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把那封辞职信拍在总监David桌上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我把那封辞职信拍在总监David桌上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是真的安静。
连他那台永远嗡嗡作响的MacBook Pro,似乎都瞬间收敛了风扇的噪音。
他甚至没抬头。
就那么盯着他的屏幕,好像上面开出了花儿。
我站着,像个傻子。
辞职信是我昨天晚上用最冷静的文字写成的,打印在最厚实的A4纸上,为的就是这一刻的仪式感。
我以为会有惊愕,有挽留,哪怕是虚情假意的。
结果什么都没有。
空气里只有他身上那股昂贵的雪松味香水,和我胸腔里憋着的一口浊气。
“放那儿吧。”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平得像一杯隔夜的白开水。
我深吸一口气,把那口气咽下去,转身就走。
没有一句“再见”,也没有一句“谢谢”。
我们之间,早就没什么好谢的了。
我在“创新未来”干了三年。
从一个愣头愣脑的管培生,做到现在能独当一面的高级市场经理。
我熬过的夜,加过的班,掉过的头发,比David见过的客户都多。
我一手带起来的项目,成了公司的明星产品,发布会上,站在聚光灯下的是他。
我磨破嘴皮子谈下来的渠道合作,庆功宴上,端着酒杯接受祝贺的是他。
我的功劳,是他的。我的苦劳,还是他的。
我呢?
我是他PPT里那个“and team”。
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上周的晋升名单。
和我同期进来,业务能力被我甩开三条街的同事,升了。
理由是,他“大局观好,善于协同”。
我去找David理论。
他靠在他人体工学的椅子里,慢悠悠地转着一支万宝龙的笔。
“林薇啊,你能力很强,这个我们都承认。”
“但是,”他顿了顿,那个“但是”像一枚毒针,精准地扎进我的心脏,“你有时候太aggressive了,不懂得团队合作,要多向别人学习。”
我当场就笑了。
我aggressive?
我一个人扛着KPI往前冲,后面一群人等着分果果的时候,怎么没人说我aggressive?
我为了一个方案跟客户据理力েশন,拿下合同的时候,怎么没人说我aggressive?
说白了,就是功高震主,还不听话。
我懂了。
彻底懂了。
所以,我走了。
离职流程办得异常顺利,快得让我恍惚。
人事、财务、行政,一路绿灯,好像生怕我多待一秒钟。
交接工作时,我带的徒弟,那个刚毕业一年的小姑娘,眼睛红红地看着我。
“薇姐,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我还能怎么办?
我拍拍她的肩膀,说:“好好干,保护好自己。”
这是我唯一能给的忠告。
最后一天,我收拾好我那个小小的工位,只带走了一个马克杯和一盆快被我养死的绿萝。
我走出“创新未来”大楼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
玻璃幕墙反射着下午四点的阳光,刺得我眼睛发酸。
再见了,我的青春。
也再见了,那个傻乎乎的自己。
我以为故事到这里,就是一个打工人黯然离场的普通结局。
我错了。
真正的“高潮”,在我离职后的第三天晚上。
我正在家里吃泡面,刷朋友圈。
然后,我看到了。
是David发的。
一张九宫格,C位是一张巨大的蛋糕。
上面用红色的果酱写着:“祝林薇前程似锦(滚蛋快乐)”。
括号里的字小一点,但足够清晰。
背景是我们部门的大合照,每个人都笑得花枝乱颤。
David站在最中间,一手搂着那个新晋升的经理,一手比着V。
他的配文是:“Team building!团队里送走了一位‘战友’,气氛空前团结!加油,创新未来的兄弟姐妹们!”
我的血一下子冲上了头顶。
手指都在抖。
我死死地盯着那张照片,想从那些熟悉的笑脸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伪装或不忍。
没有。
他们是真的开心。
我带过的徒弟,那个为我流泪的小姑娘,也笑得很甜,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原来,那天的眼泪是假的。
原来,我所以为的并肩作战,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原来,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个碍事的、早く滚蛋了才好的存在。
“嗡嗡——”
手机震动,是前同事群。
有人把David的朋友圈截图发到了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哈哈哈哈,David总监太敢了!”
“滚蛋快乐,笑死我了!”
