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转眼间,硅基智能已经成立8年,在周鸿祎、马化腾等业界大佬以及一众国家队的助力下硅基智能正迈向资本市场的新阶段,近期,硅基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冲击数字人第一股。
文/瑞财经 程孟瑶
2016年,谷歌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瞬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
彼时34岁的司马华鹏立刻意识到,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而是可以渗透进现实生活各个角落的工具。
怀揣在人工智能行业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对AI的独特理解,2017年7月,他再次创业,成立了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硅基智能)。
转眼间,硅基智能已经成立8年,在周鸿祎、马化腾等业界大佬以及一众国家队的助力下硅基智能正迈向资本市场的新阶段,近期,硅基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冲击数字人第一股。
站在AI风口,近年来硅基智能业绩保持高增速,但仍处于持续烧钱中,净利润连续亏损不说,营业表现与司马华鹏之前订下的目标也有差距。
公开报道显示,司马华鹏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要让硅基智能在2024年实现百亿营收,2025年实现百亿净利润,为全球提供1亿硅基劳动力。
但现实是,2024年硅基智营收6.55亿元,其中有2.35亿元应收账款;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829万元,经调整净利润为528.9万元;目前在多个行业累计部署的8万个数字人智能体,仅1亿目标的0.08%。
本次赴港,司马华鹏计划把募来的钱继续投向研发、营销和全球并购,争取进一步扩大增长规模。
01
8年累计融资8.69亿
周鸿祎、马化腾隐身幕后
硅基智能的创始人司马华鹏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常被认为是80年后一代的创业“奇才”之一。2003年6月,他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南京蓝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最终晋升为行政总裁。
之后他出国闯荡,2007年在俄罗斯成立“基于虚拟机原理的防毒防木马软件Returnil”,罕见把AI技术结合到杀毒软件里,这家公司曾获俄罗斯VTB银行投资,并在中国、芬兰、美国等地设立分公司,司马华鹏也因此在创投圈有了名,2012年-2017年,他又创立了一家移动互联网科技公司。
创始人在圈内小有名气,硅基智能自2017年7月成立之后迅速开启融资之旅,吸引了周鸿祎、马化腾入局。
2017年12月-2025年6月,硅基智能相继进行了八轮融资,拿到中财奇虎、林芝腾讯、红杉智胜、招银基金、澎湃资本等一众机构合计融资8.69亿元。
如果说中财奇虎的入股给硅基智能打开了融资大门,那么林芝腾讯的入股,可以说打通了硅基智能快速增长的资金通道,成为其后续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以及全球并购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8轮融资中,以B轮融资为分界线,前期硅基智能4轮融资规模合计才6750万元,自从林芝腾讯耗资1.15亿元参与B轮融资后,硅基智能融资规模开始显著增长,B+轮融资规模1.5亿元,C轮融高达3.37亿元,2025年5月拿到嘉兴高新2亿元D轮投资后,硅基智能整体估值来到31.5亿元,对应每股成本184.38元,是2017年12月Pre-A轮投后1.5亿元估值的21倍。
02
创始股东提前落袋
司马华鹏控股36.82%
在硅基智能估值上涨的过程中,有股东选择了提前落袋一部分股权。
比如B轮投资发生时,新进投资者林芝腾讯,除了耗资1.15亿元直接认购179.02万股新增股份,还合计从好望角、和君资本、张大勇手中收购了59.69万股股份,耗资2941.18万元,均价49.29元/股,较64.07元/股的增资价,折价23%左右。
好望角、和君资本、张大勇均为硅基智能的早期投资者,在硅基智能成立的2017年8月,三者合计出资23,152.7元,认购了23,152.7元新增注册资本,本次转让分别落袋753.68万元、1052.50万元、1135万元。
此外,在C轮投资发生时,Pre-A轮投资澎湃资本、中财奇虎、陆剑锋,合计向国新基金、新业广州、林芝腾讯、海松资本、浦信资本转让了25.50万股股股份,落袋2185万元;入股成本17.08元/股,变现均价85.34元/股。A轮投资者招银永祥基金也向关联方招银永祥基金转让了价值3000万元的股份。
截至2025年10月24日,硅基智能共有19名直接股东,创始人司马华鹏直接持股26.54%的股份,通过股份激励平台嘉兴硅语持有约10.28%投票权,为单一最大股东、实控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林芝腾讯持股16.59%,股权穿透后,林芝腾讯由马化腾、许晨晔、卢山分别持股60%、35%、5%。林芝腾讯从B轮就开始投资硅基智能,后又通过股权转让和C轮融资加注,目前是最大单一外部股东。
招银基金团体合计持股11.81%,穿透股东包括招商银行、江苏省财政厅、中国电信(601728.SH,00728.HK)、国资委;国新团体持股6.8%,穿透股东包括国新控股、浦发银行(600000.SH)、广州国资委。
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嘉兴高新、海松资本,分别持股6.35%、5.89%;此外,好望角、中财奇虎、红杉智盛、浦信资本、澎湃资本等均为公司股东。
03
8万数字打工人创收6.55亿
上半年经调整净利转正
硅基智能主要通过提供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产生收入,包括硅基智能语音、硅基数字人视频、硅基数字人直播、硅基数字人智能交互。2025年8月,公司涉足硅基全自动内容生产,并于同月开始贡献收入。
硅基劳动力的本质是数字人智能体。近年来,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为数字人智能体赋予了强大的泛化与推理能力,驱动其在文本生成、语音交互、视觉理解及多模态内容输出等方面的表现改进。数字人智能体也不再是单纯执行预设任务的工具,而是可以深度理解业务语境、无缝融入工作流程并能主动优化流程的数字员工。
直播间里的带货主播,舞台上热唱的歌手,24小时在线的客服,这些都可以被视为“硅基劳动力”。
硅基智能认为,AI不仅是一种工具,它还可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力,而且是可以运用多模态技术能力针对特定职业的劳动力,为使其区别于“碳基”人类劳动力,硅基智能创新性地将其定义为“硅基劳动力”。
然而,2019年,硅基智能推出首个AIGC数字人时,市场并未“买账”。直到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市场真正看到了大模型以及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智能体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应用潜力,硅基智能的硅基劳动力才开始批量上岗。
