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退款”指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因质量问题、描述不符、假冒伪劣等原因,向平台申请不退回货物,而直接获得全部或部分款项退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沐子 孙芮茸
电商蓬勃发展十余年间,诸多新生事物应运而生,“仅退款”是其中极具行业特色的创新之一。
“仅退款”指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因质量问题、描述不符、假冒伪劣等原因,向平台申请不退回货物,而直接获得全部或部分款项退还。
然而,其落地推行数年,影响是两面的:在极大提升消费者购物信心和体验的同时,也带来被钻空子的风险,给部分诚信商家造成困扰。
近日,“有人用AI图薅羊毛骗取仅退款”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
不少社交平台上,有商家发文控诉类似行为。
但是,歪门的声音也有,如下图——
网络社交平台截图
将新鲜水果修成发霉变质,在完好衣物上“制造”破洞……从鞋服到生鲜果蔬,甚至鲜花等行业,都有商家称遇到了利用AI伪造图片发起“仅退款”的情况。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新型风险,已成为众多商家与法律从业者关注焦点。
疑似AI伪造图片
商家遭遇一秒“仅退款”
今年双十一期间,一单从湖北发往河南的生鲜水果订单,顺利送达消费者手中。
收货当天,卖家陈明(化名)收到了这笔订单“仅退款”申请,对方发来一张香蕉腐烂严重的图。
一看,他大为震惊。
“我们做水果电商的,不可能发熟透的水果给顾客。”陈明解释,由于快递通常需要1至3天,“消费者收到后往往还需要放置几天才能食用。”他进一步指出,以香蕉为例,在天气不热的情况下,即便存放至少一周,也很难出现图中那样大面积发黑腐烂的状况。“当天收货当天申请退款,这张图乍一看确实难以分辨真伪。”
香蕉通过AI伪造后的对比图 受访者供图
陈明确认,每批水果发出前都经过他本人检查,能保证发货时果实未成熟。
正因如此,他判断这张图片很可能是伪造的。“如果是杯子被AI处理成破碎的样子,或许还难以核实,但水果的成熟状态是有规律的。”
令他无奈的是,这单退款最终获得平台支持。“虽然只有二三十元,但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气愤,更让人对风气感到担忧。”陈明坦言,尽管目前只遇到一例,但很担心这类手段未来可能被更多人效仿。
后续,由斗南鲜花批发商发的帖子《谁懂啊?鲜花售后又增加了高科技的难度》引起了记者注意。
帖子里有一张非常漂亮的鲜花照片,但往下看,同样的一张鲜花照片里的鲜花竟然变得灰败腐烂。
商家在图片旁配文控诉:拿着新鲜收到花的图片,去豆包AI一下就可以完美白嫖。
这话直指部分买家利用技术手段滥用“仅退款”规则。
记者联系商家李然(化名),她自述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从事鲜花交易。随着线上交易兴起,斗南鲜花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鲜花属于生鲜产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李然表示,发货用顺丰,陆运不超过48小时,空运控制在36小时内送达。若买家未收到货或提出合理异议,可申请“仅退款”且无需退货。
过去,她曾遇到过买家以“未收货”或使用网络图片成功申请“仅退款”。但是,最近这例疑似由AI伪图促成的“仅退款”令她格外警觉。“买家将新鲜到货的鲜花用AI伪造成腐烂模样,直接申请客服介入,还没等我们同意,平台已经执行了仅退款处理。”
记者注意到,有鞋子卖家在平台上发帖,不良买家用AI伪图“仅退款”被自己抓了现行,因为图上还有AI软件的水印,估计是忘记P图。
伪造的“仅退款”
商家有何应对策略
AI伪造图片从技术上可行吗?真假难辨?
记者将李然提供的一张鲜花实拍图导入某AI软件,输入“将图中鲜花变为凋谢状态”的指令。
一分钟左右,软件立即生成了一张极其逼真的同款鲜花枯萎照片。
李然看到成图后感叹:“太真实了。”
记者尝试AI伪造图片 受访者供图
为此,对AI伪造图片引发的“仅退款”现象,李然深感忧虑。
“这样的行为将加剧消费者和鲜花供应商之间的不信任。”她直言,“一旦有人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退款,可能引发更多人效仿。作为商家,我们尽力保障产品品质,但消费者也应当遵守基本的诚信原则。”她认为,这类事件还将冲击平台自身的公信力。
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陈明下载了一款名为“掌柜查查”的软件,“下单后可以通过这个软件识别用户此前是否有不良记录,我后来查了这个买家,确实有类似不良记录。”他坦言,当前确实并没有特别有用的办法识别AI伪造图片,只能先靠这种方式规避。
在李然的原帖评论区,有网友质疑AI生成图片的可辨识度。李然透露,平台目前并不会对这类图片进行真伪核验。“虽然商家有权申诉,但成功几率有限。”
目前,多数电商平台尚未建立针对售后图片的AI识别机制。一些不堪其扰的商家只好从流量颇高的平台撤店,转投规则更人性化的经营环境。
李然说,斗南某鲜花批发平台已尝试推出应对策略:在处理售后时,系统强制要求现场拍摄,禁止从相册选取旧图,以防范AI伪图风险。
“目前这类售后纠纷还不多,但有同行提醒我,公开讨论反而可能引发模仿。可我仍然认为,必须让更多人意识到这种行为不可取。”李然语气坚定。
律师说法
平台应当升级系统,提高AI生成内容检测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利用AI生成的图片申请仅退款,使得商家以及平台陷入认识错误从而退款,涉及诈骗。诈骗金额较小,未达刑事立案标准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规定,可处5到10日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如果单次或累计金额达到3000元即构成数额较大,可能构成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付建认为,平台经营者应当加强自动审核系统对于AI图片的识别能力,如果其审核机制过于落后导致商家受到损失,应向商家承担赔偿责任。“另外,也建议商家在发货时应对商品、包装全程录像,证明商品完好,遇到这种情形时,应向平台提交证据,要求撤销退款如果金额较大,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目前与AI有关的常用到的法律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要求服务提供者必须添加AI生成标识,明确数据安全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AI欺诈现象的发生。
其中,《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AI生成内容需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AI只是一种工具,利用工具进行违法行为不可取。
“AI生成内容的广泛传播,相对的对公众的辨别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各平台也应当升级系统,提高AI生成内容的检测,以显著方式提示公众注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