“说真的,林薇走了,办公室的低气压都没了。”
“就是,天天摆着一张臭脸给谁看啊,以为自己多牛逼。”
“她那脾气,谁受得了?也就David总监脾气好。”
……
我一条一条地翻着。
那些ID,有的我请他们喝过奶茶,有的我帮他们改过方案,有的在我加班时还假惺惺地送来一句“辛苦了”。
现在,他们都在庆祝我的离开。
像庆祝一场瘟疫的终结。
我没说话。
默默地退出了那个群。
然后,我把那碗吃到一半的泡面,连汤带面倒进了垃圾桶。
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胃里像塞了一块冰,又冷又硬,硌得我生疼。
我不是没想过他们会在背后议论我。
但我从没想过,他们会用这样一种公开羞辱的方式,来宣泄对我的不满。
这已经不是职场恩怨了。
这是人格侮辱。
我关掉手机,把自己扔进沙发里,盯着天花板。
眼睛很干,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地叫嚣。
你们会后悔的。
我发誓,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电话。
一个陌生的号码。
“喂,请问是林薇女士吗?”
声音很温和,很有礼貌。
“我是。”
“您好,这里是‘星光科技’,我们HR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了您的简历,觉得您非常优秀,不知道您现在是否在看新的工作机会?”
星光科技。
这个名字我当然知道。
它是“创新未来”在国内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一家这几年异军突起的新锐公司,势头非常猛。
我心里咯噔一下。
这算什么?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是的,我刚离职。”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那太好了!我们市场部总监陈总想跟您聊一聊,不知道您明天上午有时间吗?”
“有。”
我回答得斩钉截铁。
挂了电话,我立刻从沙发上弹起来,冲进卧室,打开衣柜。
我要找出一套最专业的“战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面试。
这是我的战争。
星光科技的办公室在城市的另一端,一个崭新的科技园区里。
跟“创新未来”那栋老旧写字楼比起来,这里简直是天堂。
开放式的办公区,巨大的落地窗,随处可见的绿植和懒人沙发。
空气里都飘着一股自由和活力的味道。
连前台小姐姐的微笑都比我们公司的真诚三个度。
带我进去的HR递给我一瓶巴黎水。
巴黎水。
在“创新"未来”,我们喝的是桶装水,有时候没水了,还得自己吭哧吭哧去换。
细节决定成败。
我在心里默默地给星光科技加了十分。
会议室里,一个男人已经坐在那里等我了。
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裤,戴一副黑框眼镜,气质儒雅。
没有David那种刻意营造的精英范儿,但眼神很锐利。
“林薇,你好,我是陈宇。”他站起来,主动朝我伸出手。
我握住,他的手温暖而有力。
“陈总,您好。”
我们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开门见山。
“我看过你的简历,也了解过你之前在‘创新未来’负责的几个项目。”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坦白说,我很惊讶。以你的能力,为什么会离开?”
这个问题,正中我的下怀。
但我不能表现出任何个人情绪。
我是一个专业的职场人。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和公司能提供的平台不太匹配。”我给出了一个官方得不能再官方的回答。
陈宇笑了。
“林薇,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创新未来’那套论资排辈、靠关系上位的风气,在圈子里不是秘密。你这样的人才,在那样的环境里,出头很难。”
我没想到他会说得这么直白。
我有点愣住了。
他继续说:“我不需要你给我讲那些场面话。我只想知道,你对市场有什么看法?对你的老东家,你有什么看法?对我们星光科技,你又有什么看法?”
