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之光——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工作纪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17:18 1

摘要:在医疗事业的广袤天空,护理工作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患者康复之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护理团队,以专业、温暖与创新,诠释着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在无陪护病房、护理到家、专科护理、智慧护理等领域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成为患者健康坚定的“守护神”。

在医疗事业的广袤天空,护理工作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患者康复之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护理团队,以专业、温暖与创新,诠释着护理工作的深刻内涵,在无陪护病房、护理到家、专科护理、智慧护理等领域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成为患者健康坚定的“守护神”。

无陪护病房:开启“住院照护”新时代

在传统住院模式里,“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是常见现象。家属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还要24小时轮流陪护,可谓身心俱疲。为了破解这一民生痛点,西安交大二附院大胆创新,开设 “无陪护病房”试点,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的照护服务。

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进交大二附院骨科中心脊柱与骨肿瘤病区的无陪护病房,映入眼帘的是井然有序的医疗秩序,护理员们脚步匆匆却又有条不紊,他们穿梭在病房之间,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患者家属孙女士笑呵呵地说:“我妈因脊柱感染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多亏医院提供这种服务,有护理员的照顾,我妈的康复训练更加规范,我和家人也能安心上班了。”

护士长李珂迎上来介绍:“这种新型护理模式由医院和第三方公司共同管理,以科室医护团队为主导,依托专业护理员团队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专业化、标准化照护服务。服务内容涵盖饮食起居、陪检、体位转换等生活护理,以及辅助床上功能锻炼、术后训练等康复护理,尤其适合术后、患有老年病、慢性病等需要康复指导、长期陪护的患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脊柱与骨肿瘤病区配备的13名专业护理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流程。她们需要接受基础照护技能培训、骨科护理技能培训、院感知识培训及人文关怀等多项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一对一”“一对多”服务模式。

为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病区还新增了智能床头呼叫系统,患者只要轻轻一按,护理人员便迅速响应。此外,医院还推出视频探视服务,既减少了交叉感染风险,又让亲情“不断线”,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到家人的时刻关怀。

无陪护病房工作开展以来,骨科中心住院患者满意度持续上升,“非常满意率”达85%。未来这一模式将在全院推广,不断提升医院护理服务品质和医疗服务能力。

护理到家:延伸服务暖人心

5月6日刚刚收假,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科便安排两名护士来到长期卧床的碑林区荣城小区刘阿姨家。刘阿姨因病长期卧床,皮肤出现了压疮、溃烂等症状,家属用了很多外用药都不见好转,只好求助交大二附院。护士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睡眠、饮食、康复情况,监测了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压疮进行了专业处理,并耐心地向家属讲解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刘阿姨的女儿感动地说:“虽然住院期间也学了相关家庭护理知识,但是应对起来还是心里没底,你们的到来让我特别安心,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为落实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文件精神,提升医院护理服务水平,早在2023年9月,西安交大二附院护理部便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到家”上门服务。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居家患者的需求,推出涵盖常规护理、管道维护、皮肤护理、母婴护理、居家康复、中医理疗等6大类40多项上门护理服务项目。患者只需关注西安交大二附院微信公众号,进入”护理平台”预约,即可享受三甲医院护士的上门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试运行一年多以来,该院已为周边患者提供了数百次上门服务,满足了患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未来,西安交大二附院将继续发挥三级医院资源优势,建立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级联动”机制,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更多社区和家庭,让更多特殊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专科护理:精研技术铸丰碑

西安交大二附院在专科护理建设和专科护士培养方面积极探索,成果斐然,培养出了一批在ICU、PICC、糖尿病、肿瘤、手术室、血液透析、伤口造口等领域的专科护士和护理专家,她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还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

近年,西安交大二附院护理团队先后开设了伤口、造口和 PICC 的护理门诊,这些高超的实操技术,连医技精湛的医师都赞不绝口,吸引了众多慢性难愈性伤口及创面患者、复杂 PICC合并症患者前来护理门诊就诊。

2012年,医院率先获批陕西省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截至2024年底,医院已获批陕西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1个,国家级专科护士实践基地9个,累计培养省内外专科护士3000余名。为医院专科护理高质量发展、提升患者获得感做出了卓越贡献!

