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尔大学刚把1000对夫妻扔进AI人脸识别,结果扎心:63%的妻子,脸在往老公方向“漂移”,而且越漂越满意。
“你俩越长越像了”——这句话不是客套,是预警。
首尔大学刚把1000对夫妻扔进AI人脸识别,结果扎心:63%的妻子,脸在往老公方向“漂移”,而且越漂越满意。
婚姻满意度打分,长得像的那组直接比不像的高出小半截。
更狠的是,那些每天回家对着镜子练老公挑眉的,10年后相似度再+17%。
原来“夫妻相”不是玄学,是每天几百次微表情的Ctrl+C。
TikTok那边更疯。50亿次播放的#DigitalTwinChallenge#,把情侣照片扔进FaceApp,一键融合,38%的人匹配度飙到75%以上。
评论区清一色“哇好有夫妻相”,其实算法只是把你俩鼻梁拉到同一高度,跟基因半毛钱关系没有。
但心理暗示已经生效:匹配度高的,当晚吵架都少两句——“脸都长一样了,忍忍吧”。
哈佛跑去12国撸了2000对,发现东亚人看“像不像”自带放大镜:同样一张夫妻合照,中国受试者说“好像”的比例比美国人高23%。
集体主义buff,连“般配”都要写在脸上。
更绝的是,只要一起带娃,面部表情同步率再+11%;娃一哭,俩人同时皱眉,褶子都皱到同一位置,时间一久,可不就是盖章认证。
所以别再问“先有夫妻相,还是先有爱”——答案是:先有人偷偷模仿。
老婆先学老公眯眼笑,老公再回赠一个同款叹气,来回几百回合,肌肉记忆写进脸皮。
想验证?
今晚拍张合照,把各自半张脸拼一起,发完朋友圈记得回来谢我。
当然,也别太焦虑。
真长不像的,把睡觉打呼节奏调成同步,也算另类打卡。
毕竟,科技再牛,也测不出俩人半夜抢被子时同步翻身的默契。
来源:热心宇宙rIX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