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胖了可能是病!加拿大2025最新指南教你科学应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02:23 2

摘要:“你家孩子长得真结实!”“小孩子胖点才可爱”——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能从长辈口中听到。在很多人眼里,胖乎乎的孩子似乎代表着健康和福气。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儿童肥胖绝不是“可爱”这么简单。那些被误认为是“婴儿肥”的肉肉,可能正在悄悄影响着孩子的健康。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撰文 | Moon

“你家孩子长得真结实!”“小孩子胖点才可爱”——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能从长辈口中听到。在很多人眼里,胖乎乎的孩子似乎代表着健康和福气。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儿童肥胖绝不是“可爱”这么简单。那些被误认为是“婴儿肥”的肉肉,可能正在悄悄影响着孩子的健康。

2025年加拿大预防保健特别工作组最新发布的《儿童肥胖管理临床实践指南》[1] (下文统称为指南)明确指出儿童时期的肥胖问题,不仅会影响当下的生长发育,更可能成为伴随一生的健康隐患。本文将从儿童肥胖的现状与挑战、综合干预策略以及个性化治疗与长期管理三个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重点探讨儿童肥胖的管理及预防措施。

一、儿童肥胖成“隐形病”,

每 4 个娃就有 1 个中招

儿童肥胖被定义为一种慢性、渐进性且带有污名化的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脂肪过多,可能对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在加拿大,约25%的4-11岁儿童和33%的12-17岁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全球范围内,过去30年儿童肥胖率增长了两倍,而新冠疫情期间的久坐行为和饮食结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1)健康与社会影响

肥胖儿童面临多方面的健康风险,包括:

代谢问题: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

机械性问题: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骼肌肉疼痛;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

社会问题:如校园霸凌、社交孤立。

此外,儿童肥胖具有较高的持续性:7-11岁的肥胖儿童中,超过50%在青春期仍保持肥胖;而12-18岁的肥胖青少年中,约80%在成年后仍受肥胖困扰。

2)污名化与就医障碍

肥胖儿童及其家庭常面临社会偏见,甚至医疗环境中的歧视。许多家庭因担心被指责或羞辱而避免寻求医疗帮助,这进一步加剧了健康管理的难度。因此,指南强调医务人员需采用以人为本的语言,避免使用带有负面含义的词汇(如“懒惰”“缺乏意志力”),以建立信任关系。

3)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

儿童肥胖的流行与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食品环境及体育活动机会密切相关。低收入家庭可能更难获得健康食品或安全的运动场所,这使得肥胖管理更具挑战性。因此,指南建议医务人员在制定干预措施时需考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并提供符合文化背景的支持。

二、别踩坑!

“三步干预法”科学减重

该指南的核心建议围绕多成分干预展开,强调儿童肥胖管理需结合行为、心理、药物及手术手段,并根据儿童及家庭的个体需求进行调整。

(1)行为与心理干预:管理的基础

行为干预是儿童肥胖管理的首要推荐,尤其是结合营养、运动和心理支持的多成分方案(强烈推荐,证据确定性中等)。具体措施包括:

营养干预:如个性化饮食计划、减少高糖高脂食品摄入(有条件推荐);

身体活动干预:如结构化运动课程(每周至少3次有氧+抗阻训练);

心理支持: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动机性访谈,以改善情绪调节和饮食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依赖技术干预(如健康APP)的效果有限,指南未明确推荐或反对其使用。

(2) 药物干预:辅助治疗选择

对于12岁及以上、行为干预效果不佳的肥胖儿童,可考虑药物辅助治疗,但需权衡利弊: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但可能引发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腹泻)(有条件推荐);

二甲双胍: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但减重效果较温和;

奥利司他(脂肪酶抑制剂):因不良反应(如脂肪泻)明显,指南不建议使用。

(3) 手术干预:严格筛选下的选择

对于13岁以上、重度肥胖且合并严重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的青少年,在专业团队评估后可考虑: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或胃旁路手术,术后需长期营养监测(有条件推荐)。

三、告别“只看体重”误区!

儿童肥胖的长期管理全攻略

儿童肥胖管理不应仅关注体重数字,而需采用全面、个体化的策略,并重视长期支持。

(1)全面健康评估(4M框架)

医务人员应采用代谢(Metabolic)、机械(Mechanical)、心理健康(Mental)、社会环境(Milieu)的评估框架,识别肥胖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例如:

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

是否因肥胖导致焦虑或抑郁?

家庭是否存在饮食或运动障碍?

(2)家庭参与与共同决策

5A模式(询问、评估、建议、达成共识、协助)可帮助医务人员与家庭建立合作。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例如:

提供健康饮食环境;

鼓励家庭共同运动;

避免因体重问题责备孩子。

(3) 长期支持与预防复发

肥胖管理是一个持续过程,需定期随访以调整方案。预防复发的策略包括:

设定现实可行的目标(如先减少含糖饮料,而非短期大幅减重);

关注健康行为的改善(如体能增强、情绪稳定),而非仅关注BMI变化;

提供社区资源(如营养师、心理支持小组)。

总结

儿童肥胖不是简单的“

吃多动少”,而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这份指南特别强调要用尊重、支持的态度来帮助孩子,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指责或羞辱。

最有效的干预方式是结合饮食、运动和心理支持的全家总动员,必要时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

但必须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方案。

虽然指南提供了科学的应对策略,但要让这些方法真正落地见效,我们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完善对低龄儿童、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干预措施,并持续追踪新型药物的长期安全性。

说到底,战胜儿童肥胖不仅需要医疗系统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扭转儿童肥胖日益严重的全球趋势。

参考文献:

[1].Geoff D.C.

Ball, Roah Merdad, Catherine S.Managing obesity in children: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MAJ Apr 2025, 197 (14) E372-E389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学习更多临床技巧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