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的“兄弟情”:六冠王的背后,是把兄弟们扛在肩上的温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5:49 1

摘要:全运会男单决赛落幕,樊振东以4-1力克林诗栋,捧起个人第六枚全运金牌。新华社头版点赞,新闻联播报道,他的“铜墙铁壁”式防守、掌控全场的霸气,再次让世人惊叹。

全运会男单决赛落幕,樊振东以4-1力克林诗栋,捧起个人第六枚全运金牌。新华社头版点赞,新闻联播报道,他的“铜墙铁壁”式防守、掌控全场的霸气,再次让世人惊叹。

但比起赛场上的无解表现,更动人的是他赛场外的样子——那个为了八一队兄弟甘愿“自降身价”的少年,那个把陪练周恺的付出刻在心里的“东哥”。

八一队解散时,他把兄弟们扛在肩上

时间回到八一乒乓球队解散那年,樊振东正处于职业生涯上升期,多家地方队向他抛来橄榄枝。可他看着队里十几个没去处的小兄弟,说了一句让所有人动容的话:“要接就一起接,我不能丢下他们。”

这句话,让不少想引进他的队伍望而却步。毕竟,接纳一个顶级选手容易,要为十几个年轻队员解决出路、承担开销,绝非易事。那段时间,樊振东带着兄弟们四处打比赛挣奖金,用自己的名气和成绩,一点点为大家挣得“饭票”。他说:“都是一起练出来的兄弟,我不能看着他们没球打。”

所幸,王励勤执掌的上海队懂他的义气。在王励勤的推动下,上海队不仅接纳了樊振东,真的把这十几个小兄弟一并收下。从那时起,“东哥”这个称呼,不再只是对他球技的认可,更藏着一份“有事我扛”的担当。

16年陪练情:周恺的付出,是他成功的另一半

樊振东的荣耀榜上,永远该有周恺的名字。

10岁那年,樊振东和周恺一起入选八一队,从此成了形影不离的兄弟。随着樊振东的天赋逐渐绽放,周恺慢慢退到了幕后,成了他专属的陪练。别人练技术的时候,周恺在研究樊振东的对手;别人休息的时候,周恺在陪他加练到深夜。

八一队解散时,周恺的选择更让人泪目。他放弃了加盟其他强队的机会,选择和樊振东“打包”,陪着兄弟们一起等出路。“他去哪,我去哪,这些小兄弟不能散。”这一句承诺,他守到了现在。

如今,周恺作为樊振东的陪练,年收入约55-70万——对国字号选手来说不算高,甚至比不上一些主力的零头。但他从无怨言,依旧在训练馆里,一次次模仿对手的球路,帮樊振东打磨技术。樊振东说:“我的每块金牌,都有他的功劳。”

不止是“六边形战士”,更是有情有义的“东哥”

赛场上,樊振东是让对手绝望的“铜墙铁壁”;赛场下,他是把兄弟情义刻进骨子里的“东哥”。

他会主动给没高水平陪练的林诗栋传授球技,毫无保留;他会在访谈里反复感谢国家的培养、上海的支持,把功劳分给身边每一个人;他更会把周恺和兄弟们的付出,看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有人说,樊振东的成功是天赋使然。但看过他为兄弟扛下的责任,见过周恺十几年如一日的陪伴,才懂:真正的强者,从不是孤军奋战。他的“六边形”里,不仅有技术、力量、心态,更有一份“苟富贵,勿相忘”的江湖气。

如今,六冠王的荣耀加身,樊振东依旧是那个会把兄弟们护在身后的少年。这份情义,比金牌更耀眼,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他能在巅峰之上,走得更稳、更远。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后,永远有一群人;而他,也永远是这群人的后盾。

来源:涵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