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点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0:01 1

摘要:上学期期末,应《语文报》编辑老师的邀请,写了几篇关于“课文趣读”的稿子,最近发在了《语文报》上。陆续转回到我的公众号上来,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前几天发表的是《诗中 “风骚”今何在?》,今天发的是《孔子的点头》,其实之前计划写的是《孔子的点头和摇头》,结果因为篇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九十六期(总第968期)

【按】上学期期末,应《语文报》编辑老师的邀请,写了几篇关于“课文趣读”的稿子,最近发在了《语文报》上。陆续转回到我的公众号上来,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前几天发表的是《诗中 “风骚”今何在?》,今天发的是《孔子的点头》,其实之前计划写的是《孔子的点头和摇头》,结果因为篇幅原因,把“摇头”的部分删去了,只是剩下“点头”,那就先只发“点头”的部分,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发“摇头”的部分。

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这篇演讲中引用了《论语》中的两则内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他进一步说道:“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孔子对这些人“摇头”,持否定批评的态度,甚至觉得这些人不可救药,那孔子有没有对什么人“点头”,持肯定赞赏的态度呢?当然有,首推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让我们看看孔子是如何赞美颜回的。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长时间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偶然想到仁德,达到仁的境界罢了”。这充分肯定了颜回在道德修养上的深厚造诣和坚定心性。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与颜回讲学,颜回整天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像是很愚笨。但孔子观察他私下的行为,发现他能对所学有所发挥,甚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在肯定颜回大智若愚的品质,赞美其善于思考的学习能力。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依然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守自己的志向和道德准则,不为物质条件所困扰。这是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高尚精神境界的由衷肯定与赞美。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在回答鲁哀公的提问时,特别赞美颜回能够做到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这体现了颜回在自我修养和学习态度上的卓越。

程子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然这些话语是孔子对颜回的赞美,但我们阅读时,不能只做旁观者。要有强烈的代入感,把圣人的教诲当作对自己的指引,努力向先贤看齐,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在线公益课已经讲到第六十一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就在视频号“水寒说语文”的“直播回放”这个栏目就可以看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双减”模式下,父母想明白这些事,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来源:水寒说语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