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中青年展,首届手卷书法展。入围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获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书法铜奖。被中国书协表彰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个人。
遥望串场河
凌震三书法作品展
学术支持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主办单位
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盐城市书法家协会
盐城市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5.11.18-2025.12.7
展览地点
盐城市美术馆2号展厅
书法家简介
凌震三,1951年生。当过知青、工人、新闻记者。
盐城市书法家协会第三届主席。
盐城市青年书美协会第二届主席。
盐城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主任编辑。
现为盐城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书法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中青年展,首届手卷书法展。入围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获江苏省首届美术节书法铜奖。被中国书协表彰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个人。
书法随笔文章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盐阜大众报》等。
出版散文集《永远的魅力》(中国文联出版社),《此生最爱是梅花》(作家出版社)。
\\\写在前面的话\\\
魂牵梦绕串场河,
心安之处是故乡。
退休以后,客居金陵,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十多年来,虽然我每天都在感受省会都市高楼林立人潮涌动的繁华,也常常被“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陶醉,但最让我思念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嵌镶在黄海之滨的那颗明珠,是生我养我的故乡盐城,是那条用甘美乳汁哺育我长大的母亲河,那条永远永远定格在我心中的串场河。
有多少个风清云淡的夜晚,一轮明月如玉盘悬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月华如水,万籁俱寂,我站在高高的阳台上,面北静思,注目遥望。我仿佛看到这皎洁的白月光,同样也是这样轻柔地倾泻在我故乡那条静静的串场河上。月光下的串场河依然那样唱着无声的歌,清澈明净的河水悠悠地流淌,一直流到天与地相接的远方。
这样的夜景,这样的清风明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童年时代,爷爷握着我的小手写字的模样,想起了他老人家说过的那句话,你是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爷爷那慈祥和善的面容,那平静淡定的话语,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至今还清晰地在我眼前显现,在我耳畔回响……
我又想起了那个暴风骤雨的特殊岁月,想起了那些“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日子,想起了我们知青组的那座小屋那条河。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繁重的农田劳作之后,夜阑人静,四野无声,我独坐在知青小屋窗前的油灯下,蘸着清清的河水,一遍又一遍地临写那个荒漠时代幸存的王羲之法帖的残片……
在农民、工人和新闻记者的职业交替中,在崎岖坎坷和鲜花掌声的更迭中,我走过了大半个人生。今天,披着溶溶的月色,脑海里闪现出无数个砚边戏墨的镜头,临摹的枯燥寂寞,废纸的懊恼无奈,退稿的失落沮丧,当然,更有那参赛入展的喜庆快乐,有那在洁白的宣纸上纵情走笔恣肆挥毫的惬意潇洒……
成败得失都已成为过去,喜悦和困顿也随风飘逝,但作为我一生钟爱的书法艺术,却早已深深地镌刻在生命的年轮中,成为我精神家园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今天,虽然青春已逝,两鬓染霜,但我依然是初心不改,乐此不疲。我还要一如既往地书写下去,还要在绚烂的晚霞中继续叩寻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乐趣。我要让狂草的激越奔放,行书的浪漫隽永,隶书的灵动雅致陪伴我走完生命的全部历程。
一息尚存,我当书法。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站在高高的阳台上,遥望远方的故乡,遥望那条魂牵梦绕的串场河,一个念头渐渐地在心中萌生了,何不将自己近些年来的习作集中起来,向同道朋友,向故乡亲人,向哺育我成长的那条串场河作一个展示汇报呢?这也算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落叶对根的情思吧。
于是,便有了这次取名为“遥望串场河”的书法作品展览。
这次展出的作品,我自知稚嫩浅陋,但笔墨之间毕竟浸透着我的心血汗水,线条之中流淌着我纯真的情思。我想,得失无须计,只求情意真,数十张宣纸上的涂鸦,权当是向故乡向亲人交上的一份作业,我恳望得到的是诸位书友同道的批评赐教。
如梦似幻的月光下,我又想起了遥远的故乡,想起了那条悠悠的串场河。我想,就让这月光下的串场河水,带着我的情思,带着我对书法艺术的赤诚挚爱,昼夜不息地奔向心中的远方吧!
编辑:新华在线网 祁成志
来源:华夏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