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0万人感染艾滋病!遇到这3类“高危人群”,建议大家保持距离

B站影视 2024-12-12 14:12 2

摘要:大部分人对于艾滋病的恐惧都来源于它的传染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可能就是艾滋的携带者,有三类人应该尽量远离。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艾滋病是一个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如今已感染了全球3990万人。

大部分人对于艾滋病的恐惧都来源于它的传染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可能就是艾滋的携带者,有三类人应该尽量远离。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预防这一疾病?为了安全,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保持距离?社会又该如何消除偏见,共同抗击艾滋病?

根据最新报道数据,全球艾滋病感染者数量已经达到了3990万,这意味着全球每不到200个人中,就有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

他们中有的已经发病正在抗争,有的尚未被发现仍在传播,还有的已经悄然离世。

20世纪80年代,当艾滋病最初在美国男同性恋群体中被发现时,这个词就似乎与“不道德”划上了等号。

随着疫情蔓延,性工作者、吸毒者等边缘群体,也成为人们口中的“高危人群”,恐惧、偏见与歧视,如影随形。

2010年,安徽阜阳一群孩子因为父母是艾滋病感染者,便被村民赶出了学校。

恐慌之下偏见和歧视被无限放大,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多年来无数艾滋病患者饱受歧视。

有人求职屡遭拒绝,有人连住院治疗都不被接纳,还有人因为身份暴露而被迫离职。

2006年,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了一项震撼人心的研究,在中国超过90%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不愿雇佣艾滋病毒感染者。

在歧视面前,我们需要更多勇气和爱心,我们认识到,感染艾滋病毒不是一种耻辱,耻辱在于偏执、无知和对他人漠不关心。

唯有用理解代替偏见,用包容对待差异,艾滋病防治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艾滋病虽说具有传染性,但事实上,HIV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其中性传播占据了绝大多数,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皆有发生,如今已经有95%以上的艾滋病都是来自于性传播。

有人认为同性之间不会感染,但事实上,同性之间的性行为,更有可能传播艾滋病毒。

因此第一类艾滋高发人群,是已有感染者的同性伴侣,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他们的感染风险非常高。

危险性行为并不仅仅存在于同性之间,第二类高危人群就是风月场合的工作者以及常客,这些人也存在“危险性行为”的可能.

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不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只要存在性行为,就都有感染的可能性。

在血液传播中,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以及不规范的医疗行为,都可能成为感染源头。

第三类艾滋病高发人群,就是“瘾君子”,和喜欢去不正规场合纹身的人群,还有一部分与不正规血站有接触的人。

这些人可能存在“共用针管”的行为,而只有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是艾滋携带者,那剩下的所有人都非常危险。

至于母婴传播,则多在孕期、分娩或哺乳时发生,但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母婴阻断治疗,如今已经能够做到99.5%的艾滋病患者能生下健康孩子。

谣言和误解,往往比病毒本身更具杀伤力,许多人一谈到艾滋病,就会联想到“同性恋”、“滥交”等标签,进而对感染者避之不及。

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都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染。

这意味着,我们大可不必对感染者避之不及,更无需将他们视为“危险人物”,即便是所谓的高危人群,只是日常接触并不会造成感染。

然而知易行难,许多人明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却依然我行我素,2019年,云南某县就曝出了一起非法采血站事件。

为了牟取暴利,不法分子竟在农村宣传“卖血致富”,利用简陋的设备抽取血液,再高价卖给地下血站。

卫生条件的匮乏,注射器的重复使用,让参与者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还有一些人,在追求刺激的过程中铤而走险,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一名男子在某纹身店纹身,因店家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具,不幸感染了HIV病毒。

在泰国,一项针对性工作者的调查发现,超过60%的被访者没有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安全套的使用率也不到50%。

性工作者感染率居高不下,反映出高危人群预防意识的匮乏,疾病并非道德问题,无知才是。

只有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远离高危行为,才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链条。

无论是在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还是拒绝共用注射器,无论是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还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都是对生命负责的表现。

当然仅有科学还不够,我们更需要勇气去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才能早日治疗,避免悲剧发生。

积极治疗改变命运

曾几何时,艾滋病被视为不治之症,感染者的人生仿佛走到了尽头,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一切正在悄然改变。

上世纪90年代,一种名为“鸡尾酒疗法”的联合用药方案,它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体内的HIV病毒,延缓疾病进程。

2002年一名艾滋病患者被确诊时,医生判定他时日无多,然而在抗病毒药物的帮助下,他的体重逐渐恢复,免疫功能日益改善,最终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如今滋病已不再是绝望的代名词,在抗病毒治疗的帮助下,感染者的寿命不断延长,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治疗的感染者,预期寿命已经接近普通人,及时治疗就有望与病毒长期共存。

治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研究表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将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抑制到几乎检测不出的水平。

但在某些偏远地区,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还有待提高,部分感染者因为经济困难,难以承担长期用药的费用,还有一些人因为害怕身份暴露,不愿接受治疗。

唯有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帮助感染者战胜恐惧,重拾希望。

携手防治

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式,其实大部分人并不是毫不知情,但对于传染性疾病,很多人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日常的接触确实不会造成感染,但完全不接触自然也就没有了感染风险。

何况会与“性”挂钩的相关疾病,总是令人避之不及,即便某些人群并不一定是携带者,但还是会有人选择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可病毒从不挑选宿主,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HIV病毒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将某些群体与艾滋病画上等号,那无异于将偏见和歧视合理化。

更重要的是,这种“避之不及”的态度,恰恰会适得其反,当我们对某些群体避而远之时,也就切断了他们获得帮助和支持的途径。

恐惧和孤立,只会让他们更难以获得预防知识,更不愿意接受检测和治疗。

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同性恋者从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害怕被歧视和排斥。

真正需要保持距离的,其实不是这些所谓的“高危人群”,而是我们心中的偏见和恐惧。

艾滋病的预防,和所有的传染性疾病一样,从来不是某个群体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中国,防艾NGO组织“白皮书工作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

他们通过与企业合作,为感染者提供就业培训和机会,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感染者重返职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与其简单地将他人推开,不如多了解一些防护知识。学会在性行为中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与人共用注射器,选择正规渠道进行纹身,这才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正确方式。

同时我们更应该伸出援手,而非指责的手指,很多时候,高危行为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

贫穷、教育缺失、资源匮乏,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

结语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关怀和尊重,艾滋病防治工作,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保持距离,或许能暂时让我们获得安全感,但唯有拥抱每一个生命,消除偏见和歧视,携手并肩,才能在这场艾滋防治的长跑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来源:南柯归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