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玉溪卷烟厂的老厂房里,褚时健经常在车间里手把手教工人操作新设备,休息时,年轻的女儿褚映群经常会跑来,父女俩就坐在车间外那棵老榕树下,吃着简单的午饭。那是他奋斗的起点,也是父女间最珍贵的记忆。
1996年底,褚时健崩溃的对调查人员说:“有什么事冲我来,别搞我的家人!”1个月前,他唯一的女儿褚映群在河南看守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79年,玉溪卷烟厂的老厂房里,褚时健经常在车间里手把手教工人操作新设备,休息时,年轻的女儿褚映群经常会跑来,父女俩就坐在车间外那棵老榕树下,吃着简单的午饭。那是他奋斗的起点,也是父女间最珍贵的记忆。
到了80年代末,玉溪卷烟厂已成了行业神话,但成功的代价,是日益增长的风险与压力。后来褚映群结婚生子,依然坚持每周回娘家,她心里放心不下父亲,不止一次明里暗里地提醒父亲:“爸,你都累了这么多年,该歇歇了,退休后我陪你到处走走。”
或许作为旁观者的她,早已预见了风暴,却无法拉住父亲雄心勃勃的脚步,她只能反复地警告父亲。然而,褚时健对女儿的提醒,每次都是笑着摆手,转头又钻进车间,盯着生产线琢磨优化方案,他那时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顺下去,却没料到,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事业的崩塌只是其中一样,让他难受的是家人受牵连。1994年,一封突如其来的举报信,女儿褚映群和妻子都被带走调查,当时他正在主持一场重要的商务谈判。挂掉电话的那一刻,他的脸色瞬间惨白,双手微微发抖,可看着满座的合作伙伴,他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地完成了谈判。
散场后,他独自回到办公室,反手锁上门,从抽屉里拿出那张全家福,照片里,女儿笑靥如花,褚时健盯着照片,喃喃自语:“映群,爸一定想办法救你。”
对于被调查这件事,褚时健虽然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表现得很镇定,但心里还是有点慌。毕竟,他当时可是红塔集团的掌权人,因为手里的香烟批条,无意中得罪了不少人,大家背地里都想拉他下马,现在有个这么好的由头,大家闻风而动也正常。
可褚时健终究没能护住女儿,1996年,女儿在看守所自尽的消息传来,褚时健一夜白头。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老泪纵横:“是我害了她。”这四个字,承载了一个父亲多少的悔恨与绝望。
1999年,审判庭上,法庭上,他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头发一丝不苟,脊梁挺得笔直,没有辩解,也没有落泪,独自承受了所有的判决,唯有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他的痛苦。旁听席上,妻子马静芬哭得撕心裂肺,几乎晕厥过去,褚时健扛下了一切,却永远失去了想保护的人。从烟草大王到阶下囚,从巅峰跌落谷底,中间隔着的,是女儿的性命,家破人亡的痛苦,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
所有人都觉得,褚时健的人生,到此为止了,但故事,并没有在这里结束。
2002年,74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那就是去哀牢山,承包2400亩荒地,种橙子。亲友好友劝他安享晚年,他只是沉默地摇头,自从他出狱后,家人的生活艰难,有时候还要靠别人救济,看着这一切的褚时健心里酸涩,他必须要做点什么来保证家人的生活。虽然女儿不在了,但外孙女还在,他得让妻子和外孙女都过上好日子,这样才能减轻心里对女儿的愧疚。创业初期很艰难,没有资金,他就四处筹借;没有技术,他就反复试验;没有工人,他就自己带头干;他和工人一起住窝棚,喝山泉,白天顶着烈日挖坑种树,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研究种植技术.......工人劝他多休息,他总是笑着说:“我怕闲着,一闲下来,人就真垮了。”
2012年,褚橙火了,不仅因为味道好,更因为它背后的故事。人们吃着橙子,品味到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低谷重生的力量,励志橙的名号很快传遍全国,一箱箱橙子从哀牢山运往全国各地,74岁创业的褚时健,85岁时再次赚得亿万身家。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指着果园里的一棵老橙树说:“你看这棵树,经历过三次冻害,主干都枯了,所有人都以为它死了,可它从根部发出了新芽,现在照样结果,人也是这样,只要根还在,只要不服输,就没有活不成的道理。”绝境从来打不倒强者,只要不服输,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3、结语2019年,褚时健安详离世,从烟草大王到阶下囚,从家破人亡到橙王传奇,褚时健的一生,起起落落,跌宕起伏,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却从未向命运低头。
他晚年常说:“我这一生,最怕闲着。”或许,唯有不停地劳作,才能暂时忘却那刻骨的伤痛。女儿的离世,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但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女儿的承诺:好好活着,活出个人样。所谓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总能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前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橙也好,苦也罢,每一步,都算数。如果当年褚时健听了女儿的话急流勇退,或许结局会不一样,你觉得呢?
来源:云淡风轻a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