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如此赋予学生成长无限可能! | 教育强国看天津

B站影视 2024-12-13 08:34 2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天津市教育系统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要求,本报推出“教育强国看天津——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主题宣传专栏,并通过市教育两委、天津教育报新媒体矩阵同步传播,巡

教育强国看天津

——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天津市教育系统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要求,本报推出“教育强国看天津——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主题宣传专栏,并通过市教育两委、天津教育报新媒体矩阵同步传播,巡礼式展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建设、服务保障等领域取得的成果与亮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师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凝聚教育强市建设合力。

TIANJIN

本期巡礼

南开大学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南开大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精心打造“三维融通、五育并举”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多元优势,不断增强学生的选择性和流动性,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南开大学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

2024年5月19日,南开大学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2024年7月1日,南开大学国际前沿小学期开学典礼。

育新创变 政策支持“重实效”

南开大学为进一步扩展学生成长空间,开设近30个拔尖班、复合班、特色班等培养项目,统称“8+4+X”,这些项目通过入校二次选拔面向新生“零门槛”开放(除个别班级有特殊专业要求)。二次选拔每年提供近1000个名额,选拔成功的学生占报名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一政策施行多年,广受好评,实现了培养项目和学生意愿度双向匹配。

“8”个伯苓班(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伯苓班是南开大学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具体培养单位,设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文学、哲学8个班。伯苓班坚持“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的原则,单独建班,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伯苓班已有的毕业生,整体深造率接近百分之百。

“4”个定制复合型人才班(授予两个学位)。经管法班(“经济、管理、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班”),培养从事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人才。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实验班,被誉为全球范围内人文社科类的顶级专业,主要侧重对“领导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修读哲学、政治学、经济学3个专业的主要课程。FSE和FAS项目班(非通用语专业与理工类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培养既有语言优势又有扎实深厚理工类或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安全—法学试点班,培养新时代既掌握新兴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又能够独立应用法学知识在交叉应用方向解决相关网络安全问题的国家急需复合型人才。

“X”个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平台。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卡脖子”问题,南开大学持续推动具有前瞻性、高质量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包括计算机科学卓越班、人工智能特色班、电子信息类特色班、新一代智能软件特色班、新能源特色班等。新文科人才培养平台包括金融国际学术精英特色班、数字金融特色班、数字经济与贸易精英人才特色班、国际会计特色班、城市管理特色班等。

伯苓班一批学生历经本—硕—博长周期学术生涯,已取得显著的学术成绩,入职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成为教育与科研的青年骨干,为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如在拓扑物理学领域实现突破,首个三维陈绝缘体构建者——2017届物理伯苓班本科毕业生刘癸庚,现为西湖大学工学院独立PI、博士生导师,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获评2022年度中国光学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国家高层次青年领军人才——2014届数学伯苓班本科毕业生赵泽华,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于偏微分方程研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被60余位著名数学家引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最年轻博士生导师——2016届化学伯苓班本科毕业生贺玉莲,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绿色催化实验室,研究成果在催化剂设计优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并在方法学上产生重要的影响;西北大学最年轻教授——2013届物理伯苓班本科毕业生何院耀,先后入选陕西省和国家青年人才项目。

南开大学创新开设微专业及各类高阶课程。2024年推出首批16个微专业项目,包括应用型微专业、学科交叉型微专业、兼具应用型和学科交叉型微专业与全英文微专业,300名学生参与微专业的选择。南开大学推出9门以提升学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目标的具有高挑战度的“高阶课程项目”,涉及自动化及智能、计算机、量化金融、经济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学科专业,注重本研衔接和研究式、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科研思维,锻炼学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强化战略科学家人才培养导向,助力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

AI赋能 人才培养“阔视野”

随着AI时代的到来,南开大学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南开大学与华为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与创新”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影响和应用”课程,分别由计算机学院教授赵宏和刘晓光率领教学团队在学校现有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打造,该类课程也是天津市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这两门课程在今年秋季学期面向全市高校开放,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在校生全覆盖,有利于增强本市大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南开大学整合海内外优质资源,积极搭建课程平台。学校于2024年暑期开设国际前沿小学期,邀请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教师讲授近40门全外文线下国际前沿课程,授课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南开大学同步举办2024年“全球南开”暑期云课堂,邀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学者带来30门课程,为全校师生带来全英文、跨学科的知识盛宴,赋能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立足国际视野与文化自觉、复合型的专业视角、跨文化实用性技能、前沿艺术理解等主题,覆盖南开大学全部“双一流”学科及金融、医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哲学等重点建设学科。

预告:

明天将继续展示“教育强国看天津——我市教育系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巡礼”之南开大学②“数见成就”“校长说”,敬请关注!

来源:天津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