智慧护理:科技赋能新征程

早在2013 年,西安交大二附院便率先在全省建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并实现医院病房全覆盖。护士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实时获取患者的各项信息,包括病历、检验报告、医嘱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护理差错和事故发生,为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底,医院又开始构建智慧护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实现护理服务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目标,开启了该院智慧护理2.0时代。

智慧护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自动化数据采集与记录、护理操作记录、护理记录自动生成、个性化护理计划、任务管理智能提醒、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提取、护理质控管理、人力动态管理、在线培训与考核等9大类近百项,这些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全院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护理人员书写记录时间,从而把更多时间投身患者服务,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成绩斐然 砥砺奋进谱新篇

过去的一年,是西安交大二附院全体护理工作者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一年。护理部主任杨惠云成功当选陕西省护理学会理事长,8人当选为主任委员,36人当选为副主委;陕西省胸外、耳鼻喉和营养3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落户医院;国家卫健委“肠内营养示范病房”和中华医学会IBD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相继建成;全年完成11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班的承办工作,培训护士375名;完成国家级、省级专科护士培训400余人次;完成“百人百场科普进社区”义诊活动60余场,参加人数达7600余人,赢得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西安交大二附院的护理团队,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坚守与付出,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从无陪护病房的贴心照护,到护理到家的温暖服务;从专科护理的精益求精,到智慧护理的科技赋能,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二院护理人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点燃康复和生命的希望,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砥砺奋进,谱写更多动人的生命乐章!

5月12日下午,西安交大二附院隆重举行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孟晓军,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刘昌、院长张蓬勃、副院长种铁等先后讲话。临床医技科室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护士长、护士代表等200余人参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杨惠云主持。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疗愈,从心开始”主题人文护理故事展演环节,护理人员通过亲身经历的真实护理故事让现场人员感受到护理工作的温度,感受到人文护理的力量。在大会表彰环节,党委副书记党变玲宣读2024年受到省级表彰 的团体及个人、护理工作先进科室、护理单项先进科室、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星月天使”及“护理提灯奖”等获奖名单。伴随着铿锵的乐曲,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及个人颁奖并表示祝贺。

“疗愈,从心开始”

西安交大二附院举办人文护理故事演讲竞赛

5月8日下午,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交大二附院护理部成功举办以“疗愈,从心开始”为主题的人文护理故事演讲竞赛。党委副书记党变玲、工会主任张海英、肾病科主任付荣国、心理精神科主治医师张欢、护理部副主任孔德玲、总护士长及各科护士长等出席竞赛活动并担任评委。竞赛由护理部副主任姚聪主持。

演讲环节,选手们以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专业的态度,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护理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与守护,每一次讲述都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经过激烈角逐,血液内科凭借完美的现场演绎荣获一等奖;老年神经内科、感染科、运动医学与小儿骨科荣获二等奖;心血管内科、妇产科、老年普通外科、皮肤科、重症医学科和消化内科荣获三等奖;其余选手均荣获优秀奖。本次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西安交大二附院举办大型公众科普活动

5月8日上午,西安交大二附院隆重举行2025年国际护士节“公众科普服务”活动。活动由康复专科护理小组牵头,邀请33个专科70多名临床护理及营养专家参会,为现场群众义诊,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科普主场设于综合门诊大楼前,打造健康科普长廊,23 个专科展台一字排开。活动宣传内容涵盖洗手操、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筛查、心脏康复、卒中早期识别、颅脑疾病居家护理、颈椎病预防、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防治、女性盆底健康呵护、急救知识、快速康复、肝癌防治、糖尿病膳食指导、避孕知识、造口旁疝预防、肺康复锻炼、胃肠镜术后饮食、风湿病科普等。现场护理人员耐心答疑,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护理科普指导,尽显专业与温情。此次义诊活动为近千人提供了健康咨询与就医指导,活动彰显了二附院护理团队的专业风采,展现了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特约记者:门孝成 屈姝利

来源:现代保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