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广州人,在南雄待了3天,憋不住想说说我的感受和疑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8 10:31 1

摘要:高铁90分钟,广州到南雄。下车那一刻,我满脑子是爷爷挂在嘴边的“珠玑巷祖屋”。可巷口先撞见的是喇叭循环喊“桂花糕十块三盒”,137家铺子,110家在卖同一块霉味腊肉,20%文化展厅里摆着塑料小人。80万人流、2.3亿营收,热闹得像年三十的花街,却没人告诉我,祖

“花了135块门票,结果买回一袋义乌产‘广府手信’,我算回家了吗?”

高铁90分钟,广州到南雄。下车那一刻,我满脑子是爷爷挂在嘴边的“珠玑巷祖屋”。可巷口先撞见的是喇叭循环喊“桂花糕十块三盒”,137家铺子,110家在卖同一块霉味腊肉,20%文化展厅里摆着塑料小人。80万人流、2.3亿营收,热闹得像年三十的花街,却没人告诉我,祖屋到底在哪。

我逃出来,打车15公里到乌迳镇。车费35,司机一路嘟囔“那里没景点”。对的,没有景点,只有56栋明代老屋蹲在河边,墙砖上明朝工匠的指印还看得见。大夫第巷里,71岁的刘阿婆在自家祠堂门口卷黄烟,烟丝是她女婿用祖传木榨压的,一天只能出五斤。她递我一支,“尝吧,祖先抽的也是这口辣。”我问她为什么不搬去城里,她指祠堂房梁:“我走了,这木头就塌,祖先就摔下来了。”一句话把我眼泪呛出来。

再跑梅关古道。主道石板被千万双鞋底磨得滑如镜,自拍杆比树多。我拐进旁边野路,青苔把“之”字台阶藏得严严实实,半小时遇不到人,却遇见秦代马蹄印,凹进石头两厘米,像古人留的微信步数。我坐在印里吃面包,风从梅树吹过,声音像远商喊马,那一刻才觉得自己摸到历史,而不是被历史当钱包。

肚子叫了,去坪田镇。灶膛柴火噼啪,55岁的李师傅把两斤鲩鱼徒手按进铁锅,鱼汤滚成奶白色,再撒本地山椒。一口下去,我懂了他爸临终前那句“别用电磁炉,电子火没烟味”。可李师傅两个孩子都在佛山做直播,他们嫌柴火慢,“一天炒十锅不如我一小时带货”。老灶台边,锅铲声像倒计时。

天黑回市区,路过新修的“寻根广场”,LED屏放3D投影“珠玑南迁”,大人小孩仰头看光影。我低头刷手机,同城热搜蹦出一条:乌迳镇祠堂屋脊明天被拆,原址要做民宿观景吧台。配图里,刘阿婆扶着木榨,背景是吊车和红字“升级”。我盯着照片,像看外婆被拔掉呼吸机。

我们总爱说“保护”,可保护清单外,还有无数没来得及拍照的梁、榨、灶、口音。真正的岭南文化,不是门票盖章,也不是直播滤镜,是阿婆手心的烟味、李师傅灶里的柴声、古道旁没被磨平的马蹄坑。等这些散了,再贵的门票也只能买到“曾经”。

要么今晚就去乌迳,帮刘阿婆把黄烟搬进屋;要么干脆别喊“故乡”,反正它正被一块块打包卖光。

来源:爱生活的高山YwVOo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