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转型!特斯拉强踢中企零件,成本飙30%,专家:根本绕不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10:18 1

摘要:当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工程师为了寻找一款高压线束的替代品,连夜测试的时候,宁波拓普集团的研发中心刚刚就通过了新一代一体化的底盘,第18次的极限压力测试。

当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工程师为了寻找一款高压线束的替代品,连夜测试的时候,宁波拓普集团的研发中心刚刚就通过了新一代一体化的底盘,第18次的极限压力测试。

大西洋两岸的这个场景正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现状的一个缩影。

根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特斯拉已经是向他们的美国工厂供应商发出了明确指令:在1~2年内完成所有中国制造零部件的替代工作。

这一场牵动着全球汽车产业神经的供应链调整,正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之下加速的推进中。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成为了推动这一场变革的关键性因素,这个法案是明确的规定了,使用“受关注外国实体”生产电池组件的车辆将没有办法获得每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同时,特朗普还对中国的零部件加征了25%的关税,是依然有效的,这也导致了特斯拉的美国工厂生产成本是持续的承受着压力。

行业咨询机构BloombergNEF分析显示,如果说强行的替换部分的关键中国零部件的话,特斯拉短期的生产成本将会增加10~15%,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已经证实,供应链调整已经是产生了1.2亿美元的额外支出了。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是建立了领先的优势,这也使得这一场供应链的调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根据韩国SNE Research最新报告,全球94%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是集中在中国的,这一个比例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替换游戏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张欣指出,从宁波客户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再到浙江三花的热管理系统,中国企业在多个关键的零部件领域已经是建立起了技术壁垒。

这些零部件的性能,成本和量产能力方面都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面对供应链调整的压力,中国的零部件企业正在通过全球化的布局来开辟新的路径。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是显示2024年中国对墨西哥的汽车零部件出口是同比增长了25%,创下了历史新高。

宁德时代跟墨西哥当地的企业的合作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年产能规划是达到了40GWh。

拓普集团在宁波的生产基地已经是开始向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供货了,三花智控在越南的工厂也已经进入到了设备调试阶段当中。

这是挑战,更加是机遇,清华大学的汽车产业和技术战略研究院赵福全教授分析,中国供应商正在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制造进行转型。

表面上看供应链调整的背后是隐藏着更加复杂的产业现实,墨西哥工厂生产的高压线束当中70%的铜箔原材料仍然是来自江西铜业,波兰电池隔膜生产线的核心技术是由上海恩捷股份提供授权的。

美国智库CSIS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的汽车产业正在形成“双轨制”发展格局:一方面是美国主导的政策驱动型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主导的效率驱动型的供应链,这两种体系将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内并行的发展。

这一场供应链的变革正在大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的转型升级,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是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贡献占比是达到了52%,要比5年前是提升了20个百分点了。

短期的阵痛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产业升级的,中国的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表示,企业需要从技术追随者向标准的资金者进行转变,通过持续的创新来保持待机的优势。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的测算之前是完全替代中国的零部件,可能会导致美国的电动车的生产成本上升百分30%,并且还是得他们2023年电动车普及的目标推迟2~3年的时间。

工业链的重构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切割”,而是技术,成本政策的复杂平衡。

当德国柏林的工厂为寻求合格的电池隔膜供应商四处奔走的时候,上海的超级工厂的生产线依然是可以以55秒一台的速度下线着Model Y。

这一场博弈的最终胜负不仅仅是取决于谁切割的更快,而是取决于谁的创新更快!

来源:当家的小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