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黄杨钿甜的瓜太热了,热到当地纪委都介入调查。可说实话,起初我对瓜的保熟程度顶多信5分,因为内容不仅过于震撼,而且证据不够扎实。再加上黄杨钿甜的父亲以及经济公司出来“解释”……
这几天黄杨钿甜的瓜太热了,热到当地纪委都介入调查。可说实话,起初我对瓜的保熟程度顶多信5分,因为内容不仅过于震撼,而且证据不够扎实。再加上黄杨钿甜的父亲以及经济公司出来“解释”……
可今天,“解释”像极了狡辩,而我更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摧毁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里面的人自乱阵脚。即那句老话,心欲藏之,形将露矣;口欲言之,言将失矣。
黄杨钿甜的经济公司第一时间站出来回应,威胁恐吓所有质疑的网民是在造谣。这本身就很诡谲,他们表现的太急了,毕竟纪委才刚刚介入调查,纪委都还没公布调查结果,你们就已经知道黄杨钿甜是无辜的了?那还调查个屁啊!
而黄杨钿甜他爸一番操作和回应,更是让网友们越发笃信“有问题”的原因。你不遮掩还好,你一遮掩,那不是心虚是什么?
尤其是那条“解释”的微博下面,质疑的评论光点赞数量,就是6位数!
而真正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有人扒出了“雅安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公开信息里,有一个420芦山地震的灾后重建项目,投资7亿,项目联系人:杨伟!
没这么巧吧?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职位,还同名同姓?
更尴尬的是,项目联系人后面跟着联系人号码,网友一搜,该号码注册的支付宝账户头像,正是黄杨钿甜和她妈。
如果这些还不够,那么当网友发现这一点后,该支付宝账户已注销,再次说明问题。有人又心虚了。
这就是所谓的“没参加灾后重建项目”?
问题显而易见:参加了灾后重建项目,若非心虚,为什么要说没参加?
现在怕是应该要改成:没从灾后重建项目里抽成了吧!
其实要解释没贪污,很简单,那就是证明自己没钱,是个穷逼。因为一般来说,公务员是全职,且只是福利好而不是什么高薪职业。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黄杨钿甜她爸说,引发这次舆论的那对耳环,并非价值230万。那只是高仿品。
事实上,今天还有条“黄杨钿甜同款耳环仅价值两三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看来有人开始发力了。
可就算那对耳环是假的,那总不能这满墙的首饰都是假的吧?
有钱人真会玩,搞一整面墙的赝品出来显摆……自己看看,说得通不。
有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黄杨钿甜妈妈自己戴50万首饰,在女儿成人礼上,送了一个售价几十块的高仿耳环?女儿很开心,还拍照晒在社交媒体上说很喜欢。我跟阁下无冤无仇,阁下为何要把我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对比黄杨钿甜,在澳洲镀金的北极鲶鱼突然变得真诚了起来:我家有11位数!你们这些穷鬼!
更讽刺的是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那对耳环不单卖,而是成套卖的,总价值2000多万。并且他们还在黄杨钿甜妈妈的手上,看到了疑似套装里的戒指。而黄杨钿甜两年前戴过同款项链……
好家伙,高仿了一整套啊这是!!
但如果这些不是高仿的,事情就变得不再好笑,而是立马变得恐怖了起来。想想看,这种价格的奢侈品,她们家挂满了整整一面墙。
有钱人的世界我无法想象,可那些奢侈品的背后是什么,我更不敢想象!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毕竟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回到原点:黄杨钿甜父亲的身份,以及如果她家的财产来源有问题,会是从哪些人身上扣出来的。
换句话说,倘若网友揭露的问题属实,你觉得黄杨钿甜的家庭,和北极鲶鱼的家庭,谁更可怕。
贪污若有区别,那当数量达到某种不可描述的概念之后,区分他们的方式,就在于残忍的程度。
若是再联想到黄杨钿甜她爸在网上的声明,一口一个“接受监督”,一口一个“为自己占用了大量的网络空间而致歉”……就真的把人性的虚伪和残酷,演绎到巅峰了。
最后说一句,雅安当地纪委回应称正在调查此事。但鉴于上一次北极鲶鱼调查了三四个月的情况,不知道此次又会持续多久。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调查的时间越快,说服力就越强。
欲盖弥彰,终难掩迹。
有时候不是“网络传言”太会编,而是“权威解释”太不会讲。毕竟,真相不怕质疑,怕的是遮遮掩掩;清白不靠自证,靠的是经得起检验。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传播!
来源:天涯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