他的目光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我所有的伪装。
我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我决定赌一把。
赌他的真诚。
“陈总,既然您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身体微微前倾,开始了我准备了一整晚的“表演”。
我从“创新未来”的产品策略讲到它的渠道弊病,从它的市场推广模式讲到它的内部管理混乱。
我没有添油加醋,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事实和数据。
我把我这三年来所有的观察、思考、以及那些被David扔进垃圾桶的建议案,全都摊开在了他面前。
我说得口干舌燥,他听得聚精会神。
全程,他没有打断我一次,只是偶尔点点头,或者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关键词。
等我说完,足足过了一个小时。
我端起那瓶巴黎水,猛灌了几口。
他看着我,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精彩。”
他说。
“林薇,你说的这些,比我们花了几十万请咨询公司做的分析报告,还要深刻,还要一针见血。”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那么,你觉得,如果星光科技要彻底击败创新未来,应该从哪里下手?”他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我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
“用户心智。”
“创新未来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老了。他们的产品、营销、思维,全都停留在了五年前。他们还在用高舉高打的方式教育市场,而现在的用户,早就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海绵了。”
“他们需要的是参与感,是共鸣,是‘我觉得你懂我’。”
“星光科技的优势在于年轻,在于快。我们应该放弃跟他们在传统渠道硬碰硬,而是用更灵活、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去抢占他们的心智。做内容,做社群,做IP联名……”
“把他们那套陈腐的‘精英叙事’,彻底打碎。”
我说完,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陈宇看着我,看了很久。
久到我以为自己是不是说得太过火了。
然后,他笑了。
“林薇,欢迎加入星光科技。”
他说。
“你的职位是市场战略总监,直接向我汇报。薪资,在你上一份工作的基本上,翻倍。”
我大脑宕机了三秒钟。
市场战略总监?
翻倍的薪资?
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
“另外,”陈宇补充道,“我需要你尽快入职,我手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需要你来主导。”
“什么项目?”我下意识地问。
他神秘地笑了笑。
“一个代号叫‘北极星’的项目。”
“等你入职了,我们详谈。”
我几乎是飘着走出星光科技大楼的。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拿出手机,想给谁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翻遍了通讯录,却发现,我好像没什么人可以分享。
最后,我点开了那个九宫格的朋友圈。
David那张志得意满的脸,还在那里。
我笑了。
把手机揣回兜里。
不着急。
我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入职星光科技的第一周,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高速旋转的滚筒洗衣机里。
太快了。
所有的一切都太快了。
这里的会议,半个小时就能解决问题,绝不拖到三十一分钟。
这里的邮件,五分钟之内必有回复。
这里的同事,走路都带风,讨论问题直接、高效,没有一句废话。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星光科技能在短短几年内,把“创新未来”这种老牌公司打得节节败退。
因为他们活在未来。
而“创新未来”,还停留在过去。
陈宇没有食言。
我入职的第二天,他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小黑屋会议。
参会的只有五个人,都是星光科技最核心的高管。
这就是传说中的“北极星”项目组。
陈宇打开投影,屏幕上只出现了一行字。
“Project Polaris: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收购?
我心里一惊。
然后,第二个logo跳了出来。
是“创新未来”的logo。
我瞬间明白了。
星光科技,要收购创新未来。
我的老东家。
我看向陈宇,他正平静地看着我。
“没错,林薇,这就是我急着让你加入的原因。”
“我们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创新未来的收购。而你,将作为这个项目的前期核心成员,负责对创新未来的业务价值和市场风险进行评估。”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们。”
我感觉自己的血液开始沸腾。
这算什么?
这是老天爷亲自把复仇的刀,递到了我的手里。
让我亲手,去解剖我的仇人。
还有比这更爽的剧本吗?
