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下手!2年清零中国零部件,苹果通用也跟着?中方早有反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6:47 1

摘要:今年年初特斯拉就给供应商下了死命令,现在已经有一批中国零部件被替换下去了,按照计划,未来1到2年内,所有剩余的中国制造零部件都得出局。

11月14日,《华尔街日报》扔出一个消息,特斯拉要求美国工厂的核心供应商,必须把中国产零部件全部换掉。

今年年初特斯拉就给供应商下了死命令,现在已经有一批中国零部件被替换下去了,按照计划,未来1到2年内,所有剩余的中国制造零部件都得出局。

说白了就是一个特斯拉,以后要变成两条完全独立的生产线,美国工厂用美国供应链做车卖给美国人,中国工厂用中国供应链做车卖给中国人。

先说电池,特斯拉准备今年就停用中国产的磷酸铁锂电池,改用自家在内华达州建的电池厂。三元锂电池这块,宁德时代还在供货,不过估计日子也不会太长。

除此之外,通用汽车定的目标是2027年前把中国零部件全撤了,原本还想慢慢来,特朗普一上台加关税,通用立马踩油门加速。

苹果也在行动,跟美国本土唯一的稀土加工厂MP Materials签了长约,以后iPhone和MacBook用的稀土磁铁都从美国拿货。

不光拿货,苹果还要在加州跟这家公司合建稀土回收厂,把开采、加工、成品到回收的整条链子全包了。

很多人不想看到地球分成两半,可这趋势已经刹不住车了

德意志银行全球科技战略主管Apjit Walia表态:"两组国家在用两套互相竞争的标准,你用电脑、打电话、碰任何电子产品,都会遇到两套规则。"

其实互联网早就分家了,2019年扎克伯格在乔治敦大学演讲时就警告过,中国建了一个对西方人来说很陌生的网络世界,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平台。

美国驻华大使馆前贸易公使James Green也讲过,中美互联网分化已经搞了十多年。

互联网这事儿本来是美国的地盘,全球扩张那会儿美国正当红,几乎拿下了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市场。中国走的是模仿加追赶的路子,防守姿态更重一些。

到了AI、机器人、电动车、自动驾驶这些新赛道,美国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希音、Temu这些中国电商在海外卖得风生水起,TikTok更是在年轻人圈子里火得不行。

电动车市场的数据更说明问题。2023年特斯拉占全球市场19.9%,比亚迪紧跟着拿下17.1%。到2024年,比亚迪跟特斯拉的销量差距只剩2.4万辆。

照这个势头,2025年比亚迪大概率要反超,这还只是一家中国公司的成绩单。

硅谷那边也在主动切割,红杉资本这种顶级风投公司都把中国子公司剥离出去,单独成立公司了。

当年苏联不是在传统地缘政治斗争里输掉的,是经济先垮了。美国逼着苏联猛搞军工,掏空家底,然后又压低油价断了苏联的外汇来源,最后经济崩盘,整个国家就散了。

今天的地缘经济博弈也是这套路子。进攻方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给本国企业输血,防守方就筑墙。关税、进口许可、外汇管制、各种标准卡你。

1989年11月就有人预言:"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现在看,这两个冷战一个是意识形态,一个就是经济。

拿"第一岛链"来说。现在它不光是个军事概念,更是个科技产业链。美国想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企业整合起来,重新布局生产基地,从经济上卡中国脖子。

资源也是关键武器。石油、天然气、稀有矿产、水、粮食,包括输油管线和海运航道,都是博弈的筹码。台湾问题要是解决了,极端情况下日韩的船只只能绕菲律宾以东的"东线"北上,中国对他们海上生命线的影响力会大幅上升。

脱钩对谁都不是好事,只是看谁伤得更重,中美关系要是继续紧张,苹果、沃尔玛、通用、福特、特斯拉、波音这些两边做买卖的公司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国对美出口也会受冲击,通信设备、电脑、电工器材、日用机械、家电、汽车配件这些重点行业都得受影响。

有些国家和地区就尴尬了。"半导体联盟"最典型,美国威逼利诱日本、韩国、台湾省、荷兰的企业"二选一",放弃大陆市场。这些地方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

印度和东南亚倒是吃到了甜头,他们的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不在脱钩重点名单上,反倒承接了不少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能,这一轮赚得盆满钵满。

沙特、阿联酋这些中东产油国更潇洒。靠着能源出口和雄厚财力,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日子过得挺滋润。

特斯拉一分为二只是个开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做类似的切割。平行世界正在加速成型,没人能独善其身。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