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来袭,医生苦劝老年人:宁愿在家闲坐打牌,也别外出做6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6:43 1

摘要:医生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身体不像年轻人那样能扛,一旦感染,常常拖出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不知不觉,甲流又开始悄悄发威了。

医院门口的发热门诊排起了长队,咳嗽声此起彼伏。

医生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身体不像年轻人那样能扛,一旦感染,常常拖出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甲型流感病毒就像一阵带刺的风,不把你直接吹倒,却能从鼻子钻进去,从喉咙滑进去,几天之内让人全身酸软、发烧、咳嗽不止。

对年轻人来说,七八天或许就能挺过去;可老年人多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病毒趁虚而入,常常让这些原本稳定的病情被“搅浑”。

有些老人说:“过去感冒多了,也没事。”

其实甲流和普通感冒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潜伏期短、发作快、传播力强。研究发现,感染后一天左右就能传染别人,这也是为啥一个小区能在几天内“集体中招”。

天气一转凉,家家户户紧闭门窗,暖气一开,空气流动就变差。甲流病毒并不怕冷,它喜欢温暖密闭的地方。

超市、麻将馆、菜市场这种人多又不透气的地方,正好是它的乐园。

医生发现,每年冬季老人群体感染甲流的比例明显上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在排队买菜、医院陪诊、跳广场舞这些场景被感染。

病毒不像贼那样敲门才进,而是借着空气和呼吸在身边悄悄“安家”。

身体衰老并不是一下子到来的。

上了年纪后,免疫系统就像一堵旧城墙,砖缝越来越多。年轻人一次喷嚏就能把病毒赶走,而老人可能几天都赶不出去。

免疫力低下会让病毒复制更快,炎症更重,恢复更慢。

更麻烦的是,老年人对发烧、咳嗽这些早期症状往往不敏感。

有人烧到38度也觉得“撑一撑就好了”,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医生常说,“老年人得甲流,早半天看病,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每到甲流高发季,医生都会反复叮嘱老人:宁愿在家喝茶嗑瓜子,也别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尤其下面这几件事,看似寻常,对老年人却是高风险。

