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疼痛神经标志物的研究是神经科学与疼痛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识别和理解与疼痛感知和传递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引言(来源于ChatGPT)
疼痛神经标志物的研究是神经科学与疼痛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识别和理解与疼痛感知和传递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研究热点:
1. 基因与表观遗传学:
- 研究表明,特定基因及其表达的变化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 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如何影响疼痛感知的机制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 神经递质与受体:
- 研究神经递质(如谷氨酸、SP等)及其受体的角色,探讨它们在疼痛传导中的作用。
- 购物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型受体拮抗剂。
3. 炎症标志物:
- 慢性疼痛常伴随炎症反应,寻找特定的炎症标志物(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疼痛感知之间的关系。
4. 生物医学成像技术:
-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非侵入性地观察疼痛的神经机制及相关标志物。
5. 微生物组与疼痛:
- 研究肠道微生物组与疼痛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在疼痛感知中的潜在作用。
6. 干细胞与组织修复:
- 探讨干细胞在疼痛及其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寻找新型治疗策略。
发展趋势:
1. 个体化治疗:
- 基于疼痛标志物的个体化医疗成为新方向,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炎症状况等标志物的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药物开发:
- 针对特定标志物开发新型药物,例如特定的受体拮抗剂或抗炎药物,有望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
3. 多组学研究:
- 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组学数据,寻找新的疼痛生物标志物。
4. 神经调节技术:
- 利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脊髓刺激等新兴神经调节技术,研究其对疼痛相关神经标志物的影响。
5.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临床和实验数据中发现新标志物,预测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总结:
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正朝着更加深入和精准的方向发展。通过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未来有望在疼痛的机制理解和治疗策略上取得重大突破。
大数据分析
检索数据库:Medline
检索工具:文献鸟/PubMed
检索时间:2024-12-11
检索词:pain biomarkers
1.论文概况
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发表了21448篇Medline收录的疼痛神经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文章,其中,2019年发文1293篇,2020年发文1255篇,2021年发文1443篇,2022年发文1370篇,2023年发文1400篇,2024年最新发文1505篇。对其收录的最新9990篇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使用ChatGPT进一步了解疼痛神经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2.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活跃的学术机构
美国哈佛医学院发文97篇,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发文57篇,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发文55篇,中国四川大学发文42篇,瑞典林雪平大学发文39篇。
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发文活跃的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发文70篇,中国华西医院 (44篇),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 (39篇),中国北京协和医院 (35篇), 美国梅奥诊所 (32篇)。
3.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作者发文较多的期刊
从发文来看,发表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文章数量较多的期刊有Sci Rep (IF=3.8)、Int J Mol Sci (IF=4.9)、Medicine (Baltimore) (IF=1.3)、PLoS One (IF=2.9)、Front Immunol (IF=5.7) 等。
4. 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活跃的学者及其关系网
疼痛神经标志物研究领域活跃的专家: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Thomas, Charles R;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Grossberg, Aaron J;德国明斯特大学医院的Zarbock, Alexander;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Ashina, Messoud;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Feldstein, Leora R 等在该研究领域较为活跃。还有更多优秀的研究者,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列出。
本数据分析的局限性:
A. 本报告为“文献鸟”分析工具基于PubMed数据库,仅以设定检索词的检索结果,在限定的时间和文献数量范围内得出,并由此进行的可视化报告。
B. “文献鸟”分析工具的大数据分析目的是展示该领域近期研究的概况,仅为学术交流用;无任何排名意义。
C. “文献鸟”分析工具的大数据分析中的关于活跃单位、作者等结果的统计排列,只统计第一作者的论文所在单位的论文数量;即,论文检索下载后,每篇论文只保留第一作者的单位,然后统计每个单位的论文数。当同一单位有不同拼写时,PubMed会按照两个不同单位处理。同理作者排列,只统计第一作者和最后一位作者署名发表的论文数。如果作者的名字有不同拼写时,会被PubMed检索平台会按照不同作者处理。
D. 本文结论完全出自“文献鸟”分析工具,因受检索词、检索数据库收录文献范围和检索时间的局限性,不代表本刊的观点,其中数据内容很可能存在不够精确,也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正。
来源: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