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今上岳阳楼” 总导演李彦带你触摸不一样的千年名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8:33 1

摘要:近日,由新生代文艺导演李彦执导的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在岳阳楼景区进行了内测,首秀惊艳,好评不断。《今上岳阳楼》是继《桃花江竹海幻境》《德夯幻境》《橘洲·江天暮雪》《恰同学少年》后,李彦聚焦湖湘文化的最新力作,她带领团队用丰沛的情感、前沿的科技,带着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龚香竹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坐在岳阳楼景区光影交织的幻境中,观众情不自禁齐声吟诵起《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声音虽低沉,却力量十足,诗句虽历千年,却依然熠熠生辉。

近日,由新生代文艺导演李彦执导的沉浸式走读诗境剧场《今上岳阳楼》在岳阳楼景区进行了内测,首秀惊艳,好评不断。《今上岳阳楼》是继《桃花江竹海幻境》《德夯幻境》《橘洲·江天暮雪》《恰同学少年》后,李彦聚焦湖湘文化的最新力作,她带领团队用丰沛的情感、前沿的科技,带着观众穿越千年,与先贤面对面,深刻体悟湖湘文化精髓。

《今上岳阳楼》自筹备以来就受到各方关注和期待,从内测的情况看,显然不负众望。这部全新的文旅演艺叙述了怎样的故事,运用了什么样的科技,又呈现怎样的湖湘精神和文化?记者深入现场体验,与导演团队交流,为广大网友一一道来。

以精神追问开启沉浸体验穿越之旅

经历了多年的探索,李彦将挖掘、呈现、传承湖湘文化作为了自己的使命,“用文旅演艺呈现湖湘文化的惊鸿一瞥”。

对湖湘文化的解读,岳阳楼和《岳阳楼记》是必然要面对的命题,是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岳阳楼是一座理想的丰碑。”接到《今上岳阳楼》创作邀约时,李彦既兴奋又忐忑。那是她少年时代敬仰的文化高峰,如今要以数字艺术重构情感表达,她倍感使命与敬畏。

在百余个日夜里,她带领团队驻扎岳阳楼,细细打磨剧本与场景设计,昼夜调光,亲自校每一处细节。“每次站在岳阳楼前,范仲淹为何未曾登楼,却能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一萦绕李彦心中多年的文化追问,成为了她构建整部作品精神结构的原点。

李彦从湖湘精神重要底色之一的“忧乐精神”出发来演绎这个故事,并把诗文意象、宋代风貌与现代数字光影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宴+演+秀”的多元化体验,搭建起一条“入诗、入境、入心”的沉浸式体验路径。

所以我们看到开场时互动设计上的巧思——观众入场时获得一个“读者”身份,随后“入席开卷”,所开之卷正是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在这里,创作团队抛出“你有多久没有读过《岳阳楼记》”这样直击痛处的问题,引导观众翻开桌上的书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不仅“读”这篇文章,更“读”自己的人生。这一设计,让观众很快代入剧情语境之中,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体验。“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希望观众‘删除’观众身份,不只是看戏,而是与古人完成一次精神交流。”李彦说。

《今上岳阳楼》沉浸式诗境剧场在剧场空间布局和动线上,通过抽屉式剧本和章回体叙事,构建了两条不同的观演动线。观众入场后即删除了观众身份,分别化身为范仲淹的书迷看范仲淹如何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以及化身为巴陵的文人墨客,跟随滕子京赴一场岳阳楼重修后的庆功宴,看他缘何求记、如何求记。这一AB面皆有的双线设计,让观众更全面了解和感悟了忧乐精神。

科技为笔,重绘千年名楼诗意空间

庆历五年,滕子京将一幅《洞庭晚秋图》派人送到当时居于邓州的范仲淹,请他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没到过岳阳,仅凭这幅画和一支妙笔,以及对自己所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后的思索,写就了这一千古名篇。

那么,李彦的《洞庭晚秋图》在哪里?她的笔、墨又在哪里?

“整个岳阳楼景区、洞庭湖就是我的《洞庭晚秋图》。”李彦说。她的“墨”也早已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宋朝繁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为她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这部作品以宋代审美为核心,整体美术设定围绕北宋士大夫生活意象展开,选色上,将天青、水天一色等传统色系融入海棠窗棂、红墙绿瓦等建筑中;场景上,还原北宋雅集、宋代餐宴仪式,选取具有时代特征的餐具器皿、瓷器、赏石、文字、诗词进行组合;服饰上,将宋代纹样、穿白挂绿特点融入进士、官员、士大夫的服制细节;布置与舞美上,大量使用交椅、琴桌、案几,架灯、架画、卷帘等充满宋代韵味的家具器物。

她的“笔”又是什么?对于已经执导了《德夯幻境》《竹海幻境》的李彦来说不是难事,“数字艺术的运用能实现文物复活、人物复活,想要完成与范仲淹及《岳阳楼记》人物和诗词境界的相遇,科技手段是最佳方式。”

在《今上岳阳楼》的整个创作过程中,秉承不破坏园区原有肌理的原则,将亭、台、楼、阁等古建作为数字艺术的媒介,借助3D Mapping、叠影投息等最前沿技术,构建出实景的虚拟维度。如此一来,观众便能在虚与实的交织中,身临其境穿越回当年范仲淹笔下的场景,感受跨越千年的情怀。

以文化为魂,塑造作品的青春引力

“我眼睛里面全是眼泪……”现场观看了内测的岳阳自媒体创作者“我莓味咧”止不住流下泪水,“我不知道是为古人的忠心忠义、家国情怀,还是为因为看到了自己家乡飞速成长而落泪。但无妨,这一刻或许就是忧乐精神传承的具象化。”

“科技是桥梁,真正打动人心的,依然是文化的深度与精神的温度。”李彦说。她始终相信,真正有分量的作品,来自时间的积累、经验的沉淀和精神的坚定。正是这样一以贯之的创作信仰,让她在多年探索中,自然而然触达了当下最具文化敏感度的群体——Z世代知识审美人群。

李彦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成长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很多,在这种泥沙俱下的环境下,他们对“有思想、有美学、有深度”的文化内容的渴望更加强烈。他们既怀抱诗意,又关注现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正在觉醒。“他们的靠近,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真诚,看到了信仰,看到了对理想的坚持。”李彦表示。

按李彦的理解,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地理意义的楼,更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象征之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之所以能穿越千年,正因它根植于中华文化最深处的家国情怀。《今上岳阳楼》所做的,就是让这种精神在当代重新发声,让更多观众走进历史、对话古人,最终实现文化记忆的现代激活。

《今上岳阳楼》什么时候正式公演?据悉,导演团队将围绕演出细节与观众体验展开新一轮打磨,持续提升演艺品质,调整完成后将作为岳阳楼景区的重要文化品牌常态化落地园区,为推动岳阳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湖南日报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