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播出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海峡两岸同时引发热议,这部电视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再现了1949—1950年隐蔽战线英雄吴石等人在台湾进行地下斗争的悲壮事迹。曾经声名赫赫,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鲜被提及的历史人物吴石,重新回到了大众视线。值得一提的是,陈嘉
央视播出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海峡两岸同时引发热议,这部电视剧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再现了1949—1950年隐蔽战线英雄吴石等人在台湾进行地下斗争的悲壮事迹。曾经声名赫赫,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鲜被提及的历史人物吴石,重新回到了大众视线。值得一提的是,陈嘉庚先生在1940年回国慰劳时,曾与吴石有过两次会面,第一次是1940年8月18日至19日,第二次则是在11月25日。
1940年初,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从韶关转移到柳州,驻扎在柳江南岸窑埠街后蟠龙山下。当时第四战区长官为张发奎。1938年,陈嘉庚与张发奎即已相识。此次到柳州,陈嘉庚的一个重要行程就是会见张发奎。8月18日晨,陈嘉庚偕侯西反、李铁民离贵阳赴柳州。陈嘉庚一行午后抵达柳州。就是此次在柳州停留期间,陈嘉庚与吴石有了第一次会面。
据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记载:午后至柳州,寓于旅舍。第四战区参谋长吴石来见,系闽人,云张司令长官往桂林。余拟待到桂林往见,定越晚搭火车前往。越日吴君来告,张将军来电本晚坐火车回柳,嘱余留待,并告此间同乡多人,官商均有,约来此会见,并报告闽省苦况,余应承之。吴君设一茶会,到者二十余人,言未终而警报至,遂散会。柳州与沦陷区接近,警报日常两三次。
由此可知,陈嘉庚抵达柳州的当天(8月18日),时任第四战区参谋长的吴石主动前来拜访。交谈中,陈嘉庚获悉张发奎已前往桂林,于是表示第二天(8月19日)前往桂林会见张发奎。吴石用电报向张发奎报告了陈嘉庚的计划。张发奎立即回电,称自己8月19日晚上就会返回柳州。所以,吴石8月19日再次来见陈嘉庚,让其在柳州静候张发奎即可。
身为福建旅桂同乡会理事长的吴石还专门召集福建籍同乡20余人,开了一个欢迎陈嘉庚的茶话会。不料茶话会还未结束,空袭警报就响起,茶话会被迫中断。大概是感到意犹未尽,吴石单独邀请陈嘉庚到其官邸一叙,吴石追忆了1938年陈嘉庚给国民参政会发来的“敌未退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提案,并为之击节叫好,而陈嘉庚则介绍了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郑立《冷月无声:吴石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
吴石之子吴韶成在《吴石将军抗战期间二三事》一文中也提到两人的这次会面:“他与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私交甚笃,陈先生率南侨慰劳团回国路经桂林(笔者注:应为柳州)时,曾在我们家与父亲畅谈。父亲同他谈论了抗战形势,并一再请求他更多地联系闽侨,发动他们为乡梓建设、为培养闽籍学子、为抗日救亡出钱出力。”
8月20日,陈嘉庚在柳州的一个防空洞内见到了从桂林赶回来的张发奎。据《南侨回忆录》记载:二十日上午,张发奎将军均往一天然防空洞相会,该洞为石洞,可容数百人。张将军前年游欧,过新加坡与余相识,相见甚欢。余致慰劳后,问敌人战气如何?答:“退步不少,前未有投降者,近数月来往往三五成群自动来降,其厌战可知。”张君并称吴参谋长才干。
由于二人之前曾在新加坡见过,陈嘉庚与张发奎并不陌生,二人相见甚欢。张发奎向陈嘉庚介绍了日军士兵厌战的情况。在这次会谈中,张发奎还称赞了吴石的才干。当晚,陈嘉庚一行乘火车由柳州赴桂林,吴石亲自到车站送行。
陈嘉庚第二次与吴石会面是在1940年11月25日。据《南侨回忆录》记载:廿五日早到柳州,仍寓于旅馆,约同乡会召集晚间开会。在桂林托叶君所印刷诸手续,尚未齐备,即续印及加印多少,俾好带往他省,余者由叶君带回桂林,以寄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等同乡会,晚间赴张司令长官筵宴……宴毕赴同乡会开会,主席为某团长。
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记载了他11月25日再次抵达柳州并与张发奎会面的场景,至于此次在柳州停留期间是否与吴石会面,《南侨回忆录》并未提及。由回忆录可知,陈嘉庚在晚宴结束后还参加了由“某团长”主持的福建同乡会聚会。这里的“团”究竟是什么团?“某团长”又是何人?
其实,这里的团指的是“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的“四大儿童剧团”之一。团长指的是总领队张兆汉。1984年出版的《回忆陈嘉庚》一书收录了张兆汉的一篇回忆文章,记载了1940年11月陈嘉庚第二次路过柳州时的一些情况。
据张兆汉回忆:十一月二十五日晨,车抵柳州,旅柳福建同乡会会长、第四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吴石和同乡数十人,暨厦儿团全体团员(包括辅导员洪凌、陈轻絮)等都到车站迎接。厦儿团引吭高歌,嘉庚先生挥手致意,场面热烈动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合编《回忆陈嘉庚》,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由此可见,陈嘉庚第二次抵达柳州时,吴石曾亲自到车站迎接。陈嘉庚在《南侨回忆录》中也提到了“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厦门难童廿余人,组演唱队,前往安南后回广西柳州,靠政府维持生活,来见余求逐月补助费一千多元,余许以待回洋筹寄,数月后曾汇国币一万二千元,交叶采真君按月供给之。
陈嘉庚提到的“演唱队”就是“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当时这个剧团靠政府的一点补助和在各地演出的收入勉强在维持。陈嘉庚当即允诺帮忙筹措经费。几个月后,陈嘉庚给“厦门儿童救亡剧团”汇来国币一万两千元,这笔钱对于经费紧缺的“厦门儿童救亡剧团”可谓雪中送炭。
陈嘉庚与吴石的关系,是抗战时期爱国者跨越山海、携手共进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交往不仅体现了福建同乡的情谊,更折射出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团结与觉醒。吴石后来在台湾从事地下工作,最终为革命事业牺牲;陈嘉庚则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直到吴石1950年牺牲,两人再未产生交集,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对正义的坚守、对未来的信念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力量。
来源:东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