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夏维,女,198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11月参加检察工作,现任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从检15年,主办的10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成员、金华好
全省第一批
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履职好故事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等五部门发文公布全省第一批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履职好故事名单,其中,婺城检察院丁夏维成功入选。
热烈祝贺
法治副校长履职好故事
丁夏维,女,198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11月参加检察工作,现任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从检15年,主办的10起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成员、金华好人、金华市三八红旗手、金华市优秀校外辅导员,打造的“浙里花开·蔷薇工作室”团队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浙江省优秀普法工作室”“金华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七年来,她深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主动选择农村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开展法治教育、权益维护、犯罪预防和安全管理等工作,为一届届学生筑牢法律“防护墙”,让法治的种子在乡土校园生根发芽。
丁夏维:步履不停的乡村校园“点灯人”
从庄严肃穆的法庭,到生机勃勃的校园,再到亟待化解的矛盾现场——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脚步总是匆匆忙忙。电话那头,校长、老师、学生的咨询与求助,她从未怠慢。她不仅是法庭上捍卫公正的检察官,更是以法之名倾力守护乡村校园的“点灯人”,她就是法治副校长丁夏维。
破题 让法治课在乡间“活”起来
2019年底,丁夏维到九年一贯制的婺城区仙源湖实验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在开展了几场法治讲座后,她敏锐地察觉到“传统说教式普法走不进孩子们的心里”。她决定破局,推动检校党支部联建,在经过一场场专题会议凝聚共识、共商研究之后,一套“分层分类、趣味鲜活”的学校法治教育计划应运而生。针对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她将法律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编为情景剧,让孩子们在剧情的演绎中领悟法则;而针对抽象思维获得发展的初中生,则让他们直面“校园欺凌”“网络诈骗”,通过开展沉浸式模拟法庭活动,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感受法律的威严。为增强法治教育实效,她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与学生共拍普法视频,与老师同录思政微课,更将“强拿硬要零花钱”等真实案例融入教案,让抽象法条化为可知可感的处事智慧。法治课,真正在乡村校园里“活”了。
护苗 为困境儿童点亮希望之光
丁夏维的心,尤其系着那些身陷困境的孩子。她指导学校建立困境儿童信息台账,为30余名学生逐一建档,并主动创立“副校长包办制”,全程跟进直至困境问题闭环解决。面对因监护缺失而辍学后又遭受侵害的学生小欣,她主动联系民政部门,火速申请临时救助,落实长效保障,更引入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用持续的关护陪伴,最终助力小欣走出阴霾、重返校园。依托其首创的“检察+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联动机制,数十名困境儿童得到了精准帮扶。她与校领导一次次家访,对疏于履责的家长释法说理,以检察履职支持孩子起诉追索抚养费,坚定地成为孩子们身后的“法治护苗人”。
防线 将安全隐患阻于未发之时
“预防,永远比补救更重要。”丁夏维将预防关口前移,聚焦小学高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学生走进法治教育基地,用真实案例敲响警钟;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借助数智平台对“问题学生”实施动态关注。当平台预警学生小浩多次违规进入酒吧,她第一时间通报学校并联合家访,依法训诫,督促家长履职。她创新设立“法治副校长谈话周”制度,定期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一对一谈话引导。对发现有偷盗、打架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则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联合学校、公安一起引导其回归正轨。在参与学校欺凌治理专班时,她及时介入一起因传播不雅视频引发的女生间欺凌事件,依法训诫、心理疏导双管齐下,最终促成矛盾化解,为校园欺凌治理提供了成功范本。
协同 织密家校社安全防护网
针对农村学校学生上下学路径分散、家庭监护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丁夏维指导学校筑牢“欺凌防控+预防性侵害”两道核心防线,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她牵头制定应急预案,为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提供法律“兜底”支持。每学期家长会,她都会如约而至,为家长们解读青春期成长“密码”,分享亲子沟通技巧,更恳切提醒他们关注孩子是否接触电子烟、有无沉迷不良场所、交友是否健康……帮助家长成为识别风险的第一道关口,携手学校与社会,共同织就一张坚实的“家校社”协同防护网。
七年来,丁夏维与团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百余场,覆盖十万余人次。她在校园里播撒法治的种子,培养起一批批法治小记者、法治班干部,让法治的正能量在乡间校园久久回响。
来源:婺城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