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聊斋志异・卷五》中的《念秧》,就讲了一群 “嘴甜如蜜、心黑如炭” 的骗子,他们专挑老实人下手,用 “套近乎 + 画大饼” 的套路设局,三百年前的骗局手段,放到今天看依然毛骨悚然 —— 原来人性的贪婪与轻信,从来都没变过。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刚认识就对你掏心掏肺,一口一个 “兄弟”“家人”,转头就把你兜里的钱骗得精光?
《聊斋志异・卷五》中的《念秧》,就讲了一群 “嘴甜如蜜、心黑如炭” 的骗子,他们专挑老实人下手,用 “套近乎 + 画大饼” 的套路设局,三百年前的骗局手段,放到今天看依然毛骨悚然 —— 原来人性的贪婪与轻信,从来都没变过。
一、一场精心布局的 “兄弟情”,藏着最狠的算计
河北书生王子巽,性情醇厚,出门在外总想着与人交好。一次他乘船前往京都,途中遇到一个自称 “胡秀才” 的人,衣着整洁,谈吐文雅,一见面就对他格外热络。
第一步:套近乎,拉近距离胡秀才主动凑到王子巽身边,嘘寒问暖,聊起诗文典故头头是道,还频频夸赞王子巽 “才华出众、品行端正”。两人越聊越投机,胡秀才当即提议 “结为异姓兄弟”,王子巽见他如此真诚,便毫无防备地答应了。
第二步:画大饼,勾起贪念船行途中,胡秀才又引荐了一个 “张姓富商”,说张富商手握重金,正要去京都做一笔大买卖,“利润丰厚,愿意带兄弟一起赚”。张富商也跟着附和,承诺只要王子巽投入本金,事成后分他三成红利,还拍着胸脯保证 “稳赚不赔”。
第三步:设陷阱,瓮中捉鳖王子巽被 “兄弟情” 和 “发财梦” 冲昏了头,当即拿出自己积攒的百两银子作为本金。可没过几天,胡秀才和张富商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这才发现自己被骗 —— 所谓的 “结义兄弟”“发财买卖”,全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就连一路上遇到的 “热心路人”,都是骗子的同伙。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后来王子巽在京都再次遇到胡秀才,对方不仅毫无愧疚,还带着同伙围上来威胁他 “不准声张”,否则就 “让他横着走出京城”。
二、“念秧” 的 3 个骗局套路,至今仍在坑人
蒲松龄在故事里详细拆解了 “念秧” 的骗术,看似复杂,实则万变不离其宗,这 3 个核心套路,现在的骗子还在天天用:
1. 用 “过度热情” 打破你的防备
“念秧” 最擅长的就是 “自来熟”,刚认识就对你掏心掏肺,又是称兄道弟,又是嘘寒问暖,让你觉得 “遇到了知己”。他们摸准了老实人 “以心换心” 的心理,用虚假的热情掩盖真实的目的 —— 就像现在的电信诈骗,骗子一开口就叫 “爸妈”“领导”,用亲昵的称呼降低你的警惕。
2. 用 “共同利益” 勾起你的贪念
骗局的核心,从来都是利用人的贪婪。“念秧” 会画一个 “一本万利” 的大饼,告诉你 “不用费力就能发财”,让你在利益面前失去理智。就像现在的 “投资理财骗局”,骗子承诺 “高收益、零风险”,其实本质和三百年前的 “发财买卖” 没区别,都是用虚假的利益套走你的本金。
3. 用 “同伙演戏” 让你深信不疑
“念秧” 从不单打独斗,他们会安排多个同伙扮演不同角色:有的装 “热心路人” 帮骗子说话,有的装 “成功案例” 分享 “赚钱经验”,让你觉得 “这么多人都参与了,肯定没问题”。这和现在的 “传销骗局”“直播带货骗局” 如出一辙,靠 “群演造势” 让你一步步陷入陷阱。
三、300 年前的防骗智慧,今天依然好用
王子巽的遭遇,给所有老实人提了个醒:人心隔肚皮,交友需谨慎。蒲松龄在故事结尾感叹 “世之贪者,卒为念秧所骗,亦可笑矣”,其实防骗的核心,从来都不是 “远离陌生人”,而是守住这 3 条底线:
1.不贪 “天上掉馅饼” 的便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 “零风险、高收益” 的承诺,背后都是陷阱。就像王子巽,如果不是被 “三成红利” 冲昏了头,也不会轻易被骗。记住:真正能赚钱的事,从来都需要付出努力,那些让你 “躺着赚钱” 的机会,大概率是骗局。
2.不信 “刚认识就掏心” 的热情
人际交往讲究 “循序渐进”,刚认识就对你过度热情、称兄道弟的人,往往别有用心。就像胡秀才,看似真诚,实则步步为营。与人相处,不妨慢一点、警惕一点,时间会告诉你谁是真心待你,谁是带着目的接近你。
3.不轻易透露 “自己的底牌”
无论和别人多投缘,都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财产状况、家庭隐私。王子巽如果没有轻易拿出百两银子,也不会成为骗子的目标。记住:你的财富、隐私,都是骗子眼中的 “猎物”,守住自己的底牌,才能避免被人拿捏。
四、最后想说:
《念秧》的故事,看似是讲三百年前
的骗局,实则是在唤醒人性的清醒。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遇到 “胡秀才” 这样的骗子,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一条 “中奖” 短信、一个 “投资” 链接、一个 “熟人” 借钱的请求。
骗子的手段或许在变,但人性的弱点从未改变。与其抱怨骗子太狡猾,不如修炼自己的内心 —— 不贪、不信、不轻易托付真心。
愿我们都能做个 “清醒的老实人”,既保留对世界的善意,也拥有保护自己的锋芒。毕竟,真正的通透,是看清了人性的复杂,依然能守住自己的底线。
来源:陈英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