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CBA半决赛这场决定生死的较量中,辽宁男篮与新疆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经过双加时的激烈角逐,辽宁男篮最终以121 - 119的微弱优势险胜对手,以大比分4 - 1成功晋级总决赛。这本该是一场值得铭记的精彩赛事,然而赛后球员通道内爆发的冲突,却让这场胜利
在CBA半决赛这场决定生死的较量中,辽宁男篮与新疆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经过双加时的激烈角逐,辽宁男篮最终以121 - 119的微弱优势险胜对手,以大比分4 - 1成功晋级总决赛。这本该是一场值得铭记的精彩赛事,然而赛后球员通道内爆发的冲突,却让这场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赛后的球员通道瞬间化作混乱的战场,一名黑衣男子的疯狂举动震惊众人——他抄起折叠椅用力砸向客队更衣室大门,辱骂裁判的怒吼声响彻整条走廊。
现场记者@北疆体育张昊拍摄的视频完整记录下了这场闹剧的经过。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瞬间,这名黑衣男子突然翻越观众席护栏,径直冲向客队更衣室。当安保人员试图阻拦时,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折叠椅,对着铁门连续三次重击,飞溅的金属碎屑险些划伤新疆队翻译。随后,他又转向技术台,用维语和汉语夹杂着对裁判组进行了长达2分钟的辱骂。
“当时的场面太吓人了,他就像头失控的棕熊,三个保安一起上都按不住。”一位目击球迷心有余悸地描述道。直到特警携带防暴叉赶到现场,这场混乱才在22:47分得以平息。当地警方迅速介入调查,涉事男子买某某因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随着事件的发酵,买某某的特殊身份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他不仅持有新疆广汇俱乐部供应商证件,还是辽宁某体育用品公司法人,并且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过与两队球星的合影。这种“双面人”身份,瞬间引发了舆论的强烈震动。
CBA联赛办公室连夜发布声明,确认其供应商资质曾真实有效,但同时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员借工作便利实施违规行为”。新疆广汇俱乐部则紧急与买某某进行切割,称该证件已于三个月前到期。然而,证件过期却仍能进入核心区域,这其中的管理漏洞令人深思。
这场冲突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CBA联赛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证件管理形同虚设。过期证件竟然能畅通无阻地进入球员通道这样的核心区域,不禁让人质疑安检系统是否只是个摆设。据统计,近三个赛季以来,CBA联赛因证件管理问题引发的违规事件多达27起,其中涉及过期证件的就有11起 ,这足以说明证件管理存在严重的系统性漏洞。
其次,供应商筛选儿戏化。一个给俱乐部送运动饮料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为“特邀观赛嘉宾”,这样的身份转变背后,反映出联赛在供应商管理方面缺乏严格的审核和监督机制。
再者,应急预案严重滞后。从第一声砸门到特警介入,整整间隔了8分15秒。在这段时间里,现场秩序完全失控,暴露出CBA联赛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上的严重不足。有网友还翻出买某某去年在吉林赛区与保安推搡的视频,质疑这样有前科的人是如何通过资格审查的,直指CBA的准入系统漏洞百出。
这场闹剧充满了荒诞的反差。身份上,本该维护联赛形象的供应商,却成了破坏秩序的“急先锋”;地域上,新疆籍商人在辽宁主场情绪失控,经深挖发现他曾竞标辽宁队赞助未果,背后是否存在利益纠葛引人遐想;时间上,冲突爆发时,CBA董事长正在隔壁会议室大谈“赛区文明建设成果”,这种戏剧性的巧合,让联赛的文明建设成果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涉事折叠椅正是联赛指定供应商产品。网友们纷纷调侃:“这波算是活体广告——椅子质量真好,连砸三次都没散架!”这种黑色幽默,实则是对联赛管理混乱的无奈嘲讽。
当买某某的拘留照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时,CBA联赛多年来努力塑造的职业化形象正面临严峻考验。数据显示,本赛季CBA联赛已累计发生13起球迷冲突事件,但至今没有一家俱乐部因管理失职受到实质性处罚。
资深评论员杨毅在直播中痛心疾首地批评道:“我们的联赛就像个裱糊匠,每次出事就贴张罚单了事。要真这么搞,不如给每个座位配个沙袋,让球迷改看拳击赛!”这番言论虽然犀利,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联赛管理的症结所在。此刻,再回看篮协年初发布的《文明观赛十八条》,其中“严禁携带危险物品入场”的规定,在这场闹剧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和讽刺——原来,最危险的“物品”,从来都不是死物,而是疏于管理的人。
来源:幸福叶子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