问式:通过提出疑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像《挫折,是终点还是起点?》《我该如何翻越这座 “山”?》,这类标题能让读者带着问题进入文章,寻找答案。
4.引用式:引用诗词、名言或俗语,赋予标题文化底蕴与感染力。比如引用李白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作为标题,暗示自己虽遇挫折,但坚信终会战胜困难;引用俗语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直接点明挫折与成长的关系。
5.矛盾冲突式:通过矛盾的词语组合,制造悬念。如《失败的 “成功”》,让读者好奇失败为何会与成功联系在一起;《哭泣的笑容》,引发读者对在挫折中复杂情绪的思考。
二、开头部分(约 100 - 150 字)
文章开头要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营造与挫折相关的氛围,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挫折经历。可以运用环境烘托、回忆倒叙、设置悬念、引用名言等多种方式,为文章奠定情感基调。
1.环境描写式:
通过描写压抑、萧瑟或阴暗的环境,烘托挫折带来的低落、沮丧情绪。例如:“教室里的白炽灯发出惨白的光,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在光影下显得格外刺眼。窗外的风裹挟着枯叶疯狂地拍打着玻璃,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无能。” 再如:“阴沉的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积水倒映着我落寞的身影。手中那张被雨水浸湿的绘画比赛落选通知,此刻比铅块还要沉重。”
2.回忆倒叙式:
由眼前的事物或场景,触发对挫折经历的回忆,自然地将读者带入故事。比如:“每当闻到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我的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去年的秋天。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彻底打乱了我的学习计划。” 又如:“翻开那本布满灰尘的日记本,一张泛黄的照片滑落出来。照片上的我站在钢琴比赛的领奖台上,笑容灿烂。而现在,望着钢琴上厚厚的灰尘,我却再也没有勇气触碰琴键,因为那次比赛后的失败,成了我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
3.设置悬念式:
通过抛出疑问或描述反常现象,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例如:“那天之后,我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老师关切的询问,都无法让我开口。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曾经开朗活泼的我变得如此沉默?故事还要从那场辩论赛说起……” 再如:“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拒绝见任何人。父母在门外焦急地呼唤,我却蜷缩在角落里,泪水不停地流淌。没有人知道,我在学校舞台上表演时的那次重大失误,给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打击。”
4.引用名言式:
引用与挫折相关的名言警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出主题。比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这句诗,曾无数次在我耳边回响。而当我真正经历了数学竞赛的失利,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无奈与不甘。” 又如:“‘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的这句话,在我经历了中考模拟考的滑铁卢后,有了全新的理解。那段备受煎熬的日子,成了我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三、主体部分(约 400 - 500 字)
(一)挫折的出现(约 100 - 150 字)
思路:详细、生动地叙述挫折发生的具体过程,包括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要素,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挫折对自己的强烈冲击,让读者感同身受。
写法: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多种描写手法,增强画面感和感染力。
例如:“舞台上的聚光灯异常刺眼,我的手心不断冒汗,双腿也在不停地颤抖。当伴奏音乐响起,我却突然忘记了舞蹈动作。看着台下观众疑惑的眼神,我大脑一片空白,机械地挪动着脚步,动作变得僵硬而滑稽。音乐结束,全场鸦雀无声,随后是一阵刺耳的哄笑。那一刻,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再如:“实验室里,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化学实验仪器,满心期待着实验成功。然而,就在即将得出结果的关键时刻,试管突然破裂,液体溅了出来,实验彻底失败。望着一片狼藉的桌面,我呆立在原地,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几个月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
(二)面对挫折的痛苦与迷茫(约 100 - 150 字)
思路:深入刻画自己在遭遇挫折后的内心世界,细腻地展现沮丧、自卑、无助、绝望等负面情绪,体现挫折对自己精神上的巨大打击。
写法:运用内心独白、细节描写、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比如:“我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周围一片黑暗。那张失败的成绩单像一条冰冷的锁链,紧紧地缠绕着我,让我无法呼吸。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失败?’曾经的自信和骄傲,此刻都被击得粉碎,我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看不到一丝光亮。” 又如:“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我耳边回荡,却显得那么刺耳。我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总觉得大家的目光里都带着嘲笑和轻蔑。曾经热爱的校园,此刻却让我感到无比压抑和恐惧,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三)走出挫折的过程(约 150 - 200 字)
思路:重点描述自己在他人帮助、自我反思或偶然契机下,逐渐走出挫折困境的过程,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要突出成长和转变。
