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医”线|青大附院援甘专家联手书写合作新篇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4:23 1

摘要:近日,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躺在手术台上的孔先生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在局部麻醉中静静感受着自己生命的重启。青大附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专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纪阳手中的导丝如绣花针般精准探入,在锁骨下静脉建立路径,随后娴熟地将起搏电极分别定位于右

近日,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躺在手术台上的孔先生保持着清醒的意识,在局部麻醉中静静感受着自己生命的重启。青大附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专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纪阳手中的导丝如绣花针般精准探入,在锁骨下静脉建立路径,随后娴熟地将起搏电极分别定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

整个操作过程流畅精准,手术仅用时50分钟便圆满成功。随着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开始工作,孔大爷原本缓慢、时有停跳的心脏重新找回了强有力的节奏。这不仅是一台手术的成功,更是青大附院跨越山海、倾情援甘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青大附院多批次“组团式”医疗帮扶甘肃,不仅将前沿的诊疗技术与精细化管理理念输入通渭等地,更致力于为这片黄土地培育一支根植本土、技术过硬的“带不走的医疗队”,让优质的医疗服务在西部落地生根,以青医智慧续写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

以心护心: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点亮生命希望

通渭县当地居民孔先生近期反复出现心慌不适,多次发生晕厥,且症状日渐加重,来到通渭县人民医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其心脏出现长达6秒的长间歇,最终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是一种可能导致心跳骤停的严重疾病,需立即进行干预治疗。

面对这一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正在当地进行医疗帮扶的纪阳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会诊,带领当地心内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了“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方案。这种手术能通过精准起搏,有效缓解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显著降低猝死风险。在纪阳的精准操作和全程指导下,当地心内科团队紧密配合,手术流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从建立锁骨下静脉穿刺路径,到起搏电极精准定位,再到关键参数测试,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深厚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这既是对医生技术的考验,也是对患者心理的关怀。

术后,孔先生顺利回到病房,当日即可下床自如活动,他此前偏慢的心率在术后迅速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前反复出现的头晕症状明显缓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随之好转。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通渭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的首例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标志着该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更是“精准医疗”理念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成功实践。从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方案制定,从精湛技术到人文关怀,每一步都体现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术后第一时间,纪阳来到病房细致询问患者状况,家属诚挚的感谢之声,既是对帮扶专家深厚专业能力与人文情怀的高度认可,也是对“组团式”医疗帮扶推动通渭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扎实提升的双重肯定。

多线并进:“组团式”援甘团队播撒技术火种

就在纪阳带领通渭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开展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同时,青大附院派出的多批次“组团式”援甘团队,在甘肃省定西、陇南等地的多家医院同步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医疗帮扶工作,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播撒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

在通渭县人民医院,队长王国磊持续推进“12345”帮扶计划,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协助制定医院发展规划,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口腔科专家赵红梅开展数字化微创瓷贴面修复新技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病案管理专家刘欣悦系统提升病历质控水平,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规范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赵倩通过重点带教、下乡义诊,提升了基层呼吸疾病诊疗能力。

在陇南市文县第一人民医院,另一支青大附院援甘团队也在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乳腺病专家王圆媛成功开展当地首例乳腺肿物扩大切除修复术及乳腺癌靶向治疗,解决了患者跨省就医难题;麻醉科专家孔欣园创新开展喉镜辅助下喉罩置入术,提升了困难气道处理能力;中医科专家毛峪泉聚焦文县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优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引入“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技术和“浮针”疗法,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每一位援甘专家都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授人以渔”,通过手术带教、床旁教学、病例讨论、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系统提升受援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思维与实操能力,为当地培养着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他们将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山海有情:青医智慧谱写西部健康新篇章

从一台精准的起搏器手术到一个医院的综合提升,从一名专家的技术输出到一支团队的系统帮扶,青大附院“组团式”援甘正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西部医疗事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刻转变。

近年来,青大附院援甘团队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当地多项技术空白;通过师徒跟班形式带教骨干医师及管理人员,选派医护骨干到青大附院进修学习,推动当地医护人员临床思维与操作能力双提升。不仅如此,帮扶团队还组织专家深入偏远乡镇和敬老院开展义诊活动数十场,服务群众近千人,让偏远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援甘团队在管理理念、学科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成功植入“青医基因”,帮助当地医院实现内涵式发展。如今,在青大附院的帮扶下,通渭、文县等地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这正是“组团式”帮扶践行使命、服务人民健康的最好体现。跨越千里,医心相牵。青大附院将把党的温暖和东部地区优质的医疗资源,以前沿的技术理念、真挚的人文关怀,深深根植于甘肃的黄土地中。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帮扶,更是一场东西协作、共护健康的时代实践。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