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 生生不息丨从庆祝丰收到四海飘香 桐城丰糕留住家的味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7:02 1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焕新 生生不息”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短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焕新 生生不息”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短视频,聚焦非遗的活态展示与跨界融合,讲述好非遗人的传承故事与匠心精神,展示好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

  丰糕,洁白如霜,松泡绵软,味鲜香甜,取“年年丰收、步步高升”之意,为安徽省桐城市春节期间特有的一种食品。相传唐朝时,桐城遭遇罕见大旱,知县张孚卿到山上跪拜祈雨,后来大雨倾盆,张知县来不及上马,被山洪冲走。桐城百姓为纪念他,把收获的大米磨成粉,蒸成米糕祭祀,就这样代代相传,形成了春节吃丰糕的习俗。

  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丰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东的丰糕店里,以往每到逢年过节,前来购买丰糕的顾客络绎不绝,经常排起长队。如今,赵东带领师傅们在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不仅用新配方和绿色生产工艺,研发出了甜而不腻、泡松劲道的口感,也让丰糕的美味从春节期间一直延续到清明节后。

  据赵东介绍,桐城丰糕选用当地优质大米,浸泡数日后冲洗干净,磨成米浆,经过发酵、调配、蒸制,最后出炉。“一笼丰糕的美味,主要体现在发酵上,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做出来的口感细腻,松泡软绵又劲道。”赵东表示。

  近年来,桐城市高质量推进六尺巷特色街区建设,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桐城旅游,也成为了丰糕的忠实“粉丝”。赵东表示,过去丰糕在桐城是“年”的象征,现在则更多地成为了文化的使者。游客们一边品尝丰糕,一边逛六尺巷,更能体会六尺巷当中的礼让和谐的精神。

  如今,丰糕不仅畅销本地,还远销海内外其他城市,经常会有顾客购买丰糕带给远在国外的亲朋好友,为他们带去家的味道。“这一刻,我感觉这个小小的丰糕更像是根,成为了亲情与友情的纽带,将故乡友和他乡客紧紧地系在一起,稳稳地留住家的味道。”赵东表示。

策划:赵刚

统筹:陶媛

记者:杨亚楠 张诗奇 金昱希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