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再遭阿里减持,P7能否挑起销量重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20:51 1

摘要:5月17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308万股小鹏汽车的股票,减持幅度达8.13%。

阿里巴巴再一次减持小鹏,作为股东方阿里终于守到了高点套现的时刻。

5月17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308万股小鹏汽车的股票,减持幅度达8.13%。

而这已经不是阿里第一次减持小鹏股票了,去年3月22日,阿里完成出售所持的小鹏汽车3300万份ADS(代表6600万股A类普通股),持股比例从9.23%降至4.94%。

彼时,小鹏的处境可谓是十分艰难,销量上被理想和蔚来甩出了几条街,股价也在一个季度就跌了近50%,外界几乎没人看好小鹏,抛售股票也属正常。

如今小鹏正是如日中天,靠着两款热销车型顺利走出谷底,一度成为造车新势力中销量的最好的车企。

股价也上涨到了80港元左右,相比一年前涨幅超过了150%,阿里却在这时选择再度减持,让外界不得不猜测,这是听闻到风声,股价已经触顶,要提前套现了吗?

销量困境

减持小鹏股票,并不是只有阿里一家,数据显示,在最近的30个交易日中,减持小鹏股票的券商有不少,南向资金累计减持944万股,仅5月16日一天就减持113万股。

在第一季度股价登顶后,小鹏确实也正经历回调。随着新势力销冠守擂失败,在过去两个月时间,小鹏的股价从高点回落了20%以上。

2024年11月小鹏销量突破3万辆后,连续6个月都保持在3万辆以上,但是3万辆也成为了小鹏新的瓶颈。

在MONA M03和P7+的成功之后,小鹏也对现有车型进行了改动,截止到目前,小鹏已经推出了G6、G9和X9三款车型的改款,但市场表现并不明显。

根据第三方数据汇总,小鹏目前销量的主力车型依然是MONA M03和P7+,其中MONA M03上月销量大致在15000辆左右,占比约40%,P7+销量约为6500辆,占比19%,改款的X9和G9销量都只维持在3000辆。

可以看到,除了MONA M03的销量从高点出现回落外,P7+的周期也在缩短,此前小鹏曾公布P7+上市5个月达成5万辆下线的成绩,如今月销量的回落,也意味着市场竞争的变化。

今年年初何小鹏曾提到到,月销5万辆以上才是车企的合格线,小鹏正在向着月销5万辆、10万辆的目标前进。

经过一个季度的产能爬坡,相信目前制约小鹏销量的已经不再是产能。从目前的交付数据来看,初期的订单都已经被消化完成。

另一方面,从下定页面也可以看到,这两款热销车型的交付时间都是1-2周,并没有像隔壁火爆的小米SU7一样还维持在30周以上。

小鹏汽车现在月销3万辆,可以说是一个正常表现,瓶颈来源于新的增量,特别是在竞品不断增多的市场竞争下,维持现状对小鹏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为了稳定销量,小鹏在上海车展推出了5C版的P7+,作为上海车展发布的新车,对于整体销量增长,意义不大。

相比改款车型,此时的小鹏更需要一辆真正走量的新车,来承担起销量压舱石的重担以突破瓶颈。

纠偏从认错开始

根据最新的宣发内容,可以确定小鹏下一款新车是改款的P7。

5月15日,何小鹏发文为P7官宣,配文称“这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次迎来大改款,这不是一款概念车,我们做的只是把它从未来带到现在。”

似乎2025年,蔚小理都将未来押注在了改款车型上,5月理想和蔚来都发布了现有车型的改款,希望通过大改款来拯救目前的销量。

种种迹象表明,在小鹏内部,全新P7被视为最重要的项目,一方面是因为P7曾经一度是小鹏的希望之车,5年前上市时,就被视为新势力中最能挑战特斯拉Model 3的车型,

而且初代P7的销量表现还是非常不错,首月销量9000辆,两年达成10万辆的销量目标,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来说,是相当不错的。

面对市场的变化,小鹏之后又推出P7i作为改款车型来延续P7的产品生命周期,但反响平平,特别是在大规模的价格战下,改款降价背刺老车主的大坑小鹏也没能避开。

在小米SU7上市后,小鹏P7更是销量骤降,月销量一度跌至130辆,成为品牌销量垫底的车型。

直到P7+的出现,才成功挽回了面子。

但是在半年之内发布两款产品定位类似的车型,不知道小鹏内部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两款车型又将怎样区分开来。

或许是因为小鹏两款热销车型都是纯电轿车,小鹏需要在纯电家轿上树立行业标杆,形成全方面的产品体系,来力求最大程度分得市场。

从整个市场销量上来看,在SUV细分市场获得成功的可能明显比轿车更大,小鹏与其生产一款可能和P7+重复的产品,不如按照P7+的设定将已经在计划上的G7尽早拿出来抢占市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小鹏G7不愿和小米YU7撞期,毕竟目前还没有哪一家的宣发能做到和小米一样的效果。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YU7将会在本月发布更多信息,同时目前不少门店已经有实车开始线下展示,也就意味着小米YU7的上市日期临近。

此时此刻,在小米SU7舆论出现压力的情况下,偷一波家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而且不管是小米SU7还P7+都证明了国内纯电家轿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另外一方面,小鹏还需要尝试如何将品牌定位不断提升,MONA M03和P7+虽然带来了销量上的突破,但平均售价也下探到15万元级,外界非议小鹏作为新势力已经跟比亚迪坐一桌了。

靠着价格向下与滴滴的对赌协议,小鹏突破了销量第一关,但小鹏目前财报还是亏损的。

能否提升品牌调性,重拾往日荣光,背负起突破销量瓶颈重任的同时,增加销售利润,小鹏毕其功于P7一身。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BusinessCar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