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大蒜的人都知道,浇水是个关键活,浇对了蒜头大、产量高,浇错了要么烂根要么减产。大蒜不是单纯喜水或耐旱,它的根系是须根系,大多长在地下5-20厘米处,吸水快但存水差,叶片有蜡质层能减少蒸发,但气孔白天会流失水分,所以既怕干旱又怕积水。今天就用大白话,把大蒜浇水
种大蒜的人都知道,浇水是个关键活,浇对了蒜头大、产量高,浇错了要么烂根要么减产。大蒜不是单纯喜水或耐旱,它的根系是须根系,大多长在地下5-20厘米处,吸水快但存水差,叶片有蜡质层能减少蒸发,但气孔白天会流失水分,所以既怕干旱又怕积水。今天就用大白话,把大蒜浇水的技巧说清楚,不管是新手还是老种植户,照着做都能少走弯路。
先说说大蒜不同生长期的浇水方法,这是最核心的部分,每个阶段需求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播种后到出苗前,也就是萌芽期,必须让土壤保持湿润。蒜瓣要吸饱水才能发芽,这时候得浇一次透根水,水要浇到10厘米深的土层,让蒜瓣和土壤紧密结合。春播大蒜气温低,水分蒸发慢,3-5天浇一次;秋播气温高,2-3天补一次小水,别让表土发白,不然出苗会推迟或不齐。
出苗后到越冬前或返青前是幼苗期,这时候要控水。大蒜苗期主要是长根,水多了叶片会疯长,茎秆细弱,冬天容易受冻,还可能让蒜母腐烂。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等3厘米深的表土发白了再浇水,间隔7-10天。秋播大蒜入冬前,要是土壤干燥,得浇一次防冻水,让土壤手捏成团、掉地不散,这样能保护根系越冬;春播大蒜返青期,浇一次小水就行,别让地温下降影响生长。
接下来是鳞芽分化期,大蒜长到4-5片叶时就进入这个阶段,这时候要多浇水。这个阶段是长蒜薹和蒜瓣的关键期,缺水会导致分化不完全,可能没蒜薹或蒜瓣长得不齐。要保持土壤湿润,浇水间隔缩短到5-7天,别让土壤干旱,也不能积水。
抽薹期从蒜薹露头到采薹,这时候大蒜长得快,蒜薹每天能长3-5厘米,需要充足水分。要勤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间隔4-6天浇一次,连续晴天的话3天就要补一次水。但采薹前3-5天要控水,不然蒜薹太脆容易断,也不好抽。
采薹后到蒜头成熟是鳞茎膨大期,营养都集中到蒜头生长上,得浇透膨大水。浇水间隔5-7天,保持土壤湿度适中,让蒜瓣充分膨大。但收获前10-15天要断水,这样蒜头表皮会老化,不容易散瓣,储存的时候也不容易腐烂。
浇水不能按固定天数硬来,得灵活调整,主要看三个方面。看天气,雨天多就少浇或不浇,南方梅雨季可能10天不用浇,北方伏旱期可能3天就要浇一次;看土壤,沙土地保水差,要勤浇,3-5天一次,黏土地保水好,7-10天浇一次,大棚种植盖地膜的,浇水间隔能延长2-3天;看蒜苗,叶片发黄、生长慢就小水勤浇,叶片浓绿、茎秆粗壮就控水,等土壤干一点再浇。
还有几个浇水的禁忌要记牢。不能在正午浇水,夏天正午土壤温度高,浇水会烫伤根系,选清晨或傍晚;冬天要在中午浇,水温高不会冻伤根。不要大水漫灌,水漫过垄面会让土壤板结,根系缺氧窒息,还会传播病菌,正确的是小水渗灌,水到垄高的2/3处就停,让水慢慢渗透。另外,浇水后2-3天,土壤半干时要浅锄3-5厘米,打破板结,让空气进入土壤,帮助根系吸收养分。
最后总结个简单口诀,方便大家记忆:萌芽期润、幼苗期控、分化期促、抽薹期足、膨大期稳、收获前断。其实大蒜浇水没有死规矩,核心就是根据生长期、天气、土壤情况灵活调整,别干旱也别积水,选对时间和方式。只要把这些技巧掌握好,大蒜就能吸收水分,长得壮实,最后收获满满一筐优质蒜头。
来源:星月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