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明窗口 展示行业形象|600g “迷你宝宝”成功救治出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8 08:26 1

摘要:11月17日,岛城气温骤降、寒风呼啸,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内却暖意融融。小苹果(化名)正蜷缩在爸爸的臂弯里甜甜地睡着了,小手攥成拳头抵着肉肉的脸蛋,嘴角偶尔漾起浅浅的笑意,似在做着美梦。

11月17日,岛城气温骤降、寒风呼啸,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内却暖意融融。小苹果(化名)正蜷缩在爸爸的臂弯里甜甜地睡着了,小手攥成拳头抵着肉肉的脸蛋,嘴角偶尔漾起浅浅的笑意,似在做着美梦。

孩子笑了,爸爸却哭了。谁也想不到,这个“小不点”,是妈妈在历经5次流产、第6次才怀上、却在孕23+4周意外出生、体重仅600g、在NICU救治了85天、前后住院共106天,才终于闯过重重难关活下来的珍贵儿,刷新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成功救治出院的最小胎龄纪录!

今天是“世界早产儿日”,也是这个珍贵宝宝出院回家的日子。这一刻,这一家人盼了太久,面对前来送行的医护人员,夫妻难掩激动,将所有的煎熬、牵挂与感激,都化作了热泪和那句肺腑之言——

“永远忘不了医护人员说‘请给我们一次抢救孩子的机会,也给孩子一次活下去的机会’,没有你们的坚持,就没有孩子的生命,更没有如今圆满的‘我们仨’。”

01

她的到来,本就是一场来之不易的奇迹

“小苹果”这个名字,是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临时妈妈”们起的。她来自烟台,出生体重仅600g,和一个大个儿烟台苹果的重量大致相当,名字便由此而来,也承载着希望她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

然而,小苹果的到来却并不平安。在她之前,妈妈曾经历5次流产,最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才如愿怀上了她。

尽管一路小心翼翼,意外,还是发生了。2025年8月4日凌晨,孕23+3周的小苹果妈妈突然“见红”,联想到前几次意外流产的经历,不祥的预感瞬间袭来。爸爸当即连夜驱车,载着妈妈从烟台火速赶往青岛。

国内大多数新生儿救治中心对24周以下超早产儿的救治持谨慎态度,但小苹果的父母愿意选择相信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这个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过硬实力、相信多学科团队的专业力量、相信这个提前来到世界的小生命的顽强。

02

“请给我们一次机会,也给孩子一次机会”

一场生命的接力就此展开,产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棒。

孕23周的胎儿临床存活率极低,后续还要面对诸多未知的风险。即便产科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保胎,小苹果最终还是提前降临人间。

针对新生儿抢救,产科与 NICU 早已形成高度的协作默契,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一次更是做足了万全准备。

在助产士的全程护航下,小苹果顺利出生。NICU团队接棒抢救,1分钟内便成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第一时间向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小家伙迷你的胸腔很快有了规律起伏。

此时,产房内与疼痛抗争的妈妈、产房外紧张踱步的爸爸,得知孩子的情况后陷入了迷茫。抢救团队的一句“请给我们一次抢救孩子的机会,也给孩子一次活下去的机会” 的恳求,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两人坚定回应:“一定要救!”

抢救仍在紧张进行……20分钟内,小苹果被安全转运至 NICU预热好的暖箱中;黄金1小时内,医护人员成功完成脐静脉、脐动脉置管,紧急配置抗生素与营养液,这些“生命补给”通过专属“生命通道”,缓缓注入小苹果小小的身体里。

03

NICU的暖箱,成了她最初的“家”

“当时医生说,孩子的肺还没发育好,连自主呼吸都很困难。能不能活下来,除了医疗团队的全力救治,就看她自己的意志力了。”回忆起初见孩子的场景,爸爸的声音忍不住颤抖。

NICU的暖箱,成了她最初的“家”。那个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家伙,浑身插着管子,眼睛都还睁不开,却凭着一股子韧劲,踏上了艰难的闯关之路。医护人员像守护珍宝一样呵护着她:

呼吸关对所有超早产儿都是严峻考验,小苹果也不例外。呼吸机成了小苹果顽强生存的“伴侣”,医护人员根据肺部超声、胸片、血气分析的结果,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不断平衡小苹果与呼吸机之间的协调,既要充足的氧气;又要保护好脆弱的肺组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小苹果顺利撤机,这份喜悦感染了整个团队。此后,她又历经近 4 周无创呼吸机支持、20 多天高流量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最终成功脱离氧气,迎来了自由呼吸的时刻!

得益于医护人员对循环系统的精准维护,小苹果成功避开了颅内出血。救治团队凭借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和 “一患一策”的抗生素管理,保证了小苹果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感染。

营养关同样至关重要。医护团队每天精确计算小苹果营养液中各类养分的补充量,定期评估她的营养耐受情况,每一个决策都格外谨慎。

肠外营养的维持要求精准、精细,小苹果的肠内营养同样考验着大家。在她开奶后一段时间里,小苹果突然不再排便,肚子也慢慢鼓了起来。考虑到小苹果胎龄小,肠道结构和功能发育均未成熟,结合腹部影像学检查,医护团队判断她可能存在肠道蠕动功能异常及胎粪栓塞的情况。医护团队每天为她灌肠通便,对于选用何种导管、插入深度多少厘米、使用哪种液体、用量多少等细节,都会进行细致研讨;医护人员还轮流为小苹果做腹部按摩,日复一日、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小苹果终于再次排便了,这对医护人员来说珍贵如金。

为了让孩子吃上新鲜母乳,小苹果妈妈直接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坐月子”,爸爸则每天坚持往医院送母乳。哪怕起初孩子每次只能喝 0.5 毫升,夫妻俩也感到开心和满足。

04

出生第75天,妈妈终于可以抱抱了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脚踏实地行走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苹果的奶量日渐增长,小脸蛋肉眼可见的圆润了,在生后的第 75 天,这个小小的生命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终于可以让妈妈抱抱了!

当妈妈怀着紧张又忐忑的心情,感受着胸口那团小小的温热与柔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此后的每一次“袋鼠抱”,夫妻都早早来到NICU门口,期待着与小苹果的见面。

第 85 天,小苹果终于“出箱”,顺利转入新生儿科病房啦!治疗团队为她定制了个性化管理方案,定期监测体格发育、开展眼底筛查,追踪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相关指标;护理团队则耐心指导小苹果的爸爸妈妈,教他们观察宝宝的生命指征,还手把手示范喂奶、拍嗝、翻身、换尿裤等日常护理技巧。

这对“新手父母”学得格外认真,反复实战练习。从最初面对宝宝时的手足无措,到如今各项护理操作都熟练自如,他们对照顾好小苹果越来越有信心,还笑着调侃自己可以“合格毕业”了!

经过106个日夜的“托举”,小苹果从出生时仅 600 克的“巴掌宝宝”,长成如今5斤多的可爱小奶娃,终于出院回家了。

此次救治成功,医护人员用专业打破“生命极限”,缔造“生命奇迹”;用爱心将“克”级的脆弱体重,浇灌成“千克”级的满满希望。目前,医院已建立起涵盖产前咨询、产时复苏、NICU 综合救治、母婴同室家庭式护理、出院后随访的 “一站式” 超早产儿管理体系,为更多像小苹果一样的 “迷你宝宝”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坚实守护。

让我们祝福“小苹果”宝贝

在爱的包围下

健康平安,茁壮成长!

来源: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