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仿生蛇引争议,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不应“二选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20:31 1

摘要:近日,成都春熙路一处购物中心户外大屏上播放了巨型3D蓝色仿生蛇广告,这条广告凭借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收获了不少网友的赞叹,但部分网友对这类视觉内容出现在繁华商业区的适宜性提出质疑,认为可能会给特定人群带来不适。(5月18日 经视直播)

□刘欣婷(湖南师范大学)

近日,成都春熙路一处购物中心户外大屏上播放了巨型3D蓝色仿生蛇广告,这条广告凭借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收获了不少网友的赞叹,但部分网友对这类视觉内容出现在繁华商业区的适宜性提出质疑,认为可能会给特定人群带来不适。(5月18日 经视直播)

今年是巳蛇年,户外放映仿生蛇是符合年节气氛与寓意的,颇具生肖之美,而且这种立体3D画面呈现的科技创新感也引起年轻人称赞和打卡。但是因裸眼3D技术呈现出的逼真的蛇鳞纹理、吐信动作及俯冲形态极具压迫感,引人不适。这种争议实质是,在公共空间中,内容创新呈现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

公共空间中的内容创新性呈现是一种吸引公众的手段。户外大屏是对注意力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处在场景之下,公众会无意识地摄入相关大屏信息。而像裸眼3D这种利用科技手段使内容立体化、冲击化的呈现方式,更是以视觉冲击吸引行人驻足,赞叹同时也将进行网络宣传,甚至吸引更多人打卡,对于城市宣传与推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法律层面来说,户外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信息,也不能阻碍生产和生活。从这点看来,3D仿生蛇大屏内容没有违法,甚至以其蛇的生肖文化内核引发大众的共鸣。那么既然是合法的,是否意味着也是合理的?

除了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公共空间中的内容呈现也应该考虑人文关怀。户外广告的受众不能遍及所有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能因为个人的喜恶而决定去留,尤其是商业广告,背后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但对于这种类似于公益性、科普性的广告,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相关理念,可以照顾更多人的喜好,以公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呈现呢?这会涉及害怕蛇及害怕仿生蛇的群体的比例多少,及大家容易接受度,又会涉及更加复杂的调查。

折中一点的方法有,既然需要呈现蛇年寓意,那么采取卡通蛇,或者在现有蛇影像的基础上加入柔和元素,使其呈现的攻击力减弱,增加亲和度。

户外大屏内容的技术创新是难能可贵的,既在向公众传达城市创新理念,也在宣传城市及城市文化。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不够完善,或者是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之间本就有天生的矛盾,表面上我们不得不面临二选一的局面,但实际上,只有当我们平衡好二者直接的矛盾,我们的创新才能更上一层楼,人文关怀才能与科技元素互融互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