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温州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在温州银行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温州学研究联合会牵头,联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温州理工学院、温州银行共同发起,旨在整合政、产、学、研多方资源,聚焦温州金融经济特色,破解发展难题,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与温州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5月16日,温州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在温州银行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温州学研究联合会牵头,联合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温州理工学院、温州银行共同发起,旨在整合政、产、学、研多方资源,聚焦温州金融经济特色,破解发展难题,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与温州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温州学研究联合会理事长葛益平,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温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陈永光,温州市政府副市长陈宽,温州学研究联合会副理事长、温州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郑朝阳,温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宏强,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沈显克,温州市社科联主席、温州学研究联合会秘书长潘晓勇等共同为温州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揭牌。
温州学研究联合会理事长葛益平在致辞中表示,研究中心要以“三个聚焦”破题:一是聚焦历史逻辑,梳理温州金融改革脉络;二是聚焦实践创新,探索产融共生新模式;三是聚焦未来图景,构建“世界的温州”学术话语体系。通过金融研究深度赋能“全省第三极”战略,为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温州市副市长陈宽在致辞中表示,研究中心需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战略研究,为温州金融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他提出,应协同多方力量推动金融赋能与文化传承融合,深挖温州金融文化内涵,讲好温州金融故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研究中心首任主任郑朝阳在致辞中介绍,中心现有成员24人,涵盖了温州学研究联合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温州理工学院、温州银行等机构,将紧扣“历史挖掘—现实研究—未来规划”主线,围绕历史研究、战略课题、平台建设与品牌传播四项核心任务,致力于打造服务温州、辐射长三角的优秀金融智库。
会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运营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妮代表课题组与金融经济研究中心签约。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以“关税冲击与中国经济转型”为题,深入剖析了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变动对中国产业链的影响。曾刚指出,关税冲击短期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但需警惕政策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温州作为民营经济重镇,需加速从“外向依赖”向“内外双循环协同”转型,通过金融工具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韧性以及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经济学家马津龙则以“金融改革与探索:‘温州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题,回溯温州民间金融创新历程,呼吁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释放区域金融活力。
研究中心发布年度课题计划,重点聚焦温州地方金融历史、金融风险化解、小微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并探索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及低利率背景下中小银行精细化管理路径。作为高端金融智库,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将持续发挥金融政策研究优势,深度参与课题攻关,重点支持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深化发展路径研究,助力温州打造民营经济“双循环”转型示范样本,为长三角产业链能级跃升注入智库动能。
来源: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