很多老人习惯一早去早市买菜,认为新鲜、便宜、热闹。

可是早市人头攒动,摊位间距离近,空气混浊。只要摊主或顾客中有一个带着咳嗽的甲流感染者,他的一口气就能在空气里悬浮几分钟,被其他人吸进呼吸道。

哪怕戴口罩,也难完全防住。还不如换成上午十点后去社区小超市,那时人少又安静。

跳舞唱歌的广场

公园里放着音乐,跳舞的大爷大妈乐在其中。可是冬天的广场风小、活动多汗,汗水蒸发时,毛孔张开,一冷一热正好给病毒“通路”。

尤其是有人带着轻微咽痛低烧还不肯休息,一唱一跳,病毒就被送到半空。要动也可以改成在客厅拉伸胳膊、抬腿,别扎堆。

医院陪诊凑热闹

不少老人喜欢陪邻居或老伴去医院挂号看病,即便自己没事也要去“帮忙听一下”。殊不知,医院的空气里,聚集了各类呼吸道病毒。

一个小时的候诊区停留,就相当于跟数十种细菌“打招呼”。如果非去不可,要戴好口罩,少说话,回家后立刻洗手洗脸。

冬天风大,很多老人懒得走路,坐一两站公交去买菜或串门。可是封闭的车厢里,一旦有乘客感染甲流,车内空气循环有限,病毒浓度会很高。

一些研究表明,在公交这样的密闭空间,飞沫传播距离可达两米以上。真要出门买东西,不妨戴好口罩步行,多活动一下身体,反而能增强抵抗力。

亲戚聚会与饭局

亲情再好,也要等甲流季节过了再聚。吃饭时摘掉口罩、近距离说话,等于病毒有了“直通车”。

有人没症状就以为健康,其实甲流潜伏期也能传染。家里老人如果实在要聚,尽量开窗通风,准备一壶热的姜水,吃饭前后勤洗手。

这些地方密闭又有人流接触,理发师和顾客之间近在咫尺。吹风机一开,空气中的病毒能被卷得满屋乱飞。

若是店家没有勤消毒,座椅、毛巾可能也藏细菌。等甲流高峰一过再去理发不迟。

很多人以为要防甲流必须靠药,其实生活里的小细节更重要。家中保持通风,就是最有效的防线。

每天早晚各开窗10分钟,让空气新鲜循环。吃饭尽量规律,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草莓,能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的呼吸道黏膜。

喝水要勤,尤其是温水。喉咙干燥时,病毒更容易附着在黏膜上。

晚上睡前喝几口水,不仅润喉,还有助于第二天起床不咳嗽。家中空气干燥,可放一碗水或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到60%之间,更利于呼吸道抵抗病毒。

医生最怕看到的,是小病拖成大病。很多老人觉得“咳几声”“发两天烧”没事,结果发展为病毒性肺炎

一旦出现胸口闷、喘不上气、呼吸急促等情况,千万不能再硬撑,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甲流引起的肺炎早期在胸片上就能看出“白斑”,早治一天就能避免进ICU。

有老人问:“能不能吃点阿司匹林退退烧?”答案是不建议自行用药。甲流期间如果随便服用阿司匹林等退烧药,可能造成呼吸抑制或加重病情。

医生会根据体重、病情来选择更安全的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类。

老年人平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方式增强免疫力。

比如早晨拉开窗帘晒晒太阳,阳光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就像给“免疫大军”加油打气。早餐喝一碗热的鸡蛋粥燕麦粥,温暖胃、滋养气血。

一天中保持情绪舒畅也很关键,焦虑、烦躁都会让免疫系统“打瞌睡”,病毒就容易趁机作乱。

家里人如果出现咳嗽或发热,要主动与老人保持距离。

哪怕住在一个屋子,也要分开碗筷、划定休息区。病毒靠飞沫传播,杯口、毛巾、餐具都是它的“落脚点”,勤洗、勤晒、勤换最有效。

甲流疫苗不是年轻人的特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将重症和死亡风险大大降低。

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打,登记方便、安全系数高。疫苗不会100%防感染,但能让感染后的症状更轻、病程更短。

一些老人担心打针会发烧,其实那只是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就像身体在打一场“预演的仗”,提前熟悉病毒模样,等真病毒来了才能立刻阻击。

一般一两天内就恢复,不影响日常生活。

甲流流行的季节,吃对食物也等于添了一层防护。

饮食上少油腻,多清淡,避免过度进补。适当吃些银耳汤萝卜炖排骨西红柿炒蛋这些既润肺又补能量的食物,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家里常备几头大蒜,炒菜时加一点,大蒜中的蒜素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对上呼吸道健康有好处。

下面是一些简单易记的饮食建议:

食物主要营养对身体的帮助橙子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帮助恢复呼吸道黏膜鸡蛋蛋白质修复受损组织、提供能量西红柿茄红素抗氧化、减轻炎症反应银耳可溶性纤维润肺养阴、缓解咽喉干燥大蒜蒜素抗菌防感染

甲流的传播期一般持续到次年春天。

只要度过这几个月,天气回暖,病毒便会“偃旗息鼓”。这段时间,老年人不妨把出门聚会的计划往后放,跟邻居们约好春天再一起打牌、喝茶。

家人能陪在身边聊天、看看电视、晒晒阳光,也是幸福的日子。

医生的建议听起来总有点“啰嗦”,其实都是为了让老人少受罪。

宁愿在家闲坐,也别为了热闹冒险。身体平安,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大的安慰。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5年第45周)[EB/O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人流感防控指南(2024年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3]王辰,陈尔真,等.中国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8):689-703.

来源:谭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