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为初诊患者、普通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诊断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等提供服务。”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15分钟医疗圈的构想,
原创 汪愉翔 中国药店
变革已至,唯有求生者赢!
“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为初诊患者、普通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诊断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等提供服务。”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15分钟医疗圈的构想,这一政策在医药行业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当居民楼下就是功能齐全、服务专业的社区卫生医疗中心时,药店的便利和价格优势还能剩下多少吸引力?药店是否会在这场变革中被边缘化?面对这一现实挑战,药店又该如何主动转型,提前布局?在日前的一场行业直播中,多位医药行业资深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这一热点话题。
政策冲击与现实挑战
“随着国家基层医疗政策的推进,肯定会对我们实体药店有一些影响。”青岛同方药业董事长王元喜道出了行业共同的心声。
基层医疗网络的完善使药店面临多重考验。客流分流首当其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病和常见病领域的分流效应尤为明显。药店专业能力不足的弱点必将成为软肋,与配备专业医务人员和设备的基层医疗机构相比,药店的专业服务水平相形见绌。而更让药店雪上加霜的是医保政策差异,日趋严格药店的药店医保监管相比较于相较为友好的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政策更是缺乏竞争力。
更令人哀叹的是,药店还面临着来自线上电商的双重夹击。互联网平台不仅通过价格战分流客源,如今更开始线下布局,进一步挤压实体药店的生存空间。河北省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白健立用“祸不单行”形容当前药店的处境:“一方面是医保控费导致经营困难,另一方面是15分钟医疗圈让药店的传统优势荡然无存!”
药店重新定位与价值重塑
在危机面前,药店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又该如何转型?
株洲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鹏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未来的药店应该是一个泛健康的驿站。”药店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定位,从单纯的药品销售转向全方位健康服务。这条路该怎么走?差异化经营或许是个突破口。基层医疗提供的是基本药物保障,药店则可依托更丰富的产品线,在健康、养生、营养等领域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特色。当前已有连锁药店引进胖东来同款爆品,甚至于是跨境进口产品,以此打造特色产品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客流。
与产品同样重要的还有服务。青岛同方就敏锐地把握住这一要点,通过调整门店布局,减少货架,腾出更多空间让顾客停留,并定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取得了明显成效。案例充分证明,当前药店确需突破传统售药模式,拓展预防、保健、康养等增值服务。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提升顾客粘性。
当然,术的改变离不开道的升级。药店更深层的改变还是在于模式的创新与思维的创新,将药店打造为社区健康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河北省医药商业协会秘书长白健立建议,药店应该抓住预防、保健和康复三个环节,在“健康促进、预防保健”的政策导向下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破局与求存之道
谢鹏飞用九个字概括了当前形势下药店的生存哲学:“深挖洞、广积粮、不折腾。”
深挖洞即夯实专业基础,筑牢立身之本。药店需要提升药学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用专业赢得顾客信任。当基层医疗机构完成诊疗后,患者需要的康复、理疗等服务,正是药店可以发挥优势的领域。
广积粮即优化商品结构,丰富自身SKU。真正提供顾客所需要的商品,而非单纯追求毛利。通过差异化选品建立竞争优势。“当客流下滑时,一定是商品出了问题”——药店需要思考的是顾客想买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卖什么。
不折腾即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尤为重要。药店要避免盲目跟风,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审慎拓展新业务。特别是中小连锁企业更要谨慎决策,与其追逐各种热点,不如关注行业内头部企业的成功模式,稳扎稳打地进行本地化改进。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药店行业的未来之路两步走已然清晰:“走出去,请进来,回归客流,求生存。”“强专业、优服务、泛健康、创价值。”谢鹏飞指明的这条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正如大家所言:“卖药从古至今几千年,它一定是朝阳的产业。”只要药店人能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创新求变,必能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找到延续自身的独特路径!
来源:福之需-大健康服务