“我没问题。”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我只有一个要求。”
“你说。”
“整个收购过程,我需要全程保密我的身份。在尘埃落定之前,我不想让创新未来的任何人,知道我参与了这件事。”
陈宇笑了。
“我懂。”
“有时候,惊喜要留到最后,才最精彩。”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活得像个间谍。
白天,我是星光科技的市场战略总监,带着我的新团队,制定着各种看起来“正常”的市场计划。
晚上,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对着一堆堆的资料和数据,疯狂地分析、建模、写报告。
我把我这三年来积攒的所有“怨气”,全都转化成了工作动力。
创新未来的每一个产品,我都了如指掌。
它的优点,它的缺点,它的命门在哪里,我比David都清楚。
我能精准地预测出它下一个季度的财报数据会有多难看。
我能清晰地画出它哪些业务线是在烧钱续命,哪些是虚假繁荣。
我甚至能通过分析它的客户流失率,推算出它资金链断裂的具体时间点。
我写出的评估报告,厚得像一本字典。
当我把它交给陈宇的时候,他看我的眼神,像在看一个怪物。
“林薇,你真是个天才。”他由衷地赞叹。
“不,”我摇摇头,“我只是一个合格的前员工。”
一个被他们亲手逼走的前员工。
这一个月里,我也偶尔会从一些还在联系的供应商那里,听到关于“创新未来”的消息。
据说,他们最近的日子很难过。
几个大项目接连失利,资金周转不开,已经开始拖欠供应商的款项了。
David最近的脾气很暴躁,几乎天天在办公室里骂人。
那个靠“大局观”晋升的经理,捅了个大篓子,让公司损失了一笔不小的订单,现在天天夹着尾巴做人。
我听着这些消息,心里没有太大的波澜。
只是觉得,这一切都发生得理所当然。
一个靠内斗和排挤来维持“团结”的公司,一个靠打压人才来凸显领导“英明”的团队,怎么可能走得远?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我,只是提前离开了那座即将崩塌的雪山。
收购谈判进行得很顺利。
或者说,是星光科技单方面的碾压。
当陈宇把我的那份评估报告的核心观点,不经意地抛给创新未来的谈判代表时,对方的脸色当场就白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在我看来,不过是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水沟。
他们沾沾自喜的“核心资产”,在我看来,都是需要立刻甩掉的包袱。
星光科技的律师和财务团队,像一群饥饿的狼,把创新未来那点可怜的家底,撕扯得七零八落。
最终,创新未来的董事会妥协了。
他们接受了一个低到尘埃里的收购价格。
因为他们没得选。
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
消息公布的前一天晚上,陈宇把我们“北极星”项目组的人叫到一起,开了个小型的庆祝会。
他举起酒杯。
“各位,辛苦了。”
“明天开始,‘创新未来’这个名字,将成为历史。”
“我们,才是未来。”
大家都在欢呼,碰杯。
我端着酒杯,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却异常平静。
复仇的快感像潮水一样退去,留下的是一片空旷的沙滩。
我忽然觉得有点没意思。
我折腾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看David他们那副惊愕后悔的嘴脸吗?
可现在,我好像已经不在乎了。
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站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我的眼里,不应该只有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
陈宇走到我身边,碰了碰我的杯子。
“在想什么?”
“在想,明天我该用什么表情,去见我的老同事们。”我自嘲地笑了笑。
“用你现在的表情就很好。”
陈宇说。
“平静,自信,还有一点点……悲悯。”
“你已经赢了,林薇。当你不再把他们当成对手的时候,你就彻底赢了。”
我愣住了。
是啊。
我为什么还要在乎他们的反应?
他们已经不配做我的对手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
星光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全资收购“创新未来”。
消息像一颗炸弹,在整个行业内引爆。
与此同时,我接到了陈宇的通知。
“林薇,准备一下,一个小时后,我们一起去‘创新未来’的办公室。”
“从今天起,你将作为整合小组的负责人,全面接管创新未来的市场部。”
“去见见你的老朋友们吧。”
我挂了电话,走到我的落地窗前。
楼下,车水马龙。
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我的西装外套。
镜子里,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自己。
眼神坚定,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是时候了。
该回去看看了。
一个小时后,我跟着陈宇,踏进了那栋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写字楼。
还是那股陈旧的味道,混合着地毯清洁剂和中央空调吹出的霉味。
一切都没变。
但一切又都变了。
我们一行人走进“创新未来”的办公室时,整个空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呆呆地看着我们。
他们的表情,像是集体看到了鬼。
尤其是,当他们的目光落在我身上的时候。
我能看到他们眼中的震惊、错愕、不解,以及……恐惧。
我平静地扫视了一圈。
那些曾经在群里嘲笑我“滚蛋快乐”的面孔,此刻一个个都煞白如纸。
那个为我“流泪”的徒弟,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的目光,最后落在了David的办公室门口。
他正站在那里。
曾经意气风发的David总监,此刻看起来像是老了十岁。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涣散,身上那件昂贵的定制西装,也显得皱巴巴的。
他死死地盯着我,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我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一个礼貌而疏离的微笑。
陈宇走到办公室最中间,拍了拍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大家好,长话短说。”
“从今天起,创新未来正式成为星光科技的一部分。我是星光科技的陈宇,也是你们未来的新老板。”
“这位,”他侧过身,把我让到他身边,“是林薇,你们应该都认识。”
“从现在开始,她将担任市场部的整合总监,负责后续所有的业务交接和人员安排。”
“希望大家,好好配合她的工作。”
陈宇的话音刚落,人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我身上。
这一次,里面多了几分敬畏和讨好。
我能感觉到,我的后背挺得笔直。
这大概是我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了。
“好了,大家先继续工作。林薇,你跟我来。”
陈宇说完,转身走向David的办公室。
我跟在他身后。
我们三个,在这间曾经让我感到无比压抑的办公室里,形成了诡异的对峙。
David像一尊失去灵魂的雕像,僵硬地坐在他的椅子上。
“David,”陈宇的声音很平静,“公司的情况,我想你已经清楚了。”
“根据收购协议,我们需要对现有的人员架构进行优化调整。”
“考虑到你对公司‘卓越’的贡献,我们决定……”
陈宇拉长了声音。
我看到David的喉结紧张地滚动了一下。
“……给你一个体面离开的机会。”
David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你……你们不能这样!”他猛地站起来,“我是公司的元老!我为公司流过血,出过力!”
