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80名大、中、小学生走进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月活动。学生们以秧苗为笔、以田地为卷,共同参与劳动体验活动,书写劳动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生动篇章。
近日,80名大、中、小学生走进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月活动。学生们以秧苗为笔、以田地为卷,共同参与劳动体验活动,书写劳动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生动篇章。
据悉,本次劳动教育月活动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联合开展。活动以“劳动淬炼青春志 挺膺担当奋斗行”为主题,开展包括农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植物拓印、校园劳动岗实践等多项特色活动。
活动现场洋溢着热烈的劳动氛围。在“种稻得稻”插秧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现场示范插秧的基本技巧与要领,从如何握秧苗、控制间距到插入角度等细节进行讲解。学生们挽起裤腿、赤脚下田,亲手插秧,投入到这场“接地气”的劳动实践中。大学生作为“劳动小导师”,发挥知识与体能优势,率先示范正确插秧姿势,中学生负责传递秧苗,小学生则在一旁协助整理,大家齐心协力,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扎根水田。
在番茄整枝打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走进番茄大棚,了解番茄的生长过程以及整枝打杈在果实发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分组实践,仔细观察每一个果枝,通过合理整枝打杈,使其主枝突出、株型合理,在一次次判断与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与细致耐心。“刚上手给番茄整枝时,我对着密密麻麻的枝杈犯了难,老师手把手教我找那些会抢走番茄营养的侧枝。劳动不仅是体力活,更需要观察和思考。”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艺(贯)231班学生朱梓萱说。
从水田到番茄园,不同学段的学生们通过协作配合,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成果,在劳动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意。“这次活动让我对劳动教育有了全新认知。作为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成为劳动精神的传播者。看到小学生认真模仿插秧动作的模样,中学生在劳动中展现的责任感,我深刻感受到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带来传承的力量。”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一应用统计专业的秦周湉同学感慨道。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教育月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构建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探索,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共同劳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实现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的阶梯式培养。
文:张孜怡
来源: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