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中美开完高层会谈第二天,英国电视台直播了一段对话。主持人问中国代表:“没了美国市场,中国产品卖不出去咋办?”中国回复:“比起丢市场,中国更怕受制于人。”这场看似平常的问答,其实暴露了两个国家对彼此的深层看法。
2025年11月,中美开完高层会谈第二天,英国电视台直播了一段对话。主持人问中国代表:“没了美国市场,中国产品卖不出去咋办?”中国回复:“比起丢市场,中国更怕受制于人。”这场看似平常的问答,其实暴露了两个国家对彼此的深层看法。
主持人觉得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他说中国靠出口维持制造业,尤其依赖美国订单。但中国代表直接反驳,中国早有准备。过去七八年,美国一直喊脱钩,中国也没闲着。从电动车到深海开发,从可控核聚变到航天项目,中国这些年转型重点早就不是卖衣服鞋子了。
2024年数据说话: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和东南亚涨了33%,光靠这块就抵了美国市场缺口。AI芯片方面,中国国内需求占全球三成,比欧洲日本加起来还多。一带一路贸易额破2.3万亿美元,这都发生在美国喊脱钩这几年里。
主持人还问中国能不能靠内需发展。其实中国有14亿人口,4亿中产,这个市场足够大。中产规模到2030年可能接近7亿,消费需求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完全撑得起科技研发。中国现在搞技术不是为应付美国,而是自己要转型。
当然中国也面临困难。美国设贸易壁垒,芯片、电动车都受限制。有些低端制造产能过剩,企业融资也难。但中国手里有五张王牌:电动车、5G、重工业设备、光伏、锂电池。这些技术全球领先,不是美国能卡脖子的。
西方总以为中国必须依赖他们,但中国这些年把路走宽了。欧洲买中国电动车,中东缺中国基建技术,连美国自己也在用中国光伏板。说到底,中国不是不合作,而是不再会被单方面牵制。
最近几年,美国一边制裁中国,一边又采购中国产品。苹果公司没真断供中国生产链,特斯拉还在中国建厂。这说明啥?脱钩喊得再凶,实际操作还是求货。倒是西方自己担心中国不依赖他们了,这才焦虑。
中国现在做的是分散风险。不押宝一个市场,芯片、新能源都在搞自研。技术越强,主动权越大。主持人问脱钩咋办,中国回答其实是:门关了可以自己造新门。
这波交锋关键不在输赢,而在于方向。中国早把目标放远了,从追求市场规模转向定义新技术。月球基地、核聚变这些项目,都是在为未来下注。谁能定标准,谁才有话语权。
其实这事简单说就是:美国怕中国不依赖,中国早准备好了。你喊脱钩七年,我忙着搞技术。你说没市场咋办,我告诉你——你的市场,可有可无。
来源:柒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