“David总监,”我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据我所知,公司最近几个季度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滑。您主导的几个大项目,也都以亏损告终。”
“您所谓的‘流血出力’,是指在庆功宴上喝酒,还是在朋友圈里庆祝员工离职?”
我的话像一把刀,精准地戳在他的痛处。
他猛地转向我,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林薇!你这个……你这个叛徒!是你!一定是你搞的鬼!”
他歇斯底里地吼道。
我笑了。
“David总监,现在应该叫你David。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商场如战场,收购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星光科技看中的,是创新未来手里的一些技术专利和渠道资源,仅此而已。”
“至于你,”我顿了顿,看着他那张扭曲的脸,“你在我们的收购评估报告里,价值是负数。”
“什么意思?”他愣住了。
“意思就是,你的存在,对于公司来说,是负资产。你的管理能力,你的决策水平,不仅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还在持续不断地带来亏损。”
“所以,让你离开,是我们止损的第一步。”
我把话说得云淡风egiht,每一个字,却都像一颗子彈,射进他的身体里。
他彻底瘫软了下去,跌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
我不想再看他这副可怜的样子。
“陈总,如果没什么事,我想先去跟团队开个会。”我轉身對陳宇說。
“去吧。”陈宇点点头,“这里交给我。”
我走出那间办公室,深吸了一口气。
外面的大办公区,依旧安静得可怕。
所有人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我。
我走到我曾经的座位旁,那个位置现在空着。
我拍了拍手。
“市场部的全体成员,五分钟后,到大会议室开会。”
我的声音不大,但很有穿透力。
没有人敢不动。
五分钟后,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像是在等待审判。
我站在投影幕布前,环视了一圈。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我的开场白,简单直接。
“我知道,大家现在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公司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裁掉。”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裁员,是肯定会有的。”
我话音一落,下面一片骚动。
我抬手,示意他们安静。
“但是,裁掉的是谁,留下的是谁,标准只有一个。”
“价值。”
“在座的各位,你们每个人,过去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未来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我这里,有一份详细的数据报告。”
我按了一下遥控器,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一张复杂的表格。
上面是每个人的名字,以及对应的KPI完成率、项目贡献度、客户满意度等一系列数据。
是我花了好几个通宵整理出来的。
“我不会听任何人的解释,也不会看任何人的资历。”
“我只看数据。”
“数据好的,留下,并且会得到比以前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
“数据差的,对不起,公司不养闲人。”
“从今天开始,我们只有一周的过渡期。一周后,我会公布最终的人员名单。”
“现在,还有谁有问题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我看到那个新晋升的经理,脸都绿了。他的数据,在表格里排在倒数第一。
我也看到了我的那个“徒弟”,她的数据还不错,不好不坏,处于安全区的边缘。她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祈求。
我没有理会。
在职场上,同情心是最廉价的东西。
我给过她机会。
是她自己没有珍惜。
“如果没有问题,那就散会吧。”
“从现在开始,我需要你们每个人,都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毕竟,”我笑了笑,“你们的新老板,可不是一个像David总监那样‘脾氣好’的人。”
说完,我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个团队里,再也不会有庆祝我“滚蛋快乐”的声音了。
他们只会害怕我。
这就够了。
整合的过程,比我想象中要顺利,也比我想象中要残酷。
一周后,我公布了裁员名单。
市场部原有的三十个人,被我砍掉了三分之一。
那个靠“大局观”上位的经理,第一个被请走。
他来找我闹,说我不公平,说他为公司付出了青春。
我只回了他一句:“你的青春,不值钱。”
我的那个“徒弟”,也被我放在了待观察名单里。
我找她谈话。
她哭了,跟我道歉,说她当初是被逼的,是David要求所有人必须去庆祝。
