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2》梁景仁之死真相解析,剧情不再反转,其实更有力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5:42 1

摘要:《新闻女王2》剧情播到现在,最让观众意料不及的剧情莫过于梁景仁之死。第一季人气角色第二季开局领盒饭,对老观众来说是一个画面暴击。

《新闻女王2》剧情播到现在,最让观众意料不及的剧情莫过于梁景仁之死。第一季人气角色第二季开局领盒饭,对老观众来说是一个画面暴击。

梁景仁死因之谜,也一度是《新闻女王2》前期剧情的矛盾导火索与推动器,它引发了SNK内部张家妍与古肇华的进一步对立与角逐。

也促成了文慧心、张家妍、许诗晴三个原本已经分道扬镳的前同事进一步联手,众人坚信梁景仁死因不像古肇华公开报道的那么简单,力求为老友找出真相。

然,真相却与她们期待的完全不同。

在文慧心等人原本的“认知”里,她们梁景仁因公殉职、见义勇为这一点并无异议,但对梁景仁为什么会殉职存在疑问,坚信古肇华是幕后黑手。

原因有二。

一是古肇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流量可以没有底线,很可能梁景仁冒险采访是受古肇华暗中推荐,采访过程中他有着外人不清楚的危险指令。

另一个原因便是古肇华在梁景仁死后表现出极大的冷血市侩,几乎榨干了梁景仁所有利用价值,极力用梁景仁葬礼的噱头吃人血馒头。

古肇华一贯的行事作风以及他和三位女主的天然对立,让众人迫切想要揭发他的“罪行”,为梁景仁讨一个“公道”,把真相展示给大众。

但经历法庭多方复盘之后,众人看到了古肇华利用总监位置促成梁景仁与张家妍进行恶意竞争,从而导致梁景仁冒进采访,行为有瑕却并没有罪。

相反……梁景仁的“英雄记者”行为却因真相彻底崩塌,视频证据显示他为做新闻刻意延续撤退时间摆拍,导致自己没能躲过洪水身亡。

“英雄记者”瞬间成“不作就不会死的功利者”。

众人追求的真相,让梁景仁死后又迎来一波社会性死亡。

此时坚持真相导致梁景仁被“鞭尸”的文慧心等人成了“恶人”,反而掩盖真相给梁景仁塑造“英雄”形象的古肇华,成了梁景仁亲友眼中的“好人”。

这份真相,一度让主角团陷入内耗,也让观众觉得意外,弹幕里几乎一致认为后续剧情还会“反转”,古肇华一定还隐瞒了其他“真相”。

客观来说,反转的概率蛮大,故事需要延续,所有剧情都可能是编剧留下的伏笔,而且古肇华微妙的眼神与文慧心失去的记,都预示着还有故事未展开。

但从剧情表达的深情与意义来说,其实梁景仁之死剧情线停在当下,不反转更加完美

在我们的习惯性认知里,主角团坚持的真相,一定是主角团认为的“正义”模样,或者……至少是能让坏人(比如古肇华)受到惩罚的真相。

目前剧情里追求“正义”的主角团备受舆论抨击,“恶人”古肇华反成得利者的“真相”,太不符合大众的期待,也不符合戏剧需要的爽点。

这不是好人有好报坏人食恶果的普世价值观。

可是,仔细捋一下人物设定,你会发现目前的真相才是最符合逻辑的一个。

梁景仁与张家妍竞争激烈是真,古肇华故事促使张、梁内斗是真,当张家妍意外拍到头条新闻现场时,此时落到下风的梁景仁,会选择冒进吗?

会!他可太会了。

还记得第一部观众对梁景仁的评价吗?不择手段的职场狠人。

背叛老师文慧心、利用女友梁晓微,在古肇华空降之前,他可是剧情里负责使坏的“反派”形象,与他曾经的行为相比,在洪水现场摆拍做新闻简直小儿科。

许诗晴有一句台词说得很漂亮:我们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在期待什么?

为什么主角团并没有持续质疑目前的“真相”?不仅是因为铁证如山,还因为她们都清楚这太符合梁景仁的品性了,大家对他干出这种事一点也不意外。

之所以前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真相,跟她们的立场、情感关系更大。

古肇华对文慧心、张家妍、许诗晴来说是吃人血馒头、没有新闻精神的“恶人”,梁景仁生前可能有很多缺点,可死后就只是她们的朋友、老同事。

人们对自己的亲友,总有一层滤镜在,当梁景仁PK古肇华时,她们下意识觉得梁景仁是受害者,在掩饰什么东西的古肇华一定是迫害梁景仁的幕后黑手。

除此之外,张家妍和文慧心这两个与梁景仁关系更深入的人,还带着内疚自责。

张家妍心里清楚梁景仁在那个时间点跑出去采访是为了跟自己竞争,在这件事里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可当朋友因为要赢自己而死时,很容易产生内疚自责。

文慧心内心同样清楚梁景仁在做新闻上有多冒进,因为这份冒进是她这个师傅教给他的,老观众应该也发现了,梁景仁死后,文慧心在职场上变得有人情味很多。

很多观众觉得第二季的文慧心崩人设了,变得太“正”,没那么“灰”了。但有没有可能,她是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越线,是会带来恶性反噬的?

当人被情感与立场裹挟时,便会忽略真相里那些自己潜意识不想看到的或者不利于自己的,过度放大真相中那一丝自己期待的,有利于自己的。

如果古肇华是“凶手”,梁景仁的受害者形象会更加牢固、更受市民同情;如果古肇华是“凶手”,文慧心、张家妍等人也不用再自责,而是为老友寻找到正义。

新闻是中立的,真相是中立的,但人不是中立的,在梁景仁这件事上,情感与立场裹挟了文慧心等人,让她们做出了梁景仁之死古肇华肯定有问题的判断。

她们作为新闻人的直觉仍在,古肇华的确有问题,只不过她们没想到古肇华的掩盖,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把梁景仁塑造成英雄,而不是掩盖自己下了黑手。

这份真相,还揭露一个现实,只要是人就可能会有错误的判断,只要假设了立场、只要偏向了情感角度,便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文慧心等人如此,观众亦如此。

整个事件里,唯一真正把焦点放在客观真相,而不是“有利于梁景仁的真相”上的人,只有人设不怎么讨观众喜欢的刘艳,她是唯一一个关注宏观真相的人。

只有她,在客观地讨论这个悲剧的成因。

但很微妙,当我们是受害者,是利益被损害的一方时,我们会很期待刘艳这样的人存在,期待一个不受外界干扰只专注客观真相的刘艳去伸张正义。

但当一个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身边时,我们又会习惯用道德与情感去审判她,骂她是不顾恩情的“白眼狼”、不懂人情世故的“傻子”……

很多东西,我们期待的样子与我们抨击的样子往往是同样的,这是挺复杂的议题,也许,这也是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错在哪,它却又会循环发生的原因之一。

回到《新闻女王2》的剧情,梁景仁之死未来可能会反转,反转是营造戏剧张力的手段,但如果不反转,如今的真相,其实更有深度,更具有冲击力。

来源:七话影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