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圈里,有人下班做直播,有人凌晨还在赶稿,还有人一口气报了三个赚钱培训班。我也一度焦虑,想着自己是不是“太安于现状”,是不是“再不折腾就晚了”。
这两年,副业的声音太响了。
朋友圈里,有人下班做直播,有人凌晨还在赶稿,还有人一口气报了三个赚钱培训班。
我也一度焦虑,想着自己是不是“太安于现状”,是不是“再不折腾就晚了”。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
不是人人都适合副业,真正适合自己的,是能坚持下去的方式。
我没有副业,也没买彩票中大奖,只是安安稳稳地上班,再加上一本账本和一些生活习惯,
就这样,我在40多岁,悄悄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是一名普通上班族,工资不算高,也没背景资源。
以前总觉得“光靠主业,怎么可能存下钱”,可真开始记账后,我才发现:
不是收入不够,是花得太随意。
从记账的第一天起,我才看清自己那些“看不见的钱”:
外卖一单30元,一个月花了800多不记得什么时候买的衣服,堆了好几抽屉超市顺手带回的“囤货”,一半根本没吃完以前我总说“没钱”,其实是不知道钱花去哪了。
记账久了,我的消费习惯开始变了。
奶茶戒了,自己泡茶更安心外卖少了,提前备菜反而吃得健康衣服不买爆款,专挑经典、百搭、舒服的刚开始朋友笑我“太抠”,但我心里越来越清楚:
省下来的钱,不是委屈自己,而是成全未来的自己。
我没有“翻倍收入”的神话,但我能做到不乱花、不冲动、不攀比。
一笔笔算清楚,哪怕每月只多出1000块结余,三年下来,也能是一笔大钱。
人越焦虑,就越容易做错决定。
真正踏实的积累,是建立在对自己生活节奏的掌控上。
我定了三条“穷人守则”:
固定支出清单写清楚(房租、水电、伙食费)每月工资到账,第一笔就转入“储蓄账户”刷卡前问自己:“这东西,是真的需要吗?”听起来没什么技巧,但靠这三条,我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整整10万元存款。
不是暴利,不是奇迹,就是一点点,不动声色地积累。
我不再焦虑朋友圈的“副业捷报”,
因为我知道,我在过一种有方向、有节奏、有安全感的生活。
下班回家,不用赶通宵写副业文案;
周末泡壶茶,翻翻账本和书本,我也觉得岁月静好。
靠主业+记账,我攒下的,不只是钱,
还有一种稳定、内心踏实的生活感。
我不追风口,不求暴富,只想稳稳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
没有副业,我一样能存钱;
没靠运气,我也拥有了自己的一份“底气”。
存下第一桶金后,我更不想回到“月光”的日子了。
你有在坚持记账吗?
你是否也觉得副业焦虑压得人喘不过气?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存下第一笔钱的故事,我们一起做个“安静却坚定”的积累者。
来源:说书闻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