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关于香港新冠疫情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数据,在过去四个星期,共录得81宗涉及成年人的新冠严重个案,其中包括30宗死亡个案 ,这一数据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以来中国内地多
近日,一则关于香港新冠疫情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数据,在过去四个星期,共录得81宗涉及成年人的新冠严重个案,其中包括30宗死亡个案 ,这一数据无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以来中国内地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上升趋势,南方省份监测阳性率高于北方,整体疫情呈活跃态势。这不禁让人担忧:新冠疫情是否会再次卷土重来?
根据香港特区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截至5月10日),污水监测新冠病毒含量、检测阳性率及化验所新增核酸检测阳性数目在过去四周持续上升。呼吸道样本对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比率从四周前的6.21%逐步增至13.66%,为近一年的新高。当地急诊室、普通科门诊及定点私家诊所的新冠求诊比率也出现明显升幅。
从年龄分布来看,在这81宗严重个案中,83%属于65岁以上人士,这些较年长个案中超过九成有长期病患,只有一人在过去六个月内曾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剂。自2023年1月30日至2025年5月10日,经初步评估,当地死因与新冠有关的累积死亡人数为1437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也是近期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年初至今,当地共统计有五宗严重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未有死亡个案,其中两宗有长期病患纪录,三宗未曾接种新冠疫苗初始剂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4月以来,内地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上升趋势。南方省份监测阳性率高于北方,整体疫情呈活跃态势。从核酸检测阳性率来看,新冠病毒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从第14周的7.5%上升至第18周的16.2%,从第14周的3.3%上升至第18周的6.3%。从区域来看到第18周无论南北方,新冠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出率中均排名第一。从年龄来看到第18周,新冠病毒在1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为第一。
1. 抗体逐渐消失:人群中因自然感染产生的新冠病毒抗体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在不断下降,这使得人们再次感染新冠的风险增加。就像手机电量会慢慢耗尽一样,抗体的保护作用也会逐渐减弱。
2. 群体免疫力下降:今年2月经历了一波流感全国性流行后,人群总免疫力下降。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双重影响,让人体的免疫系统面临更大的压力,从而为新冠病毒的再次活跃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病毒变异:目前香港主要流行的XDV变异病毒株与JN.1相关。自2024年5月以来,新冠病毒原本的主要流行株JN.1正逐步被XDV及其亚分支取代。虽然最新资料并未显示XDV会比JN.1和XBB及其后代谱系引致更严重疾病,但病毒的变异仍然可能导致其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发生变化。
1. 加强疫苗接种: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呼吁社会各界尽快接种初始剂次的新冠疫苗。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年届50岁以上的人士、18至49岁有长期病患的人士、6个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妇、医护人士等,应及时接种加强剂。疫苗接种仍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核心手段,尤其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至关重要。
2. 做好个人防护: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注重手卫生与呼吸道礼仪,保持室内通风。这些基本的防护措施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3. 加强监测与预警:相关部门应继续密切监察变异病毒株的情况,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虽然目前香港和内地的新冠疫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活跃,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恐慌。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就能够有效地应对这波疫情。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来源:青优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