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歌手为何被逼出乐坛?背后竟是权威与大众的审美对决!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1:57 1

摘要:刀郎,没有光辉背景,没有华丽学历,但是从他嗓子里唱出来的歌却唱进老百姓心里。《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情人》,这些歌你是不是一听就会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万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红得发紫时,突然宣布退圈。粉丝都惊呆了:明明火得不行,咋说走就走了

刀郎退圈的真相,真的是汪峰杨坤等音乐大佬搞的鬼?

刀郎,没有光辉背景,没有华丽学历,但是从他嗓子里唱出来的歌却唱进老百姓心里。《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情人》,这些歌你是不是一听就会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万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红得发紫时,突然宣布退圈。粉丝都惊呆了:明明火得不行,咋说走就走了?

刀郎本名罗林,1971年生于四川一个普通家庭。他从小爱音乐,17岁辍学追梦,在各地歌厅打工、流浪创作。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更没人脉资源,全靠对音乐的一腔热情坚持。最终在2004年带着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鸣惊人,走进大众视野。

这张专辑迅速火遍全国,风头不亚于当时红得发紫的周杰伦、林俊杰等港台明星。专辑的每首歌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刀郎嗓音粗厚深情,歌词直白接地气,唱普通人情感生活。听刀郎唱歌,像在听自己的故事。不过好景却不长,2007年某场座谈改变了刀郎命运。

中国音乐家协会召开“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会议,业内大佬云集,谷建芬点名批评刀郎《冲动的惩罚》,称其是“低俗歌曲”,带坏年轻人。这一句话把刀郎从巅峰砸入谷底。谷建芬是国内音乐界泰斗,写过《烛光里的妈妈》《绿叶对根的情意》,学生有那英、毛阿敏等大腕。她的话影响力远超汪峰、杨坤。媒体疯狂炒作,刀郎被贴上“低俗歌手”标签。

接下来的几年,刀郎演出少了,机会没了,连获奖都被取消。2010年音乐风云榜拿到“十年最具影响力音乐人物”奖,结果被那英叫停,这背后多少跟当年谷建芬态度有关。2012年,刀郎含泪告别舞台,说自己不想再唱了。这是草根歌手面对权威的无力感。没有背景,没有靠山,面对主流圈子的否定,只能离开。

虽然离开,但刀郎并未消失。2023年发布新专辑《山歌寥哉》,主打歌《罗刹海市》上线播放量破十亿。这首歌回应过去,向世界证明真正音乐不需要谁认证,老百姓喜欢就是答案。

回头看,谷建芬批评并非完全出于私怨,代表传统音乐价值观对新兴草根文化不认可。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性,而刀郎歌贴近生活情感真实。两种审美标准冲突,最终让有才华歌手被迫退出舞台。至于汪峰和杨坤,确实说过不太看好刀郎风格话,但要说他们逼退刀郎也有一点冤。音乐圈话语权靠地位影响力。

其实好的音乐,不应该由坐在办公室专家说了算,而是众多诸如打工人、出租车司机、摆摊小商贩等普通小老百姓,他们在刀郎歌声里找到共鸣,听出生活味道,所以才认可刀郎。普通人也许无法决定谁能登上舞台,但可以用耳朵选择谁值得被听见。

来源:陈陈皮一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