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张掖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聚焦发展所向、企业所需,创新推出多项企业点赞、群众满意、社会反响强烈的务实举措。为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积极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前期通过案例征集、内部初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聚焦发展所向、企业所需,创新推出多项企业点赞、群众满意、社会反响强烈的务实举措。为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积极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前期通过案例征集、内部初审、投票评选、综合评审、结果公示五个阶段,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32个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甘州区人民法院:执行“110”--全天候守护胜诉权益 创新机制提升执行效能》《山丹县人民法院:劳务法庭聚焦“便民利企”,齐绘法治营商环境新图景》入选。
一、基本情况
1. 报送单位:张掖市山丹县人民法院
2. 案例类别:法治环境突破类
二、案例摘要
山丹县是传统的劳务输转大县,每年输转劳动力数量较大,各种涉劳动者权益纠纷日益增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山丹县人民法院立足本县实际,设立专门法庭负责审理全县范围内的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人事争议、旅游合同纠纷。“劳务法庭”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凝聚多元解纷力量,齐心发力、用心预防、耐心调处、细心审理,在诉前、诉中、诉后全方位全链条定分止争。形成“源头预防为先、多元解纷前置、专业裁审兜底”的劳动争议层级过滤和解纷体系。
三、具体内容
(一)背景介绍
张掖市山丹县是劳务输转大县,全县年输转劳动力达6万余人次,各种涉劳动者权益纠纷也易发频发。近年来,山丹县人民法院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派出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将大马营人民法庭设立为“劳务法庭”,专门负责审理全县范围内的劳务合同纠纷、劳动人事争议、旅游合同纠纷等案件,坚持和发扬“枫桥经验”,秉持“便民利企”宗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探索劳动纠纷的前端治理和多元化解新路径,形成“源头预防为先、多元解纷前置、专业裁审兜底”的劳动争议层级过滤和解纷体系,为妥善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二)主要做法
一、“多维度”普法宣传,为企业穿上法律护盾。“劳务法庭”为企业提供了法治能力提升、合同风险预防、合规经营体检等全方位法治服务,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推行“药方式”精准普法改革,由企业提出普法需求清单,授课人员“照单抓药”,变传统的“我讲什么你听什么”式的被动接受为互动式“你要什么我讲什么”式的主动需求,既提高了企业接受普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法院普法宣传的有效性;二是建立合同联合审阅制度,企业在签订重大合同时,可申请由“劳务法庭”及该公司法务部门就该合同内容进行联合审阅,帮助企业查漏补缺,最大程度降低合同履行风险,护航企业更快发展;三是定期开展“法治体检”,从企业人事管理、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等方面分析该企业存在的类型化法律风险问题,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并及时整改。
二、“全链条”化解纠纷,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以“一室两站一中心”为核心,打造涉劳动者权益纠纷多元化解链条。一是设立“牧马人调解室”。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司法理念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牧马人精神相融合,聘请3名有威望的马场退休职工担任调解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指导工作,对企业用工以及特色农产品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开展诉前调解和法治宣传工作。自成立以来,深入一线排查化解矛盾隐患85起,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实质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宝”。二是打造“职企共享解纷驿站”。以打造“无讼”社区为目标,联合县人社、住建、司法等部门在县工业园区和规模较大的新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职企共享解纷驿站”,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服务,事前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园区和企业调解组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简单纠纷先行调解,疑难复杂的移交县劳动人事争议综合调处中心联合调解,调解不成的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三是设立“法院+工会+人社+司法+N”劳动人事争议综合调处中心。整合法律援助、工伤认定、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职能,实现劳动权益纠纷解决主体多元化、方式社会化、工作规范化。自成立以来,诉前调解各类涉劳动者权益纠纷300余件,涉及劳动者工资等共计432万余元,调解成功率65.56%。四是“一站式”化解劳资纠纷。探索实践劳动领域“联动配合、非诉在前”解纷模式,与住建、公安、人社、检察等部门协同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行动,每季度就全县建筑企业农民工保证金缴纳、工资支付进度等情况开展拉网式联合检查。至今已联合人社等部门督促办结各类欠薪线索问题680件,为2367名农民工解决工资2499.94万元。
三、“前哨式”旅游服务,为文旅发展再加速。风光旖旎的山丹皇家马场、焉支山作为大马营法庭辖区内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是外地游客旅游的最佳去处,大马营法庭为及时高效处理涉旅纠纷,依法保护来丹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山丹军马场、焉支山森林公园设立“旅游巡回办案点”,畅通涉旅纠纷“绿色通道”,定期下沉开展巡回审理和普法宣传,着力提升游客及相关企业的法治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纠纷,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旅游巡回办案点”设立至今在妥善化解涉文旅纠纷、开展旅游主题法治宣传以及审理涉旅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工作成效
“劳务法庭”为促升企业法治能力,推行“药方式”精准普法改革,建立合同联合审阅制度,定期开展“法治体检”。设立“法院+工会+人社+司法+N”劳动人事争议综合调处中心,多点打造“职企共享驿站”,以“一窗受理、一站调解、诉调对接”为目标,搭建“一站式”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平台,力促解纷程序“联”起来、资源要素“聚”起来、配套制度“建”起来,推动形成了涉企纠纷“事前预防+就地化解+综合调处+裁判兜底”的层级过滤解纷机制。有效降低涉劳动者权益纠纷案件的起诉率,实现与上年同期相比受案数下降13%的良好成效。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