目前,硅基智能在电信、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累计部署超过8万个数字人智能体,标准产品设定的价格通常在5500元至2.5万元以上,成功打造包括硅基大司马、科技大司马、大司马聊科技、大司马谈科技及大司马说科技在内的大司马IP系列,全网累计获取逾1,100万关注者。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硅基智能实现营收2.23亿、5.3亿、6.55亿元、3.26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15%。据灼识咨询数据,以2024年提供数字人智能体解决方案所得收入计,硅基智能是中国最大的数字人智能体供应商,市场份额32.2%。
但营收高增长的背后,是硅基智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基本面。2022年-2024年,硅基智能研发开支从7543万元激增至1.5亿元,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算力成本支出下,报告期内,硅基智能净亏损分别为1.11亿、9590.7万元、1.12亿元、829.0万元,2022年-2024年3年累计亏损近3.19亿元,2025年上半年扣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影响后,经调整净利润扭亏,为528.9万元,经调整净利率为1.6%。
业绩亏损,硅基智能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波动,且连续净流出,累计流出2.84亿元。本次冲击港股IPO,硅基智能意在“输血”,把募来的钱继续投向研发、营销和全球并购,争取进一步扩大增长规模。截止2025年6月30日,硅基智能手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规模3.05亿元。
04
新增客户数量减少
六成收入来自中国移动
中国数字人智能体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市场规模一半以上,但市场参与者众多,除了科大讯飞、商汤、云从、云知声等AI公司,阿里云、腾讯云、字节跳动、百度、网易等等互联网大厂,凭借自身在技术、数据、用户基础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在数字人智能体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使得整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品牌认知度和推广解决方案,硅基智能不断加大在销售及营销方面的投入,包括参与或主办线下AI展览、研讨会及技术交流会等方式争夺客户,这些开支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而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业务的增长,也是侵蚀净利润的重要因素。
各期,硅基智能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851.2万元、1.10亿元、8257.0万元、2179.4万元,对应573名、1009名、680名、289名客户,通过直销渠道获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8.3%、96.1%、97.7%、98.3%,远高于经销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硅基智能新客户数量及客户总数变动较为明显,各期其新客户数目分别为515家、890家、461家、145家,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同比均大幅减少。
硅基智能表示,客户减少主要是因为公司战略性地将更多资源集中于深化与大型客户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减少对业务运营前景欠佳或资金流不稳定的客户的营销力度所致,战略调整下,硅基智能平均客户价值从2022年的38.9万元升至2024年96.4万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112.7万元,同时硅基智能的收入来源更加集中。
报告期内,硅基智能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6.4%、57.7%、78.9%、87.5%,其中客户A作为期内第一大客户,分别贡献16.6%、36.8%、64.4%、64.4%的营业收入,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双方的合作开始于2022年,客户A向硅基智能采购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将其整合至客户A自身解决方案中,随后将最终解决方案销售予其客户。
据悉,客户A为一家于2004年成立的领先电信运营商,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32亿元,总部位于北京,据此推测,该客户或为中国移动(600914.SH;00914.HK)旗下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客户A提供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的同时,硅基智能也从客户A处采购云服务及互联网连接服务,各期分别发生采购额426.6万元、1517.4万元、1106.1万元、319.8万元。
而这样的客户和供应商重叠的情形,在硅基智能客户或供应商列表中不止这一家。各期其前五大客户或供应商中,来自重叠客户兼供应商的收入分别为520万元、2370万元、5580万元、154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3%、4.5%、8.5%、4.7%;发生采购额分别为1160万元、9770万元、5450万元、4980万元,为同期采购总额的6.1%、23.6%、9.7%、18.8%。
截至2025年6月30日,硅基智能销售及营销团队由15名僱员组成,其坦言,鉴于有关惯例,公司无法保证客户会频繁或持续复购解决方案,因此吸引新客户与维持现有客户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硅基智能一般与客户签订3年期以内销售合同。
客户集中的另一面,硅基智能还面临客户延迟付款或违约的相关信贷风险。2022年-2024年,其贸易应收款项从5710.7万元升至2.32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5.95%,同期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124天。
2022年-2024年,司马华鹏的薪酬分别为126.8万元、202.9万元、127.6万元。其中,2023年薪酬较高,是因为他拿到了75.8万元花红。不过,2024年公司亏损扩大,司马华鹏拿到的花红已大幅下降至5000元。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