1.他人帮助:
可以是老师的悉心教导、父母的温暖关怀、朋友的真诚鼓励,也可以是陌生人的善意举动。例如:“班主任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她没有责备我,而是轻轻地握住我的手说:‘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你要相信自己,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老师的话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黑暗的内心。在她的帮助下,我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刻苦钻研,终于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再如:“在我最失落的时候,好朋友小美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她每天放学后都会来我家,给我讲笑话,陪我做运动,还帮我分析比赛失败的原因。在她的鼓励下,我重新找回了对舞蹈的热爱,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我再次站在了舞台上,用精彩的表演证明了自己。”
2.自我觉醒:
通过某件小事、一本书、一句话或一个自然现象,让自己突然领悟到面对挫折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比如:“一天傍晚,我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看到一只蜘蛛正在风雨中修补被吹破的网。它一次次被风吹落,却又一次次顽强地爬回去,继续织网。看着这只小小的蜘蛛,我突然意识到,连一只蜘蛛都能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我又有什么理由被一次挫折打倒呢?从那以后,我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学习中,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 又如:“无意中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书中老渔夫圣地亚哥的那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不能因为一次实验失败就放弃梦想。于是,我重新查阅资料,调整实验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成功完成了实验。”
3.多方努力:
结合他人帮助和自我觉醒,共同推动走出挫折。例如:“在我因作文比赛失利而一蹶不振时,语文老师耐心地帮我分析作文的不足之处,指导我如何改进写作方法;妈妈每天为我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鼓励我不要灰心;同时,我自己也大量阅读优秀范文,坚持每天写日记锻炼文笔。在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后续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结尾部分(约 100 - 150 字)
思路:结尾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点明挫折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感悟和成长,使文章主题得到深化,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抒情议论式:
通过抒发情感和发表议论,直接表达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和感悟。例如:“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却也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正是那些曾经让我痛苦不堪的挫折,教会了我坚韧、勇敢和永不放弃。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都将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战胜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蜕变。” 再如:“回首那段充满挫折的日子,我不再感到恐惧和悲伤,而是充满了感激。感激挫折让我学会了反思,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它就像一场风雨,虽然暂时吹乱了我的生活,但也为我带来了绚丽的彩虹,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2.首尾呼应式: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同时强化主题。如开头以环境描写烘托失败后的沮丧,结尾可写:“如今,教室的白炽灯依然明亮,但它不再让我感到压抑;窗外的风雨依旧会来,但我已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任何挫折都无法阻挡我前进的脚步。” 又如开头以回忆倒叙引入挫折经历,结尾可写:“合上日记本,我轻轻抚摸着那张照片,嘴角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曾经的失败,已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将带着这份经历,勇敢地走向未来,迎接更多的挑战。”
3.展望未来式:
在结尾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体现挫折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经历了这次挫折,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把挫折当作成长的阶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不断迈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我会站在属于自己的巅峰,俯瞰最美的风景。”
【范文】
墨痕里的春天
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被风掀起边角,沙沙作响。我攥着第三次模拟考的数学试卷,指节泛白。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坠落,飘进半开的玻璃窗,轻轻覆在那片刺目的红叉上。
这已是第三次数学成绩滑出班级前十。台灯在草稿纸上投下昏黄的光晕,我盯着错题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眼泪啪嗒啪嗒砸在 “相似三角形” 的公式上。夜风裹着秋蝉的残鸣灌进房间,吹得窗帘猎猎作响,像极了我摇摇欲坠的信心。母亲端来的热牛奶在桌上凝成冷白,我却连掀开杯盖的力气都没有。
