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眉和贡眉到底怎么区分?心灵壹号明道用一篇文章说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10:25 1

摘要:白茶以“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的工艺,成为茶友心中最懂“本味”的茶类。其中,白毫银针鲜爽、白牡丹清雅,它们凭借着各自的特点,早已成为茶友们心中的佳饮。

白茶以“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的工艺,成为茶友心中最懂“本味”的茶类。其中,白毫银针鲜爽、白牡丹清雅,它们凭借着各自的特点,早已成为茶友们心中的佳饮。

说到贡眉和寿眉,很多人却容易混淆——这两种茶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心灵壹号明道用一篇文章说透!

一、贡眉与寿眉的分类

很多人误以为贡眉和寿眉是“同一种茶的不同等级”,其实大错特错!

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分类标准不同:

🍵寿眉是按“采摘等级”划分的:紧随白毫银针(芽头)、白牡丹(一芽一叶/二叶)之后,在春末夏初采摘,原料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甚至包含较成熟的叶片,是白茶采摘周期中偏晚的品类。

🍵贡眉是按“原料树种”划分的:特指以“群体种菜茶”(产茶地土生土长、有性繁殖的本地树种,也叫“小白”)的嫩梢为唯一原料制成的白茶,采摘时间多在春季,和白毫银针、白牡丹的采摘周期有重叠,并非“晚采的粗老茶”。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曾说白茶历史是“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这里的“小白”,指的就是传统贡眉。早年间贡眉因创制于福建建阳漳墩南坑,还被称为“南坑白”,其原料是头春菜茶嫩梢的第一茬鲜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标准,比很多人想象中要细嫩得多。

二、国标硬性规定:明确二者的原料边界

2018年实施的GB/T22291-2017《白茶》国家标准,给贡眉和寿眉划定了清晰的“原料红线”,一看就懂:

▼贡眉的原料要求(两项硬性条件)

1. 树种限定:必须是群体种菜茶(本地原生群体种);

2. 采摘标准:仅限茶树嫩梢,芽叶细嫩,含芽量高。

这样制成的贡眉,干茶外形娇美,叶片小巧、茶梗纤细,嫩芽饱满粗壮,香气鲜纯,滋味浓郁且汤感饱满,耐泡度十足。

▼寿眉的原料要求(更包容灵活)

1. 树种不限:可选用大白茶、水仙茶或群体种菜茶等多种树种;

2. 采摘标准:嫩梢或较成熟的叶片均可,没有“必须嫩梢”的硬性要求。

所以寿眉的干茶特征更鲜明:叶片大且厚,茶梗多且偏粗,嫩芽少而细,整体看起来比同年份贡眉更“粗犷”一些。

三、同岁不同味,陈化路径也不同

除了原料和分类不同外,贡眉与寿眉在外形、汤色、滋味上的区别也很直观,茶学专著《白茶新语》就曾做过详细对比:

1.干茶外形:贡眉的叶片小巧、茶梗纤细,嫩芽数量多且饱满粗壮,条索的完整度很高;而寿眉的叶片宽大厚实,茶梗偏粗且数量较多,嫩芽少而纤细,经过长时间存放后,还容易出现断碎的情况。

2.色泽变化:同年份的贡眉色泽更浅,随着陈化时间的推移,颜色会慢慢加深;寿眉则不同,同年份下它的色泽本身就更深,在陈化过程中,颜色加深的幅度也会更加明显。

3.新茶风味:贡眉的香气鲜纯清新,还带着淡淡的嫩香,滋味浓郁醇厚,汤质饱满厚重;寿眉的新茶则凸显出清新的草香与果香,汤感甜醇甘爽,入口不苦涩,口感十分顺滑。

4.老茶阶段:贡眉经过陈化会绽放出沉稳的陈香与清甜的蜜香,滋味变得愈发醇厚稠滑,茶汤中还带着明显的蜜韵,层次丰富;而陈年老寿眉则会转化出浓郁的陈香与温润的枣香,滋味稠顺甘甜,汤感温润柔和,喝起来格外舒心。

简单来说,新贡眉偏“鲜醇浓郁”,新寿眉偏“甜爽清新”;老贡眉胜在“蜜韵稠滑”,老寿眉赢在“枣香温润”,各有其风味亮点。

茶友们,贡眉与寿眉其实没有优劣之分,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就好:喜欢细嫩口感、偏爱蜜香的茶友,可以选贡眉;追求高性价比、喜欢枣香老茶的,寿眉更合适。

心灵壹号明道寿眉,秉承酒茶香“专业的、源头的、大家的”初心,是明道白茶中的诚意之作,从原料到工艺,都坚守对白茶本味的敬畏。

弄清楚了这些区别后,相信你今后再买白茶,应该就不会被名字迷惑啦。

你平时更喜欢喝贡眉还是寿眉呢?有没有收藏老贡眉或老寿眉的经历?欢迎留言分享,和茶友们一起交流呀~

来源:酒茶香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