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近年来,随着双特异性抗体、新一代BTKi及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的涌现,MCL治疗格局正加速革新。在近期召开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上,正式公布了《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新版指南将瑞基奥仑赛列为R/R MC
突破治疗困境,CAR-T细胞治疗开启R/R MCL治疗新篇章
MCL因其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的快速进展性与惰性淋巴瘤的不可治愈性的特点3,在临床治疗中面临一定挑战。尽管现代治疗手段改善了MCL患者的生存,但R/R患者的预后仍不乐观。国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经BTK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仅2.9个月,其中接受后续治疗患者的中位OS可延长至5.8个月,而未接受后续治疗患者的中位OS仅为0.8个月4。这一结果同样在国内真实世界研究中得到验证,纳入的693例MCL患者在随访期间有409例(59.0%)患者出现疾病进展,而接受化疗、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等后续治疗的360例R/R患者完全缓解(CR)率仅为7.2%-23.3%56近年来,CAR-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R/R M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该疗法是通过基因工程将自体T细胞进行改造,以表达CAR并对特定肿瘤抗原(如CD19)进行精准识别,进而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并产生记忆T细胞发挥长效抗肿瘤作用1,7。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数据证实,CAR-T细胞治疗的应用显著改善了R/R MCL患者的临床结局。循证之光生辉,瑞基奥仑赛获CSCO指南R/R MCL II级推荐
2024年8月,瑞基奥仑赛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经过包括BTKi治疗在内的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的成人R/R MCL,成为当前国内唯一获批该适应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在今年更新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中,瑞基奥仑赛又首次被列为R/R MCL患者挽救治疗的II级推荐,为R/R MC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权威指南的临床决策支持(图1)。
图1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对于R/R MCL的治疗推荐
此次更新是基于JWCAR029-005研究8。截至2024年1月25日,这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70例R/R MCL患者,其中59例患者接受了CAR-T细胞输注。入组患者中位年龄59岁,既往均接受过BTKi治疗,其中70%为接受≥3线治疗的多重耐药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预后较差的R/R MCL患者,瑞基奥仑赛可使其获得良好且持久的缓解。最佳ORR达81.36%,CR率为6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中位OS分别为13个月、18.1个月和19.5个月;在安全性方面,瑞基奥仑赛的不良事件(AEs)发生率低且可控,≥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神经毒性(NT)发生率均仅为6.8%,且未发生药物相关性死亡事件。上述结果证实,瑞基奥仑赛治疗R/R MCL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这一循证证据不仅支持其被纳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中R/R MCL的II级推荐,更为挽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专家点评
谢彦教授
在《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中,瑞基奥仑赛基于JWCAR029-005研究结果被纳入推荐,这标志着其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在研究中,70%的入组患者接受过≥3线的治疗,结果显示,瑞基奥仑赛可使近七成预后较差的R/R MCL患者达到CR,为此类难治性患者提供了实现深度缓解的机会。在安全性上,≥3级CRS及≥3级NT的发生率低,这表明瑞基奥仑赛或可成为R/R MCL患者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更好选择。
相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MCL患者的细胞表面CD19的表达更高,因此在使用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时,CRS和NT的发生概率可能高于DLBCL患者9;并且MCL多发于老年,而老年患者由于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AEs10,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治疗选择应更加谨慎。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相较于接受CD28共刺激结构域的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接受4-1BB共刺激结构域的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CRS和NT的发生率更低11,而JWCAR029-005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4-1BB CAR-T细胞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对于存在TP53突变/缺失、CDKN2A缺失、侵袭性变型、Ki-67%>50%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既往研究显示,CAR-T细胞治疗亦展现了良好的疗效3。综上所述,瑞基奥仑赛凭借其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成为预后不良的R/R MCL患者的良好治疗方案,在MCL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前景。
朱军教授
MCL作为具有独特生物学特征的B细胞NHL,其治疗面临高复发率与耐药性等挑战。CHOICE研究对中国1261例MCL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模式和预后情况进行了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显示48%的MCL患者在一线治疗(包括免疫化疗、BTKi方案等)后发生复发或难治,进入到R/R MCL挽救治疗阶段12。这一数据不仅暴露了目前治疗方案的局限性,也揭示了MCL患者在靶向治疗耐药后的治疗空白。在此背景下,《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依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将CAR-T细胞治疗纳入推荐,为临床决策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指南指引。
CAR-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R/R MCL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JWCAR029-005研究表明R/R MCL患者接受瑞基奥仑赛治疗后可实现深度、长期的缓解,且安全性良好。其纳入指南推荐,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治疗依据,还将推动MCL治疗向规范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除CAR-T细胞单药治疗方案外,目前专家也正探究CAR-T细胞治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策略,以期实现更大的突破。如TARMAC研究在R/R MCL患者中探索了单采前给予BTKi治疗并持续至CAR-T细胞回输后6个月的联合治疗模式,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后CR率为80%,12个月OS率和PFS率分别为100%和75%13,提示CAR-T细胞与BTKi的联合治疗模式具有良好疗效。未来随着对CAR-T细胞治疗更深入的研究,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MCL患者的生存获益,进而改写MCL的治疗格局。
朱军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谢彦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现就职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科教研室 副主任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科医师分会 委员
擅长淋巴瘤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晓晖,等. 肿瘤药学,2024,14(01):1-8+143.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 2025.
3.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43(7) : 529-536.
4.Martin P. et al. 2016 Mar 24;127(12):1559-63.
5.Yang P, et al. Cancer Med. 2023;00:1-13.
6.Romaguera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5 Oct 1;23(28):7013-23.
7.Davila Ml,et al,. Int J Hematol. 2014 Apr;99(4):361-71.
8.Yuqin Song, et al. Blood 2023; 142 (Supplement 1): 3024.
9.Mark P Hamilton, et al. Blood Adv.2024 Jun 25;8(12):3314-3326.
10.Rozental A, et al. Leuk Lymphoma. 2023;64(9):1514-1526.
11.Cappell, et al.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vol. 18,11 (2021): 715-727.
12.Zeng D, et al. Int J Cancer. 2023 Sep 1;153(5):1016-1025.
13.Minson A, et al. Blood. 2024;143(8):673-684.
编辑:Cirrus
审校:Irena
排版:Red
执行:Re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