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金口河:青山着紫铺画卷 莓香深处见“丰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16:48 1

摘要:近年来,乐山市金口河区聚焦“道地中药材+高山果蔬”两大主导产业,依托“旅游+”“生态+”等产业优势与特色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发展蓝莓等特色高山果蔬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和美宜居的乡村风貌与

近年来,乐山市金口河区聚焦“道地中药材+高山果蔬”两大主导产业,依托“旅游+”“生态+”等产业优势与特色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发展蓝莓等特色高山果蔬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和美宜居的乡村风貌与兴旺的乡村旅游,正是金口河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

新苗沐露 协作春风勾勒蓝莓千重锦

远山如黛,晨露似珠。当晨曦轻吻金口河区的群山时,位于金河镇黎明村的蓝莓基地也在乡村振兴的版图上勾勒出了全新画卷,这片承载着产业帮扶希望的园区正式露出了新绿。微风里,一垄垄整齐排列的蓝莓柱苗在山间舒展新叶,嫩绿色的枝桠间孕蓄着勃勃生机,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长势喜人。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点产业项目,基地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种植蓝莓2000亩。目前,黎明村蓝莓基地正值新苗成长期,管护人员每日穿梭于田垄间管护,按照培育计划,明年将迎来初步挂果期,后年正式进入丰产期,预计亩产可达400公斤。

蓝莓基地的落地生根,让山间荒地变身“绿色银行”,更为当地村民铺就了“家门口就业”的增收路。“自打去年基地栽种,我就来这儿负责苗木养护,每天有固定工钱,一年下来收入比从前种地强多了,还能随时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正在园内修剪枝丫的工人万军笑着说。

晨光中,连片的蓝莓苗随风轻摇,务工村民的身影点缀其间,构成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图景。这片凝聚着东西部协作情谊的蓝莓园,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在金口河畔孕育着乡村振兴的甜蜜希望。

“香雪”漫垄 蓝莓花打造“农旅+生态”新名片

五月的清风掠过山峦,云端轻轻铺开一幅田园诗画。位于和平彝族乡迎新村的金口河区和平蓝莓+马铃薯现代农业园区,平均海拔1800多米,因着高海拔的馈赠,这个时节,园区内的蓝莓正值花期,雪白的小花朵开满山间,将整座山峦染成了一篇摇曳的“香雪”银河,美丽的风景引得游人纷至沓来。

“听朋友说起这里有蓝莓花,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就想着来见识见识,没想到这么漂亮。”来自成都的游客刘女士一边拿出手机拍照一边感叹道。

走进园区,蓝莓枝桠间簇拥着一串串白色花朵,花瓣如微型铃铛悬坠,嫩黄的花蕊益处淡淡甜香,引得蜂蝶穿梭其间。“我们园区海拔高、温差大,蓝莓花期比山下晚半个多月,恰好形成‘错峰赏花’的独特优势。”园区负责人何启全介绍。

金口河区和平蓝莓+马铃薯现代农业园区现拥有3500亩蓝莓种植基地,园中种植了莱格西、凯米拉、奥尼尔等优质品种。每到五月,连片的蓝莓花与山峦相映成趣,成为了金口河区“农旅+生态”的新名片。

山海携手 蓝莓地里结出乡村振兴协作果

初夏时节,果香四溢。位于共安彝族乡新河村的金口河区现代农业高山蓝莓园也迎来了新一年的采摘季。刚开园不久,便迎来了数百名游客奔赴这场“紫色之约”,整个蓝莓园内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园区,只见连片的蓝莓植株间,饱满的果实如蓝宝石般缀满枝头,白霜覆裹的表皮下,藏着山野间最轻甜的馈赠。游客们提着竹篮穿梭其中,体验采摘乐趣,共享“莓”好时光。

“蓝莓又大又甜,比超市买的新鲜太多了。”在采摘区,来自乐山的市民张女士一边将饱满的蓝莓放入篮中,一边展示“战果”。“孩子平时爱吃蓝莓,带他来体验采摘,既能亲近自然,又能让他感受采摘乐趣,很有意义。”她说,自己通过朋友圈得知开园消息,特意带着孩子从市区赶来尝尝鲜。

蓝莓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有增强视力、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还能改善记忆力、调节肠道菌群,对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益处,是营养及其丰富的健康水果。正因此,现代农业高山蓝莓园也成为了众多学校开展采摘体验、科普讲解、自然观察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我们今天带学生和家长走进蓝莓园开展亲子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发现并了解家乡农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自然观察,引导他们认识水果的生长过程与生长环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自然教育的意义。”金贝贝实验幼儿园校长刘伟说道。

据悉,金口河区现代农业高山蓝莓园作为东西协作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占地面积120亩,共有种植大棚121个,种植蓝莓28000株,包含了蓝莓一号,法新,云雀,珠宝等20多个品种。该园区于2022年开始筹划建造,2023年正式进行营业,于去年正式挂果,年产量约7万斤,年产值约200万元,全年共吸纳2000余人次的劳动力在园区务工。

“我今年刚到园区务工,现在每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曾应涛是土生土长的金口河人,因一场车祸不幸右手截肢,机缘巧合下,他来到蓝莓园务工,负责蓝莓园除草、浇水、采摘等工作。他高兴地说,园区给自己买了保险,每个月又有收入,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非常满意。(文/图 金口河区委宣传部 熊秋敏 黎艳)

(金口河区现代农业高山蓝莓园内幼儿园学生采蓝莓 拍摄:熊秋敏)

据了解,目前,金口河区蓝莓种植规模已达5600亩,这片“紫色田园”每年为当地创收约5000万元,吸纳就近务工6万人次,累计发放务工工资超70万元,切实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捧起了“增收饭碗”,田间地头的蓝莓果,在潜移默化间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果”。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产业升级目标,在金河镇曙光村新增1500亩蓝莓种植基地,持续扩容‘紫色版图’。””乐山金口河区金穗公司董事长彭松表示,将深度挖掘蓝莓产业附加值,与国内果酒生产销售头部企业合作开发蓝莓果酒、冻干蓝莓干等多元产品,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体系。线上依托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拓宽全国市场,线下布局商超专柜、文旅伴手礼等消费场景,让金口河蓝莓从“田间地头”走向“百姓心头”,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从“种蓝莓”到“赏蓝莓花、摘蓝莓果、品蓝莓宴”,金口河区的实践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内涵。一棵小小蓝莓树,不仅绽放着自然之美,更承载着产业升级的希望,让高山农业与乡村旅游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美丽动能”。未来,这片凝聚着协作之力与创新智慧的土地,正以花为媒、以果为介,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多彩农旅画卷。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