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末,杭州某私人会所出现了一幕奇特的场景:一台可容纳4人的氧舱里,四位企业家一边打麻将,一边吸着1.9ATA的氧气。劳斯莱斯同款星空顶亮起,按摩椅包裹着腰背。三小时的局结束后,一位老板感慨:“怪不得这舱也叫‘青春舱’,确实比平时精神了,也不累。”
“三筒!”“碰!”——这声音,来自一台高压氧舱内部。
上周末,杭州某私人会所出现了一幕奇特的场景:一台可容纳4人的氧舱里,四位企业家一边打麻将,一边吸着1.9ATA的氧气。劳斯莱斯同款星空顶亮起,按摩椅包裹着腰背。三小时的局结束后,一位老板感慨:“怪不得这舱也叫‘青春舱’,确实比平时精神了,也不累。”
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边社交边青春”的新玩法,正在长三角富豪圈迅速蔓延。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浙沪地区的家用高压氧舱订单同比暴涨293%,其中超过6成的用户是45-60岁的老板。有行业观察者评价:“这是有钱中年人最新的社交方式——既显得高级,缓老效果又立竿见影。”
高压氧舱为什么突然成了“社交利器”?这股风潮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1.长三角富豪圈的新宠:“氧舱社交”
青春舱,即如今在欧美名人圈走红的“高压氧舱”,因能让身体在高氧环境下更快恢复、维持精力,被不少明星、运动员视作“跑赢时间”的日常装备。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在《Aging》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受试者在2.0 ATA压强下进行90天干预后,衰老指标得到改善。
在长三角富豪圈,这个科技设备正在演变出新的使用场景。
“最开始是一个人在家用,后来发现朋友来做客时,大家都对这个东西好奇。”上海一位地产商透露,“干脆买了台能装4个人的大舱,周末约朋友来家里,边吸氧边聊天,氛围特别好。”
这种“氧舱社交”迅速在圈层内传播。
有媒体报道,苏州某私人会所专门向上海一家叫Rlab的企业定制了一台可容纳6人的超大氧舱,内部配备麻将桌、茶台、影音系统。会员评价:“以前周末局要么打高尔夫,要么去会所按摩,现在多了个新选择——打麻将的同时还能跑赢时间。”
除了打麻将,甚至还有老板在氧舱里开董事会,有家庭把它当成周末聚会的“客厅”,甚至有创业者在里面进行头脑风暴。“在这里面开40分钟会,大家都说思路比平时清晰。”一位杭州的科技创业者表示。
业内人士称,这种“既青春又社交”的新玩法,正在成为长三角富豪圈的周末标配,由此,市场想象的空间也彻底被打开。
2.精力焦虑时代:中年富豪的身体刚需
“氧舱社交”火爆的背后,其实是长三角富豪群体深层次的焦虑。
业内专家称,长三角富豪平均年龄已进入45-60岁区间。财富自由后,他们更焦虑的,是精力与衰老。长期应酬、熬夜决策、出差疲劳……许多老板的“周末局”,表面是聚会,实质上是趁机给身体补课。
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六成的高净值人群承认“每天都感到疲惫”,而三分之一的人自述“精力、睡眠明显下降”。
“我今年52岁,公司还在扩张期,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见十几拨人。”一位宁波的制造业老板坦言,“以前陪客户打高尔夫,累得第二天起不来床。现在改成在氧舱里打麻将,不得不说,晚上确实精力足了,睡眠也更好。”
传统的抗老方式要么效果难以量化,要么缺乏社交属性。而高压氧舱恰好同时满足了两个需求:科学验证的抗老效果+可容纳多人的社交场景。
据《UMI长寿设备分析报告》,2024年以后,不少国产企业瞄准高净值人群社交的需求,开始推出多人舱产品,而自上海的Rlab是第一批“吃螃蟹”并取得成绩的企业。
其官网信息显示,新一代多人舱在达到1.9 ATA民用氧舱压强上限(市场上大部分的家用氧舱为1.1-1.5ATA)的同时,采用更轻质的碳纤维材料及更开放的空间布局,还加入星空顶、沉浸式影音系统、按摩椅等,以适应更长时间的使用。
市场数据被认为是这一趋势的最好印证。今年上半年,Rlab官网咨询量翻了近3倍,多人舱订单占比从15%跃升至40%,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增速最快。“很多用户直接说,要能放麻将桌的那种。”销售人员透露。
3. 从“个人抗衰”到“社交场景”:长寿产业的新可能
“氧舱社交”的火爆,不只是一个消费现象,更是一种对“长寿”概念的全新展望。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当一台氧舱从“个人设备”变成“可容纳4-6人的社交空间”时,其使用频率和价值感知都会大幅提升。“我一个人用,可能一周就用两次。但现在周末约朋友来,使用率翻了好几倍。”一位苏州用户表示。
这种创新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它推动长寿产业从“顶级富豪专属”走向“圈层共享”,而这种裂变式传播,或许正是长寿科技价格下探、走向大众化、普及更多人的重要路径。
来源:鹏哥投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