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员工在同事群八卦领导“彩旗飘飘”被开除 员工委屈 罪不至此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5:15 1

摘要:2025年,上海青浦的刘女士在公司的群里聊天,这个群有十几个人,名字叫“延误小仙女们”,大家平时在里面说些抱怨的话,也常开玩笑说领导总让加班,她没主动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跟着别人接了一句“网点全部倒闭吧”,还说了句“彩旗飘飘”,这种话在私下聊天里经常出现,没人

员工微信群吐槽被开除,公司赔了10万,法院说这事儿没那么严重

2025年,上海青浦的刘女士在公司的群里聊天,这个群有十几个人,名字叫“延误小仙女们”,大家平时在里面说些抱怨的话,也常开玩笑说领导总让加班,她没主动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跟着别人接了一句“网点全部倒闭吧”,还说了句“彩旗飘飘”,这种话在私下聊天里经常出现,没人会当真。

后来有人把聊天记录截图发给领导,领导看到后很生气,就在全公司大会上念了这些内容,结果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没过几天公司用散布谣言损害声誉这个理由开除了刘女士,刘女士觉得委屈就去法院告了公司。

法院审查材料后,没有支持公司的决定,因为这个微信群不算公共场合,成员都是固定的,也没有对外公开,属于内部小圈子,信息被传播扩大是其他人做的,并不是她主动往外发的,而且她说的话没有证据能证明是造谣,最多算是情绪上的发泄,跟恶意诽谤扯不上关系,再加上公司连个警告都没有给,就直接开除员工,处理方式确实过于严厉了。

员工在群里发几句牢骚,其实可以理解,工作压力大,同事之间说点玩笑话,发泄情绪,也很常见,关键要看公司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是否分得清场合和分寸,法院这次判决比较实际,没有完全偏向企业,也没有允许员工随意乱说,而是根据具体行为和后果来定,现在不少公司总爱盯着员工的私下聊天,动不动就拿出截图当证据,搞得大家心里紧张。

此外,公司员工手册如果没有明确写明在微信群闲聊属于违纪行为,就不能直接作为开除员工的依据,法院特别指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是最后采取的措施,而不是首选方案,如果公司认为员工确实存在问题,应该先进行沟通、给予警告,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解除合同,这样处理才显得合理。

类似的事情前几年也发生过,杭州有员工在朋友圈里抱怨老板小气,结果被公司开除,法院判决公司做法不对,深圳有人在匿名论坛上批评公司管理混乱,法院认定这属于正常发表意见,这些案例都在提醒企业管理者,不要将员工的几句牢骚话当成严重问题,更不能用监视的心态去管人。

最终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十多万,这笔钱不算太多,但意义很大,它向所有劳动者表明,员工私下说的话,只要没有造成实际伤害,公司就不能随便拿来当作借口,同时也提醒企业管理者,管理员工要讲道理,不能动不动就开除人。

来源:李先生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