我看着她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心里毫无波澜。
“职场不是幼儿园,没人会管你是不是被逼的。”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你当初选择了站队,选择了合群,选择了嘲笑一个曾经带过你的人。现在,你就要承担这个选择的后果。”
“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证明你不是一个只会哭和站队的花瓶。如果做不到,你也可以走了。”
她哭着跑出了我的办公室。
我不知道她能不能挺过这三个月。
但这已经不是我需要关心的问题了。
David最终还是自己提交了辞呈。
他走的那天,没有跟任何人告别。
我从办公室的窗户里,看到他落寞的背影,消失在楼下的车流里。
我没有感到一丝快意。
只是觉得,世事无常。
一个月后,原创新未来的市场部,已经彻底换了一番模样。
我从星光科技调来了一些精兵强将,也从留下的老人里,提拔了几个真正有能力、肯干事的人。
整个团队的氛围,焕然一 new。
不再有办公室政治,不再有推诿扯皮。
所有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疯狂地运转着。
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策划并执行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营销战役。
我们放弃了“创新未来”过去那种老套的广告轰炸模式,转而聚焦内容和社交媒体。
我们和几个顶流的KOL合作,做深度内容植入。
我们在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上,发起了一系列有趣的话题挑战。
我们甚至办了一场线上音乐节,把我们的产品和潮流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效果是爆炸性的。
我们的新产品,上线当天就卖断了货。
我们的品牌声量,在一个月内翻了五倍。
“创新未来”这个曾经老气横秋的品牌,在我的手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庆功宴上,陈宇特意从总部赶来。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举起酒杯,对我说:
“林薇,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你不是‘北极星’,你是‘启明星’。你点亮了我们所有人的希望。”
那一刻,我看着台下那些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庞,看着他们眼中对我的信任和崇拜。
我忽然明白了陈宇当初说的那句话。
当你不再把他们当成对手的时候,你就彻底赢了。
我赢了。
不是因为我报复了David,不是因为我收购了老东家。
而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一个更强大、更自信、也更宽广的自己。
我终于可以,跟那个曾经在深夜里为不公而哭泣的女孩,好好地告个别了。
后来,我听说David去了一家小公司,还是做市场。
但那个圈子很小,我的名字,已经成了他绕不开的噩梦。
据说,他再也没能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
而那个被我留下观察的徒弟,竟然真的挺过了三个月。
她变得异常努力,像变了一个人。
三个月后,她拿着一份漂亮的业绩报告来找我。
我签了字,让她转正。
她走的时候,对我说:“薇姐,谢谢你。”
我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不知道她谢的是我给了她机会,还是谢我让她看清了现实的残酷。
或许,都有吧。
又过了一年,在我的带领下,新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做到了行业第一。
远远地把所有对手,都甩在了身后。
我成了这个行业里一个不大不小的传奇。
很多人想挖我,给我开出了天价的薪酬和期权。
我都拒绝了。
因为在星光科技,我找到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尊重,信任,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有一天,我加班到很晚。
走出公司大楼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我抬头,看到了满天的星光。
我想起了我离开“创新未来”的那个下午。
同样是独自一人,同样是看着眼前的城市。
心情,却已是天壤之别。
我拿出手机,点开那个尘封已久的朋友圈。
David发的那条九宫格,早就不见了。
或许是他自己删了,或许是设置了权限。
都不重要了。
我编辑了一条新的朋友圈。
只有一张照片。
是我站在我宽大的办公室落地窗前,背后是整个城市的璀璨夜景。
配文是:
“谢谢你,曾经看不起我。”
“是你,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发完,我收起手机,走进夜色里。
我知道,我的路,还很长。
但这一次,我不再是一个人。
我的身后,有星光。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