那天清晨,班主任陈老师把我叫到走廊。阳光穿过紫藤花架,在她藏青色的旗袍上洒下细碎光斑。“知道为什么总在相似题上栽跟头吗?” 她翻开我的错题本,纤长的手指划过满页红痕,“不是你不够努力,是陷在旧思路里出不来了。” 我望着她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想起无数个加班改卷的深夜,喉咙像被紫藤花的藤蔓缠住般酸涩。
周末的图书馆飘着墨香,我翻开新买的《初中几何思维拓展》。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雨珠顺着玻璃蜿蜒成河,却浇不灭我眼中重新燃起的光。我开始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解题思路,把错题剪成卡片贴满书桌。当暮色再次漫进房间时,草稿纸上的辅助线渐渐清晰,像破土而出的嫩芽。
中考那日,数学试卷展开的瞬间,我看见最后一道大题赫然是相似三角形的变式。笔尖划过纸面,沙沙的书写声与窗外的蝉鸣应和。交卷铃响起时,我望向考场外摇曳的梧桐,新抽的嫩芽在风中舒展,原来凋零的枝桠间,早已藏好了整个春天。
跑道上的星光
塑胶跑道在烈日下泛着刺目的光,我站在 800 米起跑线前,手心沁出的汗把号码布洇出深色痕迹。
发令枪响的刹那,我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却在弯道处突然脚下一崴 —— 钻心的疼痛从脚踝炸开,我重重摔在跑道上。观众席的惊呼声像潮水般涌来,看着同学们飞驰而过的身影,咸涩的泪水混着跑道的橡胶味漫进嘴里。
养伤的日子格外漫长。病房的消毒水味刺鼻,窗外的天空永远蒙着层灰纱。我盯着石膏包裹的右腿,听着走廊传来的嬉闹声,满心都是不甘。母亲默默把我的跑鞋摆在窗台,阳光掠过磨损的鞋底,那些曾与我并肩作战的纹路里,还藏着往日的荣光。
复健的过程比想象中艰难。理疗室的白炽灯亮得刺眼,当我第一次尝试站立时,膝盖像灌了铅般沉重。汗珠顺着额头滚落,在地面砸出小小的水痕。“别着急,慢慢来。” 康复师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她掌心的温度透过纱布传来,给了我继续下去的勇气。
深秋的傍晚,我再次站上跑道。暮色给跑道镀上一层金边,晚风卷着银杏叶擦过发梢。起跑的瞬间,记忆中的疼痛仿佛还在,但我咬牙向前。一公里、两公里,呼吸渐渐急促,双腿愈发沉重,可头顶的星光却越来越亮。当我冲过终点线时,汗水模糊了视线,却清晰看见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正温柔地注视着我。
后来我才明白,人生的跑道从不会因为一次跌倒就终止。那些咬牙坚持的日子,那些浸透汗水的夜晚,都化作照亮前路的星光,指引我在风雨中继续奔跑。
挫折磨难类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巧妙构思,搭建文章骨架
(一)以小见大,选取典型事例
选取日常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小事,通过细腻描写折射挫折带来的成长。比如,考试失利、比赛失败、友谊破裂、兴趣爱好遭遇瓶颈等。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从双腿瘫痪这一挫折出发,探讨生命的意义,以个人经历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写作时,可聚焦某次重要考试的失利,通过描写备考的艰辛、考试时的紧张,以及得知成绩后的痛苦,展现挫折对自己的影响。例如:“我日夜刷题,满以为能在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可当看到试卷上惨不忍睹的分数,所有的努力仿佛都成了笑话。”
(二)设置线索,贯穿文章脉络
可采用物品线索、情感线索或时间线索。以物品线索为例,如《羚羊木雕》中,羚羊木雕作为线索,串联起 “我” 与万芳之间的友谊波折,以及因木雕引发的家庭矛盾,展现 “我” 在情感挫折中的内心挣扎。在挫折类记叙文中,若以时间为线索,可按照 “遭遇挫折 — 陷入痛苦 — 尝试解决 — 获得成长” 的顺序展开。比如写学钢琴的挫折,先写初次接触钢琴的兴奋,接着描述因难以攻克高难度曲目而产生挫败感,再写通过不断练习和老师指导逐渐克服困难,最后总结从这段经历中收获的坚持与勇气。
二、细腻描写,增强文章感染力
(一)环境描写烘托氛围
环境描写能有效渲染情绪,让读者更易代入情境。遭遇挫折时,可描写阴沉压抑的环境。例如:“天空乌云密布,仿佛被巨大的黑幕笼罩,狂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枯叶,无情地拍打着窗户。我攥着那张被揉皱的成绩单,站在走廊里,泪水模糊了眼前的景象。” 而在走出挫折时,环境可变得明朗。如:“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树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我迎着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心中充满了希望。”
(二)人物描写刻画心理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展现人物在挫折中的情感变化。动作描写如:“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把书包随手扔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双手托着脑袋,一言不发。” 语言描写:“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孩子,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 神态描写:“他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失落与迷茫,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最终沉默。” 心理描写:“我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么粗心?为什么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
三、深化主题,提升文章内涵
(一)融入个人感悟
在文章结尾,将挫折经历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自己的思考。例如:“这次考试的失利,就像一场暴风雨,虽然让我狼狈不堪,但也冲刷掉了我的骄傲与浮躁。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在挫折中不断磨砺,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二)引发读者共鸣
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挫折经历,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描写比赛失败后的痛苦:“那一刻,我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我,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我独自躲在角落里,泪水止不住地流,那种绝望和无助,我相信很多人都曾体会过。”
来源:也聊教育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