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停下!这个习惯,正在让你不知不觉吃更多、胖更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7:00 1

摘要:你们有没有一边吃饭一边喝水的习惯?总是听说这样吃饭不健康,但很多地方或者家里的饮食习惯都会有汤,一边吃饭一边喝汤/喝水好像又很常见。

你吃饭会喝水、喝汤或者饮料吗?

Hello大家下午好,我是耶崽。

你们有没有一边吃饭一边喝水的习惯?总是听说这样吃饭不健康,但很多地方或者家里的饮食习惯都会有汤,一边吃饭一边喝汤/喝水好像又很常见。

那么,一边吃饭一边喝点啥,到底健不健康呢

是的,不建议边吃米饭边喝茶。

一篇2025年发表在《生理与行为》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吃饭时同时喝茶或水,会加速胃排空,导致餐后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如果你是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那一定要注意了⚠。

这项研究邀请了12名健康年轻女性,设置了「仅吃米饭」「米饭配茶」以及「将茶淋在米饭上混合食用」三种情境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与单独食用米饭相比,无论是边吃边喝还是将液体与主食混合,都会显著加速胃的排空速率,并导致餐后血糖反应急剧升高

这背后的生理机制在于低能量、低粘度的液体在胃中并没能与固体食物充分混合,反而形成了一个「高速通道」,这不仅使液体本身快速通过,还可能裹挟一部分食物残渣提前进入小肠,致使碳水化合物被迅速吸收,从而引发血糖飙升。

这样的研究发现对日常饮食,尤其是对血糖敏感人群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平稳地控制血糖,建议采取「干湿分离」的进食策略,也就是在餐前20~30分钟或餐后1小时再饮用液体,避免在进食主食的同时大量喝水、汤或茶。

当然,这项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只是一项小规模的健康人群研究,是否能在更广泛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中有普适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没错,是这样的。

2023年由Cunningham等人发表在《Appetite》上的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进食过程中一个细微但可能至关重要的行为模式,就是在「吃一口食物和喝一口水之间来回切换的频率」与总体食物摄入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想搞清楚,这种「吃饭—喝水」来回切换的行为,是否是一个独立于总饮水量的、影响食量的关键因素。并考察其在「份量越大吃得越多」这种强大效应面前,是否依然有效。

研究者采用了严格的随机交叉对照实验设计。49名健康成年人被安排在四周内,每周到实验室食用一次午餐。每次午餐,他们会随机收到四种不同份量(从100%到200%不等)的意大利面,并配以可随意饮用的水。

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精确测量了他们的食物摄入量、能量摄入、总饮水量、用餐时长,并特别记录了核心变量——在进食与饮水之间切换的次数。

研究结果揭示了几个关键发现。

首先,实验再次确认了「份量效应」的存在,也就是参与者在大份量条件下摄入了显著更多的食物和能量。然而,更重要的发现在于,进食、饮水的切换频率与食物和能量摄入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

这意味着,在用餐时越频繁地在食物和水之间切换的人,总体上吃的就越多。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喝水的行为,而是人们在吃饭与喝水频繁切换时,持续给口腔带来新刺激延缓了感官上的疲劳,从而在不自觉中增加了进食量。

其次实验还发现,尽管频繁切换的人吃得更多,他们的「感官特异性饱腹感」却与进食较少的人没有明显差异。

感官特异性饱腹感:比如,你非常饿的时候吃第一块披萨,会觉得无比美味。但吃到第三、四块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你觉得「吃够了,不想再吃披萨了」。这种对披萨的满足感就是感官特异性饱腹感。

所以,吃饭时「吃几口食物便喝一小口水」的饮食习惯,不仅加速了胃排空,还会让人吃得更多,造成更多的血糖升高

不少有体重控制需求的人可能会喜欢吃饭前先喝汤,觉得喝了汤就不会再吃更多的饭,有助于控制食量进而达到减重的效果……但其实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

2013年由Clegg等人发表在《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食物的物理形态如何影响人体的饱腹感与代谢反应。

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随机交叉试验,为参与者提供了三种成分完全相同但物理形态不同的餐食:传统的固体餐、将所有固体食物混合后打成的浓汤,以及固体食物搭配清汤。

结果发现:

固体食物搭配清汤时,可能会像随餐饮水一样,在胃中形成「高速通道」,略微加快整体胃排空速度,从而提升血糖。与固体餐相比,摄入浓汤产生了「矛盾」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浓汤带来了最强且最持久的饱腹感,显著抑制了参与者的食欲。其背后的机制在于,浓汤的物理形态显著延迟了胃排空的速率,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更长时间,从而持续向大脑传递饱腹信号。另一方面,与「胃排空慢则血糖反应低」的常规认知相反,研究发现浓汤反而引发了更高、更快的餐后血糖峰值

对此矛盾现象的解释是,将食物打成汤羹的加工过程深度破坏了食物的物理结构(如细胞壁和淀粉颗粒),这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预消化」。使得食物一旦进入肠道,其中的碳水化合物便能被迅速吸收,从而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也就是说,浓汤通过延迟胃排空成为一种有效的增饱工具,可能有助于体重管理。但与此同时,这种形态变化也可能通过加速肠道吸收带来意想不到的升血糖效应。

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而言,需要谨慎选择这种饮食方式。

这时候,爱喝饮料的一波朋友也坐不住了,吃饭到底能不能喝饮料呢?

市面上大部分饮料(如可乐、果汁、奶茶、凉茶等)都含有大量的添加糖。在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摄入高糖饮料,会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身体会分泌大量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种过山车式的血糖波动不仅让人容易感到疲倦和饥饿,长期如此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即使是100%纯果汁,也含有浓缩的果糖,且去除了有益的膳食纤维,升糖速度很快,不亚于含糖饮料。

你说喝酒怎么样?一边吃饭一边小酌……咱就是说酒精是一类致癌物啊,任何时候都不建议喝酒的,关于喝酒的危害,我们也是反复说了很多。

偶尔一次边吃饭边喝饮料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尤其是喝含糖或碳酸饮料,确实会对消化系统、血糖稳定和体重管理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长远的健康,建议有意识地调整这个习惯。

总的来说,记住这几个要点即可:

①吃米饭喝茶水,可能会血糖飙升,建议餐前20~30分钟或餐后1小时再饮用液体,避免在进食主食的同时大量喝水、汤或茶。

②吃饭时喝水,会不知不觉吃更多。

③吃饭先喝汤,可以增加饱腹感,但会升高血糖。

④吃饭时喝饮料,更不建议。如果需要饮用液体,建议选择白开水并注意饮用的时机和量:随餐喝水量控制在100~200毫升比较好;可以分小口多次喝;饭后别立刻大量咕咚咕咚喝水。

⑤对于小孩来说,需要保证饮食和营养的摄入,建议不要在餐前让孩子大量喝水,要喝的话最好是餐前半小时及以上。

当然,如果你习惯了边喝水边吃饭,且胃部及身体没有感到不适,那么也不用说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还有什么想聊的咱们评论区见~

来源:上进耶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