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佳能“EOS影像守护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河南,开展“遇见最美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开放日”活动。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产品市场部总经理徐谦出席活动,并共同为佳能“影像教育基地”揭幕。300余名文博
大河网讯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佳能“EOS影像守护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河南,开展“遇见最美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开放日”活动。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产品市场部总经理徐谦出席活动,并共同为佳能“影像教育基地”揭幕。300余名文博摄影爱好者参与文博摄影沙龙、文物科普讲解及沉浸式摄影带拍体验等,共同用影像领略文物之美。
作为我国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及历代陶瓷器而闻名。近年来,河南博物院积极创新,通过运用影像技术来增强观众的观展体验。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在启幕仪式上对佳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在数字化时代,摄影技术已成为文物研究、保护与传播的重要工具。河南博物院将持续适应社会需求,积极与佳能这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通过影像的力量,让历史焕发新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产品市场部总经理徐谦在致辞中深入阐释了影像技术与文物保护的关系:“自2021年‘EOS影像守护文化遗产’项目启动以来,佳能已与全国十余家博物馆、文博机构深度携手,共同促进文博和摄影文化的普及。作为影像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佳能始终致力于通过影像产品和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河南博物院不仅是文化地标,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作为文博影像领域的长期践行者,佳能期待与文博摄影爱好者们共同推动文化传承。”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产品市场部总经理徐谦为“影像教育基地”揭幕
据悉,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者,佳能于2008年设立了“影像公益”战略,充分利用影像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协助解决社会热点问题。自2009年起,佳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等9个民族的21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非遗项目;2014年又以西安为起点,开启了“影像发现丝路之美”项目,通过记录性影像创作,对丝路沿线地区丰富优秀的历史自然、人文民俗进行宣传。2021年开始,佳能进一步推出“EOS影像守护文化遗产”项目,持续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贡献力量。借助“EOS影像守护文化遗产”项目,佳能与三星堆、长城、敦煌莫高窟等众多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合作,进一步推广了历史遗产的价值与魅力。
活动现场,拥有丰富文物拍摄经验的知名博物馆摄影师黄翼,从专业摄影的角度为现场的文博摄影爱好者开设了一场生动的沙龙,分享如何利用影像技术捕捉并留住文物之美。河南博物院专家朱宏秋则为现场的文博摄影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文物科普讲解,详细介绍陶瓷器背后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佳能“影像教育基地”通过影像打破物理空间限制,让千年文物触达更广泛受众。佳能将依托丰富的中国历史瑰宝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继续深化“影像公益战略”,持续提升公众文化获得感与精神素养,以影像技术为桥梁,让沉睡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走出去”。(宋豫健/文图)
编辑:林辉审核 :申华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