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异性之间,不管是夫妻还是情人,还是知己,但凡一辈子都相爱的,都有意无意用到了以下两种保鲜方法。
客流三天讨嫌,鱼放三天发臭。
人与人相处,时间长了,就彼此腻烦了,矛盾,争吵,接踵而至。
有人发明了保鲜膜,做冷冻,可以让鱼保鲜时间长一点。
同样,关系保鲜,也有秘诀。
异性之间,不管是夫妻还是情人,还是知己,但凡一辈子都相爱的,都有意无意用到了以下两种保鲜方法。
第一种:日常,可分享。
好的关系,往往是聊出来的,什么都可以聊。
废话,可以没完没了地说。日常的点点滴滴,都恨不得告诉对方。
分享,有三个好处。
1.让对方全面地知道自己。
2.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充分对人信任。
3.彼此透明化,才更多的心有灵犀。
一旦废话没有了,说明关系就开始变质。彼此不聊了,感情就开始冷淡。如果一两年不聊天,可能变得形同陌路。
一旦把隐私的东西都隐藏起来,那失去了彼此的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开始疏离,甚至厌恶。
在唐朝时,有一个叫薛涛的女子,父亲过世之后,做了歌姬。
有一天,她给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献艺,受到韦皋的青睐。在韦皋的帮助下,她脱了乐籍,并且以幕僚的身份,留在韦皋的身边。
一开始,薛涛工作兢兢业业,也什么都会和韦皋说。
工作期间,有人送礼给薛涛,以此来换取关于韦皋的一些信息,或者让薛涛给自己在韦皋面前,多举荐。
“拿人手软”,薛涛开始瞒着韦皋,收取好处。事情败露之后,韦皋把薛涛贬到松洲。
薛涛去松洲的路上,吃尽苦头。为了挽回感情,路上写下十首著名的离别诗,把内心的感受,想说的话,都火速送给韦皋。
两个人的关系才重修旧好。
从什么都互通有无,到隐瞒,关系就变糟糕了;再次强烈分享,关系就慢慢变好了。薛涛和韦皋的经历,足矣说明,分享要经常,更要见到心底。
有人说:“分享欲,是亲密关系里最高级的浪漫,也是枯燥人生里最长情的告白。”
分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请你,介入到我的世界。
“今天工作,被上司批评了,就因为某个同事背后捣鬼。”
“没想到,某的店铺里的东西,贵得离谱。”
“孩子上学,不打伞,说都说不到。”
“有个笑话,我一定要告诉你。”
反正有想到什么,遇到什么,难受什么,担心什么,计划什么,都第一时间想分享给对方。也不要担心对方不听,不回应。这样的情感,最真实。
当然,分享欲一定是双方的,不是单方面的。如果单方面分享,对方沉默,那分享欲会消失。
你一言我一语,说不完的话,就是断不了的情。
第二种,人生,常别离。
鱼可以放到冰箱里保鲜。情感也是可以的。
太热烈的情感,会让人很难受,就像纠缠一样。
因此我们要常常给情感降温。设立一个无形的冰箱——离别。
正所谓,距离产生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
在唐朝,还有另一个女名人“李季兰”。
她几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庵堂去修行。父亲固执地认为她会滥情,会影响家庭的运气。
在庵堂里,李季兰很是孤独,周围连一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受到清规戒律的束缚,她觉得人生要崩塌了。
就在某个中午,她趁着师傅们都午休,溜出去,到河边漫步。一个帅气的小哥出现了——朱放。
两个人聊得很投缘。情感油然而生。
朱放常常到庵堂做客,也和李季兰一起研究诗文。戒律清规,开始在他们的世界里,变得模糊。
大概几个月之后,朱放去江西做官,两个人保持书信交往。
后来的多年里,两个人书信不断,感情也保持温暖。
朱放说:“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李季兰说:“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近处,心乱如麻;远里,各自安好。这就是他们感情长期稳定,并且温暖的秘诀。
离别,在很多异性看来,是残忍的,但离别带来的深情,思念的美,不是对情感的另一种救赎吗?
就算是夫妻,离别之后,各种牵挂就来了。就算前几日在吵架,但离别后,就淡忘了仇恨,开始换一种感觉,珍惜对方。
如果是情人,在分别的日子,可以更好地看清楚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离别后的联系,说明了一切。
离别之后,盼望归来,就变成了重逢的喜悦。美好的情感,似乎是重新开始了。
离别后的日子,彼此会有差异。差异化的生活,会让彼此的分享,多一些乐趣,分享也变得更加有期待。
作为普通人,谁都期待有一个人,能够随时随地关注自己,能够打开心扉,听心灵的声音。
分享欲,让心灵被看见;离别情,让爱充满期待。
各种你来我往的链接,如丝线一样,把人的一辈子,束缚了。
人在束缚之中,不觉得烦躁,而是徜徉着幸福。
建议你,以后也用这样的方法,把情感变得如初美好。
作者:布衣粗食。
配图来源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