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臣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夫今之世,竞逐日剧,而修业之道,当以效费为纲。盖圣王制用必计锱铢,君子修身宜权本末。诚能以约取博,以简驭繁,则德业可臻于至善矣。臣谨以管窥之见,条陈效费修身四纲八目,伏惟陛下垂鉴。
《效费修身论》
臣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夫今之世,竞逐日剧,而修业之道,当以效费为纲。盖圣王制用必计锱铢,君子修身宜权本末。诚能以约取博,以简驭繁,则德业可臻于至善矣。臣谨以管窥之见,条陈效费修身四纲八目,伏惟陛下垂鉴。
首纲曰:时序篇(破题)
夫乾坤运转,刻漏难留。善用时分者,若禹疏九河,必先规度天地之势。
起股一(承题)
尝观寅兴之子,攅曦光而覃思;夜宴之徒,委流景于虚掷。陶侃运甓,非徒劳形,实寓惜阴之训;祖生著鞭,岂惟争先,乃存竞时之志。
起股二(起讲)
若使每日积二时辰,岁累可盈月余。此非算术之巧,实乃天道之公。譬若农夫务时,春播一粒,秋收万钟;商贾趁市,早趋半步,暮得千金。
次纲曰:立志篇(出题)
盖志当存高远,而行必自迩。昔贤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者,此之谓也。
中股一(后比)
夫鸿鹄冲霄,必先振羽于积棘;鲲鹏图南,犹须蓄力于北冥。阳明格竹,悟得事上磨练;文正课功,贵在克勤小物。
中股二(中比)
今有妄人,好谈致君尧舜,而疏洒扫应对;空论家国天下,忽悖入孝出悌。岂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之训昭然;"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氏之言明甚。
三纲曰:法古篇(过接)
夫鉴往所以知来,法古方能维新。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后股一(束比)
观仲尼入庙,每事问礼;子产授政,必咨故实。张良圯上,得黄石之玄机;诸葛隆中,抱管乐之遗策。此皆法古之明证,效费之枢机。
后股二(大结)
至若曾子日省,书忠信而传习;晦庵格物,汇百川以成海。此法古通今之要道,费少效多之玄机也。
末纲曰:养气篇(落下)
然法可传而气须养,术可授而心待修。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收股一(收结)
观邵雍观物,能穷天地之奥;濂溪爱莲,独守不染之贞。此心若葆,则箪食瓢饮,不改颜回之乐;此气若存,虽南面王,不易曾点之志。
收股二(全文结)
是故效费之道,首在惜阴,次在立阶,三在法古,终在养气。四纲相济,八目互彰,则修身如禹治水,导壅塞而通九派;立业若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而成王道。
臣谨案:效费非为取巧,实乃合天道之数;修身不是捷径,要在循圣贤之轨。伏愿陛下垂拱而治,使天下士子皆明此道,则朝多济济之才,野无遗遗之贤,而太平之基,于此固矣。臣昧死以闻。
(注:本文严格遵循八股格式,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四纲八目对应八股,采用骈散结合写法,大量化用经史子集典故,注重音律对仗,体现"代圣贤立言"的文体特征